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姓,中華姓氏之一,也是中國較為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15位。
成姓起源
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弟的封地郕,屬于以國名為氏
姬姓氏族以郕地之名為姓氏的,有兩個很有意思的幾乎同時的分支,在姓氏形成上獨一無二:1)起源于今山東寧陽;2)起源于今河南范縣西濮城北。成氏族人大多尊奉成叔武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源于容成氏,出自遠(yuǎn)古帝王容成氏世系后裔,屬于以國名為氏
大容氏部落后派生出容成氏族,即傳說中的大容氏“生”容氏。后世所明確記載的容成氏,當(dāng)以大禹為主要代表,是源出姒姓的一支族人,世代相傳,經(jīng)久不衰,名人輩出,其后裔子孫分衍多多,姓氏繁復(fù),但最早的成氏、容氏、庸氏,當(dāng)出此族源。
源流三:源于羋姓,出自楚國君主若敖之子成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jù)史籍《千家姓查源》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君主若敖有個兒子名叫熊成虎,是楚國大夫。在熊成虎的子孫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成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源于匈奴族,出自各民族變姓,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北涼錄》中的記載,在漢武帝劉徹執(zhí)政時期,南匈奴屠格部族多次被大將軍衛(wèi)青擊敗,俘虜被送入中原地區(qū)分散居住,其中即有按漢俗改漢姓為成氏者,逐漸融入漢族。
源流五: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六: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成公之后裔,屬于以先祖謚號為氏
春秋時期,宋國著名的“愚仁”君主宋襄公子茲父有個兒子,名王臣,史稱公子王臣。周襄王姬鄭十六年,公子王臣繼位,是為宋成公。逝世后,繼位的宋昭公子杵臼給父親上的謚號為“成”。在宋成公的庶支子孫中,多有以先祖謚號為姓氏者,稱成氏。
源流七: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郤犨的封地,屬于以先祖名號為氏
春秋時期,晉國“三郤”之一的大夫郤犨的食邑于苦地(今山西解縣、安邑之間),號稱苦成子、苦成叔、苦成叔子。在郤犨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號為姓氏,稱苦成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成氏。
源流八:于鮮卑族,成律歸
源流九: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書記載為中央王朝在推行改土歸流的運(yùn)動中,被改為成氏。另外,今蒙古族、滿族、朝鮮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成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