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氏起源
( 督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2182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444 |
督姓主要源自:姬姓。
督姓起源一
春秋時期,宋戴公子撝有一個孫子名叫子督,字華父,因此又稱“華督”,為宋國貴族、太宰。他的父親就是著名的賢臣正考父,輔佐了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代國君,地位愈高,行為愈檢點,廉潔到“饘粥以糊口”。宋宣公子力在周平王姬宜臼四十二年(宋宣公十九年,公元前729年)逝世的時候,把君位讓給了弟弟子和,是為宋穆公。宋穆公執(zhí)政時期,政通人和,孔子的祖先孔父嘉時任大司馬。
周平王五十一年(宋穆公九年,公元前720年)農(nóng)歷閏3月,宋穆公病重,召見大司馬孔父嘉,囑咐要把君位還給宋宣公的兒子子與夷:“先君舍與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靈,得保首領(lǐng)以沒,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笨赘讣位卮穑骸叭撼级荚敢夥罟玉T繼為君?!彼文鹿芙^道:“不可。先君以寡人為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是廢先君之舉也。豈曰能賢?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wù)乎?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之后命令使臣將公子馮送到了鄭國。當(dāng)年農(nóng)歷8月庚辰,宋穆公病逝,孔父嘉按遺囑擁立子與夷繼位,是為宋殤公。
周桓王十年(宋殤公十年,公元前710年)農(nóng)歷閏1月戊申,華督利用國人對戰(zhàn)爭頻繁的不滿情緒,煽動國人說:“這些戰(zhàn)爭都是大司馬孔父嘉的挑起的,全是他的過錯”,由此聳動國人忿起圍攻殺害了孔父嘉,攻滅了孔氏家族,并奪取了孔父嘉之妻魏氏。由于宋穆公臨死前將宋殤公托付給了孔父嘉,孔父嘉算得是宋殤公的保護(hù)人,因此華督擅殺司馬孔父嘉的行為引起了宋殤公的震怒,于是華督一不做二不休,將宋殤公也軾殺了,然后從鄭國接回了公子馮,立為宋莊公。之后,然后華督盡出財寶分賂各諸侯國,各國見財眼開,無不受納。之后齊釐公(齊僖公)姜祿甫、魯桓公姬允、鄭莊公姬寤生、晉哀侯姬驕等同會于稷(今山西稷山),確認(rèn)了宋莊公之位的正統(tǒng)性,任命華督為宋國國相。自此,華督權(quán)勢沖天,一族皆旺??赘讣沃褂幸蛔樱租|父,年齡尚幼,由其家臣抱之逃奔魯國,以字為氏,曰孔氏。后來著名的孔子仲尼,即孔鈢父的第五世孫。華督?jīng)Q沒有料到自己差一點就戮絕了未來的一代圣儒。
在華督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字為姓氏者,稱華氏,亦有以先祖之名為姓氏者,稱督氏,形成了督氏、華氏二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子姓督氏、華氏同宗同源,皆尊奉華督為得姓始祖。
督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戰(zhàn)國時期燕國督亢之地,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戰(zhàn)國時期,燕國有一地名為叫督亢,為燕國的富饒之地,史稱該地區(qū)為“膏腴之地”,其地域范圍以今河北省涿州市東南督亢陂為中心,圈括定興縣﹑新城縣﹑固安縣、高碑店市一帶的淶水流域平衍之區(qū)。
督亢地區(qū)原為韓國之地,先秦時期的秦王贏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韓國被秦國滅亡之后,燕國趁秦王忙于應(yīng)付魏、趙、楚三國之時奪占了該地區(qū)。督亢地區(qū)很早即由韓國人民建有的著名督亢渠,其灌溉系統(tǒng)的發(fā)達(dá)使得督亢地區(qū)豐田萬頃,被稱為“膏腴之地”。對督亢地區(qū),在典籍《詩經(jīng)·韓奕》中有這樣的描述:“……莫如韓樂,孔樂韓土,川澤吁吁,魴鱮甫甫……”當(dāng)時的督亢地區(qū)已經(jīng)是一個十分富庶而有盛名的地方,一直為秦王嬴政所垂涎。因此,燕國公子丹在秦王贏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派遣大刺客荊軻去刺殺秦王時,在“圖窮匕見”中所展示的地圖,用的就是“督亢肢圖”。結(jié)果,不但沒有刺殺了秦王,反而激怒秦王暫時放棄攻擊齊國的打算,提前發(fā)動了滅燕之戰(zhàn)。
秦王贏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軍攻破燕國上都薊(今河北薊縣),燕王姬喜被迫遷都于遼東地區(qū),督亢地區(qū)自然歸入秦國版圖。秦王贏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軍在吞滅了趙國的殘余勢力代國之后,大將王賁率勝軍乘勢攻擊遼東,一舉攻滅了茍延殘喘的燕國。
在督亢地區(qū)的古代住民中,很早即有以其地名為姓氏者,稱督氏、亢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督氏姓源繁復(fù),或晉國人、或韓國人、或燕國人、或秦國人,不可一論。
