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戰(zhàn)爭評述
此時,劉備引軍5萬于公安附近,以抗東吳,聞曹操破漢中,一日幾十驚,看來對劉備來說,天快塌下來了。
慌忙令伊籍說吳,割長沙,桂陽,江夏三郡于吳,中分荊州,乍一看,好象又能維持和平了,但是為關(guān)羽身死無蹶遺奠定了基礎(chǔ),且吳國對荊州是每欲鯨吞,虎視耽耽,這從呂蒙駐守陸口也能看出一絲端倪。
這時曹操與謀士劉曄,司馬懿有過對話,司馬、劉皆認為攻蜀必在此時,否則諸葛亮名于治國而為相,關(guān)張勇冠三軍而為將等等,但曹操沒有接受,讓很多史學(xué)家大跌眼眶,大為嘆息,其實呢,曹操是對的,攻對于那時的曹軍是力有不逮。
從史書可以看出,曹操就有10萬之眾,即使吸收了張魯?shù)缺R,也不過10萬多些,而且是疲敝之足,很難與之抗衡,而且,劍閣是蜀國的門戶,要是不想從那里過,只好翻過米倉山,張合就是那么過去的,但是山路畢竟艱難,不允許大部隊的移動,如果兵少,用之無效,兵盛,待劉備大軍一回,退而無路,這時有人說了,至于死地而后生嗎,怕什么?但是‘火’在山地攻很重要,兵力大致相等,基本都是前線的疲敝之卒,但是劉備留守在川蜀至少數(shù)萬兵馬,他畢竟只調(diào)走了5萬而已,而且這五萬估計有一部分是劉備入蜀時帶來的,精銳之師也,跟他們斗,勝算不大,并且那時曹操身邊的謀臣與劉備差不多了,并且還有奇才-法正。
所以,曹操認為,與其與蜀漢相持在漢、巴二地,還不如遷其民于隴,固守以窺蜀漢政權(quán),因此,他毫不猶豫的走了,在伯言看來,他的走似乎也包含著一絲無奈,畢竟?jié)h獻帝這小子一直不太安分,文若也有點不牢靠,很多隱藏的危機沒有爆發(fā),曹操是在這種情況下走的。
其實劉曄的轉(zhuǎn)變也很值得考究,七天后問之,蜀可攻否?曄答:不可,其心以定矣。短短的七天,僅僅七天啊,在伯言看來這也證實了劉曄、司馬懿以前的錯誤。那就是蜀不可速攻,他們把希望寄托在蜀國自身瓦解這方面,豈不可笑?
步入正題:
劉備還蜀后,令黃權(quán)領(lǐng)兵攻下巴中一帶,不過似有疑問,不是張飛破的張合嗎?怎么?其實是黃權(quán)與法正二人極力慫恿下劉備才考慮出兵的,讓黃全去巴中迎張魯,可惜張魯已經(jīng)投降了,到底是完了一步,因而令張飛因力乘便,趁張合立足未穩(wěn)之際大破之,巴、蜀獲安。
公元218年4月(建安23年)劉備出兵攻打陽平關(guān)、命諸葛亮鎮(zhèn)守川蜀,供其乏困。而后令陳式絕馬鳴閣棧道,可惜殺出個徐晃,大破陳式,幸虧損失不大,大汗!為什么要攻打馬鳴閣呢?還是因為劉備為自己留了后路,若傳捷報,出師迅也,若敗,可速回
川蜀,徐圖后繼,絕馬鳴閣棧道有人認為就是為了斷魏糧道,這是片面的。但是陳式敗了,這讓劉備大為光火,所以劉備很長時間沒有再用陳式。 然后率大軍攻打廣石,張合死守,不克,成對壘之事,劉備寫信求蜀兵,其實真正出蜀的蜀兵可能并不多,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修整,再加上楊洪所言,出者,必是川蜀精銳,男子當(dāng)戰(zhàn)女子當(dāng)送嗎。
