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嫁中的聘禮是怎樣的?
近日,一張“全國聘禮地圖”微博走紅。各省、市、自治區(qū)的結(jié)婚聘禮金額,被以地圖的形式展示。并以聘禮金額的高低不同,將全國分成了5種區(qū)域:百萬元區(qū)、50萬元區(qū)、10萬元區(qū)、萬元區(qū)和零元區(qū)。上海以100000起+1套房高居榜首;重慶則以處于0元區(qū)而備受網(wǎng)友青睞,直呼“重慶妹子既漂亮又便宜”。
大家在慨嘆“娶不起”的時候,我們來回顧一下婚嫁習俗中的“聘禮”。
要說這聘禮,古以有之,而且還是古代婚嫁習俗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
一、古代婚嫁中的的聘禮
1、送聘禮是古代婚嫁習俗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中國古代的婚嫁儀式過程,各個時期、不同地方雖然各有不同,但大致都包含這六個階段: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并稱之位“六禮”,
而其中“納征”這個環(huán)節(jié),指的就是男方家將聘禮送往女方家。
2、聘禮的含義
男女雙方達成婚約后,男方須送給女方提供一部分財物,俗稱“下聘禮”,以此表示男方的誠意,同時也是一種預約占有的意思:“你收了我家的聘禮,就是我家的人”。
3、聘禮的演變 男方向女方下聘禮的婚俗,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時期。
最初,狩獵是生活的重心,婚姻也與此緊密相關(guān),聘禮須用全鹿,后轉(zhuǎn)變?yōu)槁蛊?。逐漸地,鳥獸成為了聘禮的主要內(nèi)容。崔駰的《婚禮文》中記載:“委禽奠雁,配以鹿皮?!?/p>
隨著農(nóng)耕、紡織在生活中比重的加大,布帛成為了聘禮的主角。據(jù)《衛(wèi)風·氓》記載:“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就是以布為聘禮的例子。
從戰(zhàn)國時期開始,聘禮中使用金錢;到了漢朝,聘禮更以黃金為主,其他實物作為附屬;隋唐時期,聘禮種類繁多,金銀珠寶,綢緞布匹,衣飾被褥,都可成為聘禮。
到了宋代,茶葉幾乎成為了聘禮中的不可或缺之物。即使是貧窮人家,聘禮中茶餅也是少不了的。民間也因此稱送聘禮為“下茶”、“行茶禮”或“茶禮”。金銀首飾也在這一時期,成為了聘禮中顯示身份、財力的象征。
元明清各代承襲了宋代聘禮的習俗,并豐富了聘禮的內(nèi)容。增加了衣物、首飾、食物、酒類等。
二、古代男方要送給女方多少聘禮?
那么,古代的聘禮金額,有沒有什么講究呢?是不是也像今天一樣有一定的標準呢?
古代的聘禮標準,也受不同時代、不同區(qū)域,不同家境等因素的影響,高低不等。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人們會根據(jù)當時的大致標準,以及自己、對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狀況,來確定聘禮的金額。即便是再節(jié)儉的人家,也會在聘禮上表現(xiàn)得格外大方,認為這是關(guān)系到臉面的問題。
這種聘禮金額的確定,一般是由男女雙方家長商討的,媒人傳達的;但如果雙方意見不一時,媒人就還需要居中調(diào)和,以便婚事的順利進行。當然,其中也不乏因為聘禮金額相差懸殊而無法達成的婚事。
也就是說,慨嘆“娶不起”也不僅僅是現(xiàn)代人的專利。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