督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地方官吏仉督,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據(jù)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的記載:古時有仉督氏復(fù)姓,后分為仉氏、督氏,今已無此復(fù)姓?!柏搿?,就是“掌”的古體字,“仉督”也就是“掌督”,其官本名叫“黨正”,是西周時期設(shè)置的官位,主管指定區(qū)域內(nèi)的行政事務(wù),后稱黨督,演變?yōu)檎贫?、仉督,其職能一樣。西周時期的行政區(qū)劃,主要以“州”為本,每一州按東、南、西、北、中分為五黨,每一黨分為五族,每一族擁有一百家(戶),構(gòu)成一個基層的行政單位。每黨的行政長官就稱作“黨正”,負(fù)責(zé)掌管本黨之內(nèi)五百家(戶)的政令行使、民眾教化之事,戰(zhàn)時則負(fù)責(zé)從每家抽一丁,五百丁為一師,編入軍制以供中央王朝驅(qū)策。黨正隸屬于地官府司管轄。這在典籍《周禮·地官》中有記載:“黨正各掌其黨之政令教治”。黨正之職在南北朝的北周時期官秩正一命,即正九品。古代,“黨”、“掌”、“仉”三字同音通義,可以互假,因此,“仉督”是“黨正”的化稱。
在仉督(黨正)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仉督氏,后省文簡改分衍為單姓仉氏、督氏、黨氏,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督氏姓源繁復(fù),不可一論。
督氏或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shù)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四十四位門閥,望族出巴郡。督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督姓出自古代春秋時期有個風(fēng)云人物叫華督,華督的后代中,有的姓華,有的姓督,都為了紀(jì)念華督這位先祖。華督原來是宋國的貴族,他搶了孔父嘉的妻子,娶來做自己的妻室,而孔父嘉是孔子的祖父,因為娶了個年輕美麗動人的妻子,而被華督看作眼中釘了。后來,華督又借勢廢去了宋國原來的國君宋殤公,擁立新君為王,自己就當(dāng)上了宰相。督姓還有另一支,是由以地名為姓形成的,時期大約也在春秋戰(zhàn)國。那時有個燕國,燕國有個富饒的地方叫督亢。燕國的王子請一位勇士去刺殺秦王,這位勇士叫荊軻,荊軻假裝將督亢的“督亢肢圖”的地圖獻(xiàn)給秦始皇,意思是愿意幫秦始皇取得這個富饒的地方,而其實地圖中藏了匕首,是用來殺死秦始皇的,結(jié)果事敗被殺。居住在督亢地的居民,有的以地名督字為姓,稱督氏。督姓望居巴郡(今四川?。?/p>
巴 郡:亦稱巴州,位于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東臨達(dá)州,南接南充,西抵廣元,北連陜西漢中;地貌多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時期,古巴族人就在該地區(qū)繁衍生息,春秋時期,巴州是巴子國的首都。戰(zhàn)國時期秦國取古巴子國之地置巴郡,其時轄地在今重慶市一帶地區(qū)。東漢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劉璋改巴郡為巴西,治所在閬中(今四川閬中)。后另以江州(今重慶)為治所,置巴郡。南朝齊國代置墊江縣,北周時期改稱巴縣。南北朝時期北魏建巴州,后期為楚州,隋朝時期改為渝州,又以渝州為巴郡。由于唐朝許多詩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稱,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為巴中縣。1993年7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四川省原達(dá)縣地區(qū)所轄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縣劃出設(shè)立巴中地區(qū),并批準(zhǔn)巴中撤縣建市,地區(qū)行署設(shè)在巴中市。1995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撤縣建區(qū),巴州成為重慶市巴南區(qū)。2000年6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撤銷巴中地區(qū)和縣級巴中市,設(shè)立地級巴中市,原巴中市改為巴州區(qū)。巴中市人民政府駐新設(shè)立的巴州區(qū)。
巴郡堂:以望立堂。
一、督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今江西之奉新、山西之忻州及呂梁地區(qū)有分布?!多嵧ㄖ尽?、《續(xù)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載,為“入聲”字。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子姓。宋大夫華父督之后。”此“以名為氏”。
2、又云:“《后漢書》巴郡蠻酋有督氏,與羅、樸、鄂、度、夕、龔為七姓。望出巴郡?!?/p>
3、《姓氏考略》注云:“督元,地名,或以地為氏?!苯窈颖变每h東有督元圾,疑即古之督元。
督姓古代名人
華督春秋,(生卒年待考),宋戴公之孫。著名宋國大臣,督氏鼻祖之一。
督戎春秋,(生卒年待考),晉國人,欒盈之臣,著名大力士。
督瓚漢朝,(生卒年待考),著名五原太守。為人正義,有才德,政績頗顯。盡管宦海沉浮,為官甚是清廉。
督仲美明朝,(生卒年待考),全州人。嘉靖年間任歸善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