七月,操恐漢中有失,其實之前曹操應(yīng)該已經(jīng)做好失漢中的準備了,但是畢竟是自己取得的,焉能輕易與人?九月至長安,支援漢中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劉備率兵渡過沔水,直達定軍山,應(yīng)該是偷渡的,以至于給了夏侯淵致命一擊,黃忠力斬之,此時關(guān)中震動,軍無主帥,就在劉備欲一舉消滅漢中的魏軍時,一個叫郭淮的家伙,任行軍司馬之職,在眾將官前推舉張合代替夏侯淵,劉備震驚,戰(zhàn)局又進入了暫時的僵局狀態(tài),張合使部隊退到陽平以東,布漢水解營,欲蜀軍半渡而擊之,被劉備識破。伯言觀之,深感疑問,為什么劉備在攻打張合時可以小心謹慎,以至最后的勝利,而面對陸遜不差于己之兵麻痹大意了呢?看來將領(lǐng)是個很令人深思的問題,劉備對張合心里有點那個,但絕對說不上怕,只是會謹慎用兵吧,至于夷陵之戰(zhàn),放到下篇去分析。
是年四月,操引軍至漢水,劉備第一次沒有帶著恐懼的心理對眾將說:操雖來,亦無能為矣,漢中必為我囊中之物矣。第一次這么狂妄啊,向徐州那次,遠遠望見曹操的軍旗就棄軍而逃了,呵呵。
曹操此來,依伯言看來,就是為了接回在漢中的魏軍,他從褒斜谷來,一路又拒陷設(shè)防,一方面的確是怕劉備抄其后路,二就是覺得漢中真沒希望了,都回家吧,還有就是運糧問題,除了陳倉關(guān),基本很難大面積的運糧了,穩(wěn)定軍心嗎,畢竟是大戰(zhàn)略家,比我應(yīng)該是想的多一些,呵呵。
曹操興師問罪來了,你來我跑還不行?我讓著你,我只要不與你大部隊接觸,看你能耐我何?況且你又沒有蜀軍那么好的山地作戰(zhàn)本領(lǐng),糧草供給又那么緊張,待你兵僻意沮之時再破你,果然,劉備真的很老實,就是不碰你,曹操運糧至北山,黃忠給劫了,趙云不知怎么回事,跟操軍碰上了,好嗎,這叫一個倒霉啊,趙云估計是想到李廣了,退回營寨,偃旗息鼓,大擺空城計,一同鼓,再來個萬箭齊發(fā),操軍自相踐踏,死于漢水中的操軍無數(shù),劉備后來很高興的對趙云說:子龍一身都為膽也。
自此,王平又投靠了蜀軍,這下可是火上加霜,兩軍相持幾個月,在楊修的‘雞肋’
中,操軍飲恨退出了漢中,自此,魏國再未能擊破蜀國寸土(滅蜀之戰(zhàn)不算)。 從此戰(zhàn)后,劉備鞏固了自己的地盤,是年,稱漢中王,歷史上新的一頁翻開了,那就是:
三國鼎立!
評:
劉備棄門戶之不顧,而與東吳爭奪南三郡,幾喪一州,使張合深入巴,這是劉備極大失誤,后來又不能有效的聯(lián)合東吳,使荊州矛盾日益激烈,這是劉備乃至整個蜀漢的最大敗筆,間接的導(dǎo)致了關(guān)羽傾覆,彝陵傾頹。
曹操攻克漢中后,雖然沒有留下大批軍隊,但是卻留下了張合,徐晃等絕世勇將,這可以說曹操對漢中的重視是不容質(zhì)疑,因此又把親信夏侯淵都督漢中軍事,可惜夏侯淵缺少智謀,遠遠不及張合,這對劉備回軍援助,且在被動的情況下站穩(wěn)腳跟是極大的幫助。并且使張合孤軍入巴蜀,隨局部取得勝利,但在張飛的反擊下,不得不飲恨退回漢中,折兵上萬其實都不止一萬,這樣就更加被動,在劉備率兵馬攻打漢中的時候,夏侯淵沒能有效的利用地利來阻擊,至少應(yīng)該拖延劉備軍的速度,最后被黃忠。
后來曹操軍馬雖弛至漢中,無奈優(yōu)勢盡失,并且劉備行軍十分謹慎,又常常打擊曹軍糧草,再加上道路阻絕,關(guān)羽兵馬節(jié)節(jié)勝利,迫使曹操放棄漢中,進行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令大將鎮(zhèn)守關(guān)中,支援荊州。
那么接下來,劉軍和其他軍隊都會怎樣調(diào)配呢?
