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網
登錄/注冊
置頂
對“家譜是什么?”的回答
姓氏族譜
手機版
關注問題
西怡沄
2021-07-14
家譜,亦稱族譜、宗譜、家乘、通譜、統(tǒng)譜、世譜、支譜、房譜等等,名稱各異,其內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區(qū)別而已,現(xiàn)在一般統(tǒng)稱家譜或族譜。家譜是系統(tǒng)記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況的歷史圖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緣集團"的標識符號,家譜、族譜就是記錄某一姓氏家族成員間的血緣關系的圖冊。  宗法式家族是一種血緣組織,內部的血緣關系必須十分清楚,這種組織才能維持和發(fā)展。即使舊的家族裂變成許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變之后,各家族之間的血緣關系也必須十分清楚。一個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誰?始祖如有幾個妻子的話,誰是嫡?誰是庶?他們各有幾個兒子,名叫什么?他們的妻又是誰,又各有幾個兒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樣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現(xiàn)在眾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誰?誰和誰是什么血緣關系?新家族始祖是從舊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來的?它又是怎樣一代一代地傳到現(xiàn)在?總之,家族成員之間的各種復雜的血統(tǒng)關系必須清楚。在沒有文字的時候,血緣關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傳授,儲存在人們的記憶中。時間長了,記憶難免有差錯。當文字產生以后,人們就用文字把這種血緣記錄下來,這就是譜牒,是家譜、族譜的雛形。 譜牒源于何時?大概可以上溯到先秦時代。司馬遷說的《譜牒》、《牒記》,都是周以后的東西,周代的《世本》,曾對司馬遷創(chuàng)作紀傳體通史有過參考作用,學術界公認為為中國家譜的開山之祖。戰(zhàn)國時代的《春秋公子血脈譜》,啟我國家族史籍以"譜"為名之先河。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貴賤的親疏。完全是為推行宗法分封,鞏固周王朝統(tǒng)治服務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代已經"禮崩樂壞",趨于瓦解。到了漢高祖劉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組織由興到衰,由破壞到重建,至東漢時已由世族宗族代替了,君統(tǒng)與宗統(tǒng)開始分離。兩漢的家譜功能是為恢復、重建宗族和形成、鞏固世族的統(tǒng)治服務。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門閥勢力極度膨脹,選用官吏實行九品中正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業(yè),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選舉,必稽譜牒","家之婚姻,必由譜系",此時的家譜,成了政府選舉、士族出仕、門第婚姻的依據。與之適應的是修家譜之風極為盛行,國家設譜局,置譜官,"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同時,偽造世系門第的造假現(xiàn)象應運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詐"。唐朝初年,修譜繼續(xù)為官府壟斷。為了打擊舊有的門閥勢力,抬高李氏皇族社會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組織力量編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為等級高下",舊有門閥勢力受到重大打擊。五代以后,"取士不問家世",庶族知識分子可以通過科舉出仕;"婚姻不問門閥",新興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會上獲得了應有的地位。以至宋代,家譜編纂方式由過去主要是官府修譜發(fā)展成私家修譜。家譜功能上也由過去主要是出仕、聯(lián)姻的政治功能轉變?yōu)?quot;尊祖、敬宗、收族"的社會倫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以降,私修家譜之風盛行不衰,目前存世家譜、族譜絕大多數是清代以后撰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家譜被認為是封建宗族制度的產物,作為一種特有的封建文化自然在蕩滌之列,民間的修譜活動幾于絕跡。而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政治環(huán)境的日漸寬松,政府采取的是一種不支持、不制止的寬容態(tài)度,纂修家譜過去被禁止的"封建宗族活動"又"沉渣泛起"、"死灰復燃"。社會各界對新修家譜看法不一,也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家譜的內容 明以前家譜所見極少,無以考察。明以后,一種新的家族制開始形成,它以尊祖、敬宗、睦族為宗旨,根據理學的倫理綱常制定宗規(guī)家法來約束族眾。"尊祖"必敘譜牒,"敬宗"當建祠堂,"睦族"需賑濟族人。修譜建祠,開辦義學、義莊,耕種義田,管理祠產,家族活動自然多了起來。家譜的內容也逐漸由記載單一的血緣世系到比較全面記載家族的整體情況,內容愈來愈多,篇幅愈來愈大。不過,相對清代家譜而言,明代家譜的內容還是比較簡單的。一般只有譜序、跋和世系圖(表)。歷史進入滿清以后,家譜纂修數量驟增,內容不斷增加。就總體情況而論,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譜序。譜序是每部家譜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闔家或某幾位族人撰寫的序和當時名流寫的贈序,以及跋語等。序跋的內容主要是介紹家族世系淵源、傳承關系、修譜緣由和經過以及任事人員等,是熟悉、研究一部家譜的直接切入點,是了解該家族世系源流的重要資料。 譜例、譜論和目錄。譜例又稱凡例,用條文形式主要闡明族譜纂修原則和體例以及類目安排的理由。譜例強調家族血緣的純潔性,維護以男子為中心的倫理綱常,表示遵循"信以傳信,疑以傳疑"的修譜原則。譜論一般是摘錄前代碩學名儒論家譜之重要的語錄,也有直接把皇帝的喻民榜、喻民詔刊載在譜前,以告誡族人。目錄又稱總目,說明該譜的卷數,每卷的主要內容。譜例和目錄是識譜的入門指南,緣徑方可探幽。 恩綸錄。又稱恩榮錄、褒頌、誥勅、賜諭、告身等。主要登載歷代皇帝和中央、地方兩級政府官員對家族成員封贈、褒獎文字,舉凡勅書、誥命、上諭、御制碑文、祭文、賜匾等,靡不備載。 傳記。一般家譜都有先祖像贊、小傳,把本族先祖中有顯赫身份的人繪成遺像載諸譜端,并附像贊。大多數家譜不僅有先祖像贊,還有列傳,對本族名望著世或德行懿范者列傳志行,包括節(jié)婦、烈女,附載年譜、壽序、墓志銘、祭文、行述、碑銘等。 族規(guī)、家訓。這是每部家譜必載的內容,要敬宗收族,沒有一定的族規(guī)、家法不行。族規(guī)、家訓的內容十分龐雜,除了傳統(tǒng)的宗法內容外,還有諸如財產繼承、婚姻糾紛、禁盜禁賭、封山禁林等。 典制。包括冠禮、笄禮、婚禮、祭禮等,有的譜以儀禮統(tǒng)之,含儀文、喪禮的圖式、器具和祭品的制作。還有的譜把祠規(guī)、祠產、義學、祀田的管理條例和契據也放在典制之內。 墓圖、墓志。墓圖繪有所在地地名、方位、四址交界;墓志介紹墓主的生平和墓廬建置情況。湖南家譜特別重視墓圖,不少家譜都將其單獨列為一卷,有的甚至幾卷、十幾卷。 派語。又稱輩份詩、班行詩等,沒有統(tǒng)一的名稱,登載族人排行字輩,有的譜派行或稱班次多達八十輩、一百輩。派語在譜中占的份量極小,但卻極重要,是一個家族男性成員取名的依據,直接反映出家族內部不同輩分成員之間縱向的、前后相繼的關系,以及相同輩分成員之間橫向的、平行配合的關系。 捐款、領譜名目。修譜是族人共同的事,必須大家捐資,是族人對修譜的認同和責任。領譜名目是族譜修完后發(fā)給各房各派的登記錄。家譜是按房按派編號發(fā)放的,不能冒領。編號有的按"千字文",有的按八卦,有的按十二生肖,還有的以修譜宗旨編號,等等。 世系圖。湖南家譜有很多稱垂絲圖,顧名思義,喻世系子孫綿延不絕,似垂柳絲絲。圖實為表,多采歐式,以五世為一圖,下五世格盡另起。稱始祖為第一世或第一派祖,以此序列,清晰可考。有的譜分外世紀和內世紀。外世紀從受姓始祖至譜尊始祖(或始遷祖)止,內世紀則以始祖(或始遷祖)奉為一世祖或一派祖。 世系表。湖南多稱齒錄。按家族輩份、長幼序列,各具派名、字號、生卒年、官階爵次、婚配、子女情況。 清及清以后家譜的內容大體上如前所述,但并非千篇一律,沒有統(tǒng)一的類目設置要求,只是互相參照。因此,不同家譜內容上有增有減,有分有合,但世系圖、世系表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就不成其為"譜"了。 家譜屬于傳統(tǒng)文化的范疇,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見證。家譜在過去是一種家族制度規(guī)范,能夠規(guī)范人倫,是對社會法律和制度的一種重要補充。對于當代來說,傳統(tǒng)文化經過了一個斷代,修家譜可以為傳統(tǒng)文化補課,重溫先祖的優(yōu)秀文化,這對建設和諧社會也是有好處的。因為建設和諧社會,就要建設和諧家庭,就需要和諧的人格,家譜可以補充法律制度所涉及不到的內容,通過家族、家規(guī)、家族的凝聚力來解決很多問題。比如希望工程,可以通過家族援助,如果每個家族都能自我解決,那么就不用到社會上尋求幫助了。家譜還有一個意義就是具有文學、社會、史料價值。正史的記錄畢竟是有限的,范圍也太大,家譜可以作為歷史研究的有利補充,而且更加生動。如果我們現(xiàn)在修好家譜,那么,也是將來子孫了解我們的一個范本。修家譜是敬祖先的表現(xiàn),有人說中國人沒有宗教,這是錯誤的,其實中國人有很樸素的祖先信仰,這就是樸素的宗教。不僅我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比較大的國家,也都存在濃厚的祖先信仰。韓國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家譜,他們的總統(tǒng)盧武鉉、盧太愚都曾經到山東來認祖尋根。所以我們這代人更有責任和義務把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文明給繼承發(fā)揚下去。不能讓歷史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出現(xiàn)斷層。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為我們的下一代做一個見證!
0條評論
取 消 確 定
西怡沄
相關問題互動
沈姓的祖先是誰?
鍾文懿
贊0
微信
QQ空間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