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
正月初二的習俗有:
1、回娘家
這一天最廣為人知的傳統(tǒng)習俗,就是“回娘家”。
這一天,回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而且禮品的數(shù)量以雙數(shù)為宜。女婿也要精心準備,回娘家拜年,在娘家人的面前,也算是一回年終考核呢,娘家人會“難為”女婿,圖個熱鬧場面,在這背后,體現(xiàn)的還是中國人長久以來的家庭家族觀念,一家人也會選擇在這一天拍一張全家福。
2、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你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在這天均舉行祭祀活動,祭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發(fā)大財。
3、吃開年飯
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糍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也會殺生雞開年,取生氣十足的意思。在飲食方面,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
4、吃面條
民間有云:初一餃子初二面。所以大年初二要吃面條,初二的面講究也不少,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F(xiàn)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鹵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鹵面或者炸醬面,但記得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初二面”的風俗。
5、食日晝
女兒回娘家,必備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xiāng)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但表達了姑娘對鄉(xiāng)親的思念。
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jīng)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
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