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是歷史學(xué)家對封建君主的泛稱,而單從文字理解,“帝”與“王”又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在夏商周時期最高統(tǒng)治者往往是稱王,而在死后在被祭祀時才稱為帝,而到秦始皇開始,才有了皇帝這一稱呼。從現(xiàn)代人來看帝王就是帝制時代最高統(tǒng)治者的一個稱呼。“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為上,帝為下”。古人所說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詞則是告訴人們,天地是萬物之主。 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宣布退位止,經(jīng)歷了2132年。如果從夏朝開始算帝王的數(shù)量大約是,夏朝17位,商朝34位,周朝59位、秦朝3位、漢朝30位、新朝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4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