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黃米胡同
地標的印象
黃米胡同大概形成于清朝。胡同里面,是京城著名的半畝園?,F(xiàn)在,半畝園被分割成了三個小院,彼此獨立。在整個宅園的東墻旁邊,有一座非常別致的二層小樓,典型的中式建筑。在胡同的東側(cè)還有一處比較大的院子,那里面現(xiàn)在搭建了很多房屋,院門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墻垣門,不過又和一般的院門不同,很高大,只是不知道它的由來。
流年的風(fēng)景
黃米胡同里的半畝園,是過去北京著名的私家園林。最早這里是兵部尚書賈漢復(fù)的宅園,由清朝初年的戲劇家李漁設(shè)計。后來,在道光年間,這座宅子被麟慶所得,大加修葺,并稱其為“半畝園”。半畝園坐北朝南,為四進院落,西邊為花園。
李漁,字笠翁,原籍浙江蘭溪,生于江蘇如皋。自少年開始,便云游四方,曾到過很多地方,晚年由南京移居至杭州西湖,自號湖上笠翁。他曾到各處進行戲曲表演,積累了豐富的戲劇演出經(jīng)驗,其戲曲理論主要記載于《閑情偶寄》中。
無論是《閑情偶寄》,還是《李笠翁一家言》,都有種藝術(shù)的感覺在里面,那篇《芙蕖》更是條理分明,風(fēng)韻獨特。
黃米胡同不是很引人注目,雖然它地處鬧市,但卻又保持了故園的深幽。據(jù)說半畝園這個名稱是在清末才最后確定的,但我仍然愿意把它和李漁聯(lián)系在一起,我也更希望這園林的命名來源于他。記得李漁曾經(jīng)寫過“無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畝方塘為安身立命之地”這樣的話,這“半畝方塘”自然是來源于朱熹的《觀書有感》中“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詩句。
李漁自己沒能擁有這樣的宅子,但他卻幫助別人建造了一座。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