秦隴文化—古跡建筑—米蘭遺址
遺址在距若羌縣城東部80公里處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三十六團有2公里。東經88°58',北緯39°13',海拔939.1米,其處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之中遺址共分三部分:一是古戍堡,二是屯田區(qū),三是佛寺。佛寺遺址最為壯觀。把挖掘的屯田區(qū)建筑群一起算,其可達4平方公里,是座頗具規(guī)模的遺址,1962 年國家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漢時,此地為樓蘭國管轄的伊循城,語稱其為“突布提城堡”意為“種地人的城”。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樓蘭國王尉屠耆請求漢王朝派一將領率兵到此屯田積谷,漢卻派一司馬和士兵官吏40人屯田伊循城。我國著名史學家馮承鈞、孟凡人等對唐代的史書提出了質疑,國際史學界也參加了這次大爭鳴,米蘭古城又一次名揚中外,引起了中外旅游者巨大的興趣和夢幻般的神往,每年參觀者絡繹不絕。
唐代時,此地為吐蕃所占,即為吐蕃修建成軍事成堡。20世紀初,我國國力最弱之時,英國人斯坦因趁機來此地進行挖掘,盜走了佛像,壁畫等大批文物。1973年我國的考古專家在此發(fā)掘了古城堡遺址。
古城堡是長方形,東西長70米,南北長30米,總面積2100平方米,墻寬2米,城墻距城內地表2.5米,距城外地表5米, 防潮層和拉筋建筑材料大部分為紅柳枝條,20%是胡楊枝條。墻體和基部為土坯砌筑,每砌3層土坯放1層拉筋材料,每砌1層放1層泥,泥層2~3厘米,砌筑技術頗為講究,有立坯、跑坯、順坯3種砌法,注重了老虎茬式填加泥。土塊為44厘米×22厘米×11厘米大小。城北和城西有平地穴式長方形房屋多間,東西長 2.5米,南北寬1.5米,大小和樓蘭古城三間房驚人地相似。 北墻、西墻保存完好,東墻城堡保存基本完整,南墻損壞嚴重,幾乎全部坍塌。從殘跡看,被人為拆走。1973年在房內挖掘出大量吐蕃文木簡,1989年在城內發(fā)現(xiàn)了大量陶片,城堡東南有供嘹望用的平臺。
屯田區(qū)登上城堡嘹望臺,景物盡收眼底,城堡東南沿著一條寬10─20米,長37公里的引水干渠,分布著16個屯田卒居住的群落和一個煉鐵爐的遺址。干渠引水于米蘭河,沿線有7條支渠,采用集水于干渠,分水于支渠,節(jié)灌于毛渠,梯級灌溉方式,灌區(qū)面積45000畝,渠道布局嚴整,水頭控制得法, 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古灌區(qū)中少見的。如今灌區(qū)土地有數10厘米的河礫石,下面是肥沃的黃土層,其上還保留有犁耕的痕跡。
佛寺,由佛塔8座和佛寺3座組成。一般高約3-6米,基底寬約4-10米,有夯土干打壘砌筑,也有土坯砌筑, 有的上部是中空的圓形,塔頂部已殘破。11座佛教遺址均有盜洞,破壞嚴重,1906年12月至1907年1月,斯坦因在此挖掘, 從回廊內壁上揭走了著名的有翼天使壁畫8幅, 有翼天使的形象帶有濃厚的佛教藝術特色。壁畫上題有亻去 盧文題記,經斯坦因等人解讀為,是畫家的名字及其所得報酬的數目。米蘭遺址當屬西漢,有翼天使壁畫建筑繪畫材料之為驚人,所用底層抹面材料,由羊毛、羅布麻絲,加上沙子、石灰、樹膠攪和而成。現(xiàn)代建筑稱麻道灰,就是現(xiàn)在高級建筑中也很少用這種材料,抹的墻上平整如砥,如同石板一般結實,畫家在上用紅、黃、綠等七色繪畫。這么高級的裝飾抹面材料和土坯等簡單的墻體材料相結合,這就為斯坦因盜走壁畫創(chuàng)造了便利的條件。斯坦因還曾在此盜走一個大佛頭,頭高達90厘米。1989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又在一塔洞中發(fā)現(xiàn)有翼天使壁畫兩幅,和盜走的8幅風格相同。 這里的壁畫曾經有皮珊多羅王子的本生故事,青年男女群緣像故事壁畫等均被斯坦因盜走。
佛寺分東、南、西三座大寺,以東大寺為代表性建筑。南大寺是我國傳統(tǒng)繪畫建筑,西大寺側重于犍陀羅藝術風格,我國古代著名法顯、惠生、玄奘僧人在西去天竺的途中都經過這里,并講法拜佛,史書多有記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