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時代的足球:由盛而衰的全民娛樂風(fēng)尚
《水滸傳》第二回說高俅奉命去端王宮送禮,端王恰與“小黃門相伴著蹴氣毬”:
也是高俅合當(dāng)發(fā)跡,時運到來,那個氣毬騰地起來,端王接個不著,向人叢里直滾到高俅身邊。那高俅見氣毬來,也是一時的膽量,使個鴛鴦拐,踢還端王。端王見了大喜,卻先問高俅道:“你原來會踢氣毬!你喚做甚么?”高俅道:“小的叫做高俅,胡亂踢得幾腳?!倍送醯溃骸昂?!你便下場來踢一回耍?!?/p>
于是,高俅“把平生本事都使出來”,大得這位未來皇帝的歡心。關(guān)于小說里的高俅與歷史上的高俅,《水滸亂彈》另有專篇不妨參看,這里就從氣毬說說宋元時代的足球運動。
氣毬:從實心球到充氣球
據(jù)《戰(zhàn)國策·齊策》說,齊都臨淄之民無不擅長“斗雞、走狗,六博、蹋鞠”。“蹋鞠”是踢球在先秦的叫法,自漢代起通稱“蹴鞠”(亦作“蹴踘”)?!熬稀奔础扒颉保ㄒ嘧鳌皻隆保疚姆惨墨I(xiàn)仍用該字),唐代起也叫“蹴球”,一音之轉(zhuǎn)或稱“筑球”。
漢代蹴鞠主要有三種場合,一是軍隊的訓(xùn)練,二是燕享的表演,三是平民的娛樂,在畫像石里各有表現(xiàn)。西漢有《蹴鞠》專著二十五篇,惜乎失傳。但據(jù)李尤《鞠城銘》,東漢時已有正規(guī)球場、競技章程與裁判規(guī)則。
蹴鞠在唐代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球的變化。直到初唐,踢的都是用皮裹的實心球,這有司馬貞與顏師古作證。前者為《史記》作《索隱》時說,鞠“以皮為之,中實以毛”;后者為《漢書》作注時也認(rèn)為,鞠“以韋為之,中實以物”,韋就是皮。但唐玄宗時成書的《初學(xué)記》已明確記載:“古用毛糾結(jié)為之,今用皮,以胞為里,噓氣,閉而蹴之?!蓖硖朴腥诉€以此為詩拿詩人皮日休的姓名開涮:
六片尖皮砌作毬,火中燖了水中揉。
一包閑氣如長在,惹踼招拳卒未休。
“六片”(一作八片)是說縫制氣球的皮革數(shù),“砌作毬”即南宋《演繁露·鞠》所說的“斜作片瓣而縫合之”?!盎鹬袪@了水中揉”,是說讓制球原料從生皮變?yōu)槭炱さ募庸すに?,“欲其皮寛而能受氣也”。?jù)《演繁露》說,宋代制球,“砌合皮革,待其縫砌已周,則遂吹氣滿之,氣既充滿,鞠遂圓實”,可知球中另置內(nèi)膽。而內(nèi)膽應(yīng)即《宋朝事實類苑·蹴踘》所說,“今所作牛彘胞,納氣而張之”,用牛、豬的膀胱充氣而成。端王與高俅踢的就是這種氣毬。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