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臺風“圓規(guī)”,臺風的名稱是怎么來的?古代臺風有不同的名稱嗎?
今年,沿海地區(qū)出現多次臺風,有“布拉萬”、“艾云尼”、“瑪莉亞”、“山神”、“安比”、“云雀”、“摩羯”、“貝碧嘉”、“溫比亞”、“山竹”、“百里嘉”以及“煙花”和近期的“圓規(guī)”。那你知道這些臺風的名稱是怎么來的嗎?古代的臺風有名字嗎?我們一起來揭曉揭曉!
臺風的名稱是怎么來的?
臺風的命名由國際氣象組織中的臺風委員會負責?,F在西北太平洋以及南中國海臺風的名字,由臺風委員會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qū)各提供10個名字,分5組列表,共140個名字。
這14個成員國和地區(qū)包括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老撾、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每個國家和地區(qū)提出l0個名字。根據規(guī)定,一個熱帶氣旋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無論加強或減弱,始終保持名字不變。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國和地區(qū)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等。中國提出的10個分別是龍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
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的循環(huán)重復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某些名字有可能從表中“退役”。世界臺風委員會有規(guī)定,一旦某個臺風對于生命財產造成了特別大的損失,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死傷后,為了防止它與其他臺風同名,它將永久占有這個名字,該名字同時會從命名表中刪除,以后不再使用,空缺的名稱則由原提供國再重新推薦。2005年第19號臺風“龍王”一路肆虐,在福建造成了74.78億元的經濟損失,導致近百人死亡。于是,國際臺風委員會決定將中國臺風名稱“龍王”從命名表中刪除,這是中國大陸提供的臺風名稱中最先“退役”的一個名稱。"龍王"被除名后,被“???所替代。
古代臺風有名稱嗎?
相較于中國古代氣象學知識中對云、雨、雷以及一般風候的知識,臺風知識的歷史相對較短。這主要是因為臺風多發(fā)生在中國東南及南部沿海地區(qū),而這些地區(qū)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遠離中原文化體系。東南地區(qū)的先民早已形成對臺風或深或淺的認識,但由于政治、文化等交流的不足,這些臺風認識并未能進入漢文化的視野。目前,學界普遍認為南朝沈懷遠所著《南越志》關于颶風的記載是中國古代臺風文獻的源頭。具體到文本,《南越志》記載到:“熙安間多颶風,颶者,具四方之風也。一曰懼風,言怖懼也。常以六七月興,未至時,三日雞犬為之不鳴,大者或至七日,小者三日,外國以為黑風。”"據《宋書·列傳第四十二》記載,沈懷遠由于所納妾室參與巫蠱之事而受牽連,被流放廣州。"從他流放廣州的經歷可見,《南越志》中所述嶺南地區(qū)的內容應是其所見所聞,具有較高的真實性。
古代也有對臺風的命名,但和現代不同,是以臺風的破壞程度和風力程度給臺風取名。
由于古代不同地域之間文化、方言、風俗的不同,臺風這一天氣系統(tǒng)的名稱在文獻中也多有不同。其中如颶風、飚風、風舊、風癡、石尤風等,已知都為臺風的不同名稱。但還有一些詞匯并不僅僅是臺風的別名,而是指特殊的臺風,例如鐵颶。“鐵颶”是指特別猛烈的颶風。不同等級的臺風由于風速的差別,其所蘊含的能量及帶來的破壞性也不同。古人也可根據對風力的直觀感受和臺風所造成的破壞識別出強度明顯更大的超強臺風,并形象的冠以鐵颶之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