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博覽會清宮檔案里記載的“世博會”(圖)
1902年奧地利維也納國際漁業(yè)博覽會,這是清宮珍藏的該博覽會英文、法文簡介。
1904年清皇室成員溥倫參加美國圣路易斯博覽會,圖為赴美國書。
清代檔案文獻中把世博會稱之為“萬國博覽會”和“萬國賽會”
在清代,常以“萬國”代指世界,所以在清宮檔案中往往將我們現在所說的世界博覽會稱之為“萬國博覽會”,也常常將博覽會稱為“賽會”。
清代世博會檔案反映,在晚清時期,中國或接到邀請、或參加、或主辦的各類博覽會多達42項。這些各式各樣的博覽會,有的是世界性的,有的則是某一區(qū)域的,還有的是某一行業(yè)的,與現今的世博會既有淵源關系,又有些許不同。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現存清代世博會檔案1500余件。這其中既有清朝皇帝為參加各類博覽會頒發(fā)的諭旨詔令,也有朝中重臣為籌備和參與各項博覽會進呈的奏折;既有清政府與世博會舉辦國的往來照會、信函、電報,也有清駐外使臣與外務部等衙門為商洽參會事宜遞送的咨呈函電等等。這些皇宮檔案,真實地記錄了清代中國參加各項博覽會的人員組成、展品選送、經費管理、場地租用、出洋章程、獎牌頒發(fā)、現場參觀、外交禮儀等各個方面的問題,直接反映了晚清時期的中國參加各類博覽會的詳細過程和內中情由。
1851年首屆倫敦世博會,廣東商人徐榮村并未親自運送湖州絲綢參展
現在有些文章描繪說,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舉行,一個叫徐榮村的中國商人,帶著自己的“榮記湖絲”,繞過南非好望角到達英倫,作為中國參加世博的第一人,走進倫敦世博會,而且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和丈夫阿爾伯特親王還親自接見了徐榮村,為他頒發(fā)獎牌、獎狀,并贈送“小飛人”畫幅以示贊譽……
可是,根據1852年英國皇家協會出版的《英國倫敦第一屆世博會評獎委員會報告書》和1884年刊刻的《北嶺徐氏宗譜》等有關資料以及徐榮村后人的回憶,實際情況是:1851年的春天,在上海英商“寶順洋行”擔任買辦的廣東商人徐榮村,偶然獲悉在華英國人正極力籌集中國物品參加當年要在倫敦舉辦的萬國博覽會,徐榮村便將自己經營的湖州絲綢打了12包,裝上貨船,運往倫敦參展。這個不到30歲的小伙子怎么也想不到,他的“榮記湖絲”竟在倫敦博覽會上摘得金、銀獎牌各一枚。因此,客觀地說,當年徐榮村確曾在本土把自己的貨物送往倫敦參加首屆世博會,而且獲了獎,這是確定無疑極其清楚的,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徐榮村曾遠涉重洋到達倫敦世博會現場。確切地講,倫敦首屆世博會上,中國是“送展”。除了徐榮村的湖州絲綢,其他如茶葉、蠟燭、拐杖等中國物件,都是由在華居住的英美人士及英國本土的收藏家提供的。真實的歷史事實足以證明,徐榮村這個普通的民間商人,不經意的送貨舉動,使中國與早期世博會結下了情緣。但是,歷史不能追求完美,我們不能刻意創(chuàng)造傳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