請看:
——命絕荊州
上次講到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劉備盡川蜀之力終于奪得漢中,并且派劉封,孟達北上取房陵諸郡。
這時情形一片大好,是年七月,孫權(quán)再伐合肥,曹調(diào)集各路淮軍與孫權(quán)激戰(zhàn),這時曹操大軍仍在漢中,隴右一代徘徊,一者,懼劉備‘得蜀望隴’,二者,對自己失敗并不甘心,但士卒疲憊,必須經(jīng)過一翻休整才能再次征戰(zhàn),還好劉備北出漢中,已窮巴蜀之力,正所謂“強弩之末,不穿魯縞?!辈懿俚揭餐档冒肴臻e。
但這時,三家都意料不到的事發(fā)生了:留守荊州的關(guān)羽利用這有利的形勢,留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親率主力北攻樊城。北伐之前,先派大量斥候,勸降,誘反,諜報,盡一切所能用之事來獲取主動。
這個時候南陽郡太守侯音反,這實在是令魏軍反胃的一件事,曹仁要守襄樊,張遼久在合肥,且與東吳交戰(zhàn)正酣,自己又得防御梟雄劉備,一時間驚慌失措,不過很快,曹仁親征侯音,大敗之,梟其首,殘酷的了叛亂。
這個時候,關(guān)羽很能把握時機,帥兵迅速包圍襄樊,曹仁令呂常守襄陽,自守樊城,
以拒關(guān)羽。 關(guān)羽為什么親征襄樊呢?第一,為配合劉備占領(lǐng)漢中后的戰(zhàn)略布署,打漢水水路令漢中與荊州相連,第二,襄樊防守薄弱,起義不斷,確實是北伐的好時光,一但北伐成功,就可直取許昌,迎回獻帝,在政治上,軍事上,氣勢上,都會勝曹魏一疇。當(dāng)然了,難保關(guān)羽不會有人家建功立業(yè),我這獨守抗頭的想法。
曹操先派大將滿寵,(“滿寵是魏國名將,最初在曹操手下任許縣縣令,掌管司法,以執(zhí)法嚴格著稱;轉(zhuǎn)任汝南太守,開始參與軍事,曾參與赤壁之戰(zhàn)。后關(guān)羽圍攻樊城,滿寵協(xié)助曹仁守城,勸阻了棄城而逃的計劃,成功堅持到援軍到來。曹丕在位期間,滿寵駐扎在新野,負責(zé)荊州側(cè)的對吳作戰(zhàn)。曹睿在位期間,滿寵轉(zhuǎn)任到揚州,接替曹休負責(zé)東側(cè)對吳作戰(zhàn),屢有功勞,后因年邁調(diào)回中央任太尉,數(shù)年后病逝。”滿充這人立志剛毅,勇而有謀。)去說服
東吳修好,許以割地。權(quán)度便宜,引軍退還。
而后,譴都督于禁,大將龐德,兵樊城北,徐晃駐在南陽,相機策應(yīng)曹仁。并且使?jié)M充潛歸樊城。
是年八月,大雨,漢水泛濫,關(guān)羽利用水勢攻打于禁,于禁等七軍被水淹沒,于禁投降,龐德被殺,曹軍數(shù)萬人被俘。關(guān)羽乘勢圍攻樊城,又派一部攻打襄陽。曹操急召徐晃督大軍助曹仁解圍。又前后遣殷署、朱蓋等凡十二營詣晃助陣。這時關(guān)羽先頭部隊進占偃城。陸澤人民也起來反曹,響應(yīng)關(guān)羽,這時關(guān)羽“威震華夏”,曹操感到不安,準備遷都。
曹仁同志在樊城坐不住了,企圖效南郡故事,棄城北狩,興而滿充急諫乃止,按劍道:“有復(fù)言退者,斬?!?
