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黃帝誕生地 百姓之祖根
新鄭黃帝的祭祖大典上,一位海外僑胞曾問:他兩年前清明節(jié)曾在陜西黃陵參加大祭祖活動,同是祭典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為什么要分別在河南和陜西兩地舉行?
原因很簡單,河南新鄭是軒轅黃帝的誕生地,陜西黃陵是軒轅黃帝的寢陵所在地,這兩地都是祖先神靈所致之地,同是中華兒女對始祖的崇敬和祈祝的地方。
黃帝出生地河南新鄭不僅是遠(yuǎn)古先民的居住地,也是中華古代文明形成的核心地帶。這里曾經(jīng)是有熊氏之墟、祝融氏之墟,鄶國、鄭國、韓國等先后在這里建都,大量的姓氏也誕生于此,華夏子孫從這里播遷全國,進(jìn)而又遠(yuǎn)徙海外,幾乎遍布全世界。
黃帝衍生的中華姓氏
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原一帶居住著一個以熊為圖騰的有熊氏部落。部落首領(lǐng)少典娶了一位名叫附寶的女人,在軒轅生下了黃帝,于是就給他起名為軒轅。黃帝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國于有熊。黃帝小的時候非常聰明,長大后又,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后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
《國語·晉語》所述:“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相傳黃帝在位百年,有25個兒子,后來發(fā)展為25宗,得姓者有14人,分為12個姓而后世各國,經(jīng)過不斷繁衍,并且與其它部族相融合,逐漸形成了以華夏族為主體,由眾多民族相融合的中華民族。
在黃帝后代的發(fā)展中,根據(jù)《世本》一書的統(tǒng)計(jì),從傳說時代到先秦時期,曾經(jīng)有101個方國自稱是他的后代。后來,這101個方國又進(jìn)一步分化出10個氏。加上由顓頊、帝嚳、堯、舜、禹等人而來的方國和氏,以及夏、商、周三代的開創(chuàng)者,相傳都屬于黃帝族系,都是黃帝的后代,大約有800多個姓氏。
黃帝族的統(tǒng)治地位歷時久,勢力大,占據(jù)的地盤廣,所以人丁極其興旺。通過對中國現(xiàn)今的120個大姓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從血緣上,或是從地緣上,黃帝族有許多姓氏與中原密切相關(guān)。據(jù)統(tǒng)計(jì),在這120個大姓中,屬于黃帝族的有86個姓,占總數(shù)的72%。此外,據(jù)有關(guān)文獻(xiàn)記載,匈奴族和鮮卑族同黃帝也有血緣關(guān)系,所以,凡出自匈奴族或鮮卑族的姓氏,均列入黃帝族系。
其主要姓氏有:王、張、劉、陳、楊、周、吳、孫、胡、朱、林、何、郭、羅、宋、鄭、韓、唐、馮、于、董、蕭、程、曹、袁、鄧、傅、曾、彭、蘇、蔣、蔡、賈、魏、薛、葉、閻、余、潘、杜、戴、夏、鐘、汪、田、范、石、姚、鄒、熊、陸、孔、康、毛、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錢、湯、黎、常、武、喬、賴、龐、樊、蘭、殷、施、陶、翟、安、顏、倪、嚴(yán)、牛、溫、蘆、季、俞、魯。而由黃帝直接衍生而來的姓氏,有不少是現(xiàn)在常見的大姓。例如:張、王、李、趙、陳、劉、黃、周、吳、楊等。
有些黃帝族姓氏還留傳著許多民間故事。例如張姓,相傳出自黃帝的兒子揮,因?yàn)榘l(fā)明了弓箭,擔(dān)任弓長的職務(wù),進(jìn)而由“弓”、“長”兩個字組成一個“張”字,于是便有了張姓。傳說西周穆王時,黃帝的孫子顓頊的后代有一個名叫造父的人是周穆王的馬車夫,有駕御千里馬的本事。周穆王在瑤池幽會西王母流連忘返,東方的徐偃王乘機(jī)作亂。周穆王聽說后急忙趕回來,乘坐的便是他駕的馬車,一日千里,及時平定了這次叛亂。事后,周穆王認(rèn)為他勞苦功高,便把他分封在趙城,他的后代便姓了趙。所以,如今的趙姓人也是黃帝子孫。
黃帝故里
歷史印證
黃帝是一位原始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距今大約五千年歷史,是中華民族的代表人物。由于生活時代久遠(yuǎn),他的事跡大多依靠世代口耳相傳而保存下來的,僅在黃帝出生地就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近年來,許多專家和學(xué)者包括臺灣史學(xué)家,通過古代歷史文獻(xiàn)、黃帝活動遺跡、民間傳說、考古資料、自然地理和天文資料、地方名物、姓氏起源以及歷史上的認(rèn)同感等多方面進(jìn)行對比考證,得出河南新鄭是軒轅黃帝出生地這一結(jié)論。
新鄭一帶的地名山川獨(dú)具特色,有許多地名和風(fēng)物都與黃帝和他的臣子們相關(guān)。在許多古代歷史文獻(xiàn)記載:軒轅黃帝是“有熊國君少典之子”,“生于軒轅之丘”,“都于有熊”。而“有熊”和“軒轅之丘”的準(zhǔn)確位置即為河南新鄭。
如今,河南新鄭軒轅黃帝的活動遺跡甚多,以新鄭和周邊為中心的地區(qū)及它的外圍區(qū)與史書記載遺跡有40多處相符合,如:有熊、軒轅丘、軒轅故里、黃帝口、黃帝飲馬泉、黃帝御花園、黃帝避暑洞、軒轅宮、軒轅廟、講武山等,與這些遺跡相伴的還有許多黃帝民間傳說。
當(dāng)代知名歷史學(xué)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xué)家李學(xué)勤說:“新鄭作為、有熊氏之墟、和作為、少典氏之國’,在中國的歷史上,經(jīng)《史記》和《史記三家注》等書記載下來,應(yīng)該說,兩千年左右的時間里沒有人提出任何有力的證據(jù)來懷疑這一點(diǎn)?!?/p>
他欣然為新鄭黃帝故里題詞“中華文明,軒轅故都”。