這個時候,雙方大概有多少兵馬呢?至使曹軍至此焉?我們不妨猜測一翻,關(guān)羽兵襄樊,兵力三萬左右,征收的各方起義軍,加起來數(shù)千以至上萬眾,則四萬余,計平于禁數(shù)寨,何殤萬人哉?加之不下五萬矣,而曹軍蒼忙東還,兵疲意沮,加之水淹七軍,于禁請降,華夏震動,即使曹操也不敢小窺關(guān)羽耳。
其實于禁(于禁,魏國五良將之一。他最早隨鮑信起兵,后來又一起歸附曹操,被任為官軍司馬。從此跟隨曹操四處征戰(zhàn)。有一次曹操的青州兵四處搶劫,被于禁追殺后就去告發(fā)于禁叛變,恰好此時張繡叛變來攻,于禁就先扎下營寨才去見曹操,曹操問他怎么不先來解釋,于禁認為分辯事小,退敵事大,曹操因此十分高興,于是封他為益壽亭侯。后來敗呂布,破袁紹,于禁與其它五良將都輪流任先鋒官而表現(xiàn)活躍。還有一次曹操厭惡朱靈并想撤掉他的兵權(quán),就派于禁去辦,于禁手執(zhí)文書僅帶數(shù)十騎就出色地完成
了任務(wù),他就是這樣地令人畏懼,被遷至左將軍。建安二十四年,關(guān)羽包圍曹仁,于禁去救援,但被水淹七軍而被擒,于禁投降了敵人,而他手下的龐德卻不屈被殺。后來關(guān)羽被孫權(quán)所破,于禁也就歸屬了吳國,直到黃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國,那時他都已經(jīng)須發(fā)皆白,面容憔悴,淚流滿面。曹丕就命他去拜見高陵(曹操的陵墓),因為陵中畫有他屈膝降敵,龐德不屈的圖畫,所以于禁不久就羞愧發(fā)病而死,死后追謚為厲侯。)對關(guān)羽前期勝利有很大的作用,他一生未嘗敗績,可謂常勝將軍,眾莫擋之,且號毅重,就連這種軍政全才都敗于關(guān)羽,難免曹仁會心生退意。情況出現(xiàn)轉(zhuǎn)變,關(guān)羽軍缺糧,偏偏又洗劫了孫權(quán)的糧倉,人正愁出師無名,你卻受人以柄,何愚至哉?
早在關(guān)羽進攻樊城時,東吳大將呂蒙就提出乘機奪回荊州。孫權(quán)以治病為名調(diào)呂蒙回建業(yè),以麻痹關(guān)羽,密謀襲取荊州的作戰(zhàn)方案。接著根據(jù)呂蒙意見,派陸遜接替呂蒙鎮(zhèn)守陸口。陸遜又寫信給關(guān)羽,恭維他,進一步麻痹關(guān)羽。關(guān)羽中計,不再防備東吳,同時還把后方預(yù)備部隊抽調(diào)一些去增援樊城前線。這是正好為其正名。以討不順。于是孫權(quán)以此為借口,命呂蒙率軍襲擊江陵。
是年十月,關(guān)羽與曹軍進入膠著狀態(tài),是攻是守,是退是盡,關(guān)羽猶豫了,但是身為主帥,很容易把自己的心情傳染到全軍,一時間全軍騷動。
當(dāng)是時也,呂蒙率軍進至潯陽時,率津右護軍蔣欽、偏將軍潘璋、朱然,平虜將軍周泰、中郎將韓當(dāng)、騎