自2006年以來,河南新鄭每年三月三舉辦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為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的一大盛事,共同拜謁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祈福華夏繁榮昌盛,共同祝愿世界和平和諧。2008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12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動又高規(guī)格主辦,邀請了許多臺港澳政要、海外知名華僑華人領(lǐng)袖參加。
源自新鄭的姓氏祖根
河南新鄭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yùn)。這里有和仰韶文化基本同時期的裴立崗文化,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自從周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鄭武公東遷,以新鄭為國都,至韓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滅韓,鄭國、韓國先后在新鄭建都長達(dá)539年。
新鄭作為鄭韓兩國的都城達(dá)五百多年,是當(dāng)時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和軍事的中心之一,留下了燦爛輝煌的鄭韓文化,而其中的姓氏文化更是鄭韓文化中逸麗奇葩。
新鄭姓氏大多與軒轅皇帝和鄭韓建都有關(guān),有許多姓氏還有具有時代的特殊性,以“軒轅”復(fù)姓為例,《姓解·六三》中解釋:“《姓苑》中軒氏、轅氏、軒轅氏,皆黃帝之后也?!薄缎帐霞本推分幸舱f到,軒轅是黃帝的號,因?yàn)辄S帝當(dāng)年“居軒轅丘,號軒轅”。后來經(jīng)人研究發(fā)現(xiàn),軒姓、轅姓、軒轅姓確是黃帝的后代,因?yàn)樵诿鞔槲淠觊g,當(dāng)時官府不允許民間有復(fù)姓,所以復(fù)姓者不得不改姓,所以姓軒、姓轅或復(fù)姓軒轅的,都應(yīng)是軒轅一族。
一些與鄭韓故國有關(guān)的姓氏,例如鄭氏,有文獻(xiàn)記載,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同父異母少弟姬友于咸林,為鄭國。后鄭武公東遷于新鄭。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鄭氏公卿紛紛外遷。其后裔遂以國為姓。郭氏,據(jù)《抱樸子》載:“禹乘二龍,郭支為御”。這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郭姓。周代初年,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東虢,后被鄭國吞并,因虢、郭音同,其后多為郭姓。段氏,源出春秋時期鄭國的共叔段。鄭武公姬掘突在中原建立新的鄭國,定都新鄭。《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段氏出自姬姓。鄭武公子共叔段,其孫以王父字為氏?!表n氏,韓氏源自姬姓,系以國為氏。其起源之一是源自戰(zhàn)國的韓國。韓國定都新鄭,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原韓國王族以國名為姓氏。何氏,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其中一支逃至江淮一帶,因怕秦始皇的暴虐,“乃改韓為何”。目前國內(nèi)及海外的何氏均屬這一支的后代。
有數(shù)據(jù)顯示,河南新鄭是中華姓氏發(fā)祥最多的縣市之一。
中華姓氏墻銘刻三千姓氏
2007年農(nóng)歷三月三,中國國民黨榮譽(yù)主席連戰(zhàn)一行到河南新鄭拜祭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當(dāng)他走到中華姓氏廣場,停下腳步凝望著矗立眼前的中華姓氏墻,墻面上篆刻有中華民族的三千個姓氏,近距離地感受中華民族血緣祖根的源遠(yuǎn)流長,他欣然題詞:“掃蒙昧,定中原,世胄文明於焉開”,表達(dá)了對黃帝豐功偉業(yè)的深深敬意。
河南新鄭中華姓氏廣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以姓氏為主題的廣場。廣場總面積約17000平方米,中心置黃帝寶鼎,高6.99米,鼎口直徑4.7米,腹深2.8米,重24噸,鼎足為熊足,取意軒轅黃帝系有熊氏,鼎壇周圍設(shè)三個層面,上層是以“風(fēng)”系為主的姓氏,第二層是“女”系下傳姓氏,第三層是宋代排列的百家姓。鼎壇附近還設(shè)5道中華姓氏墻,上邊刻有占總?cè)丝?%以上的有文字考證的3000多個姓氏。
據(jù)了解,作為中科學(xué)院遺傳與姓氏研究專家袁義達(dá)研究員的研究成果,這些姓氏都是首次對外公開發(fā)布。主要是讓海內(nèi)外前來拜祖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祖先,寓意“落葉歸根”。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關(guān)資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items/886/cd25e83d-f58f-44cf-9a07-4f421f904e6b.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https://imgs0.zupu.cn/news/202006111100/550/5048/b93a207c-d930-4ea8-8798-efbb8f20faeb.jpg)
關(guān)于我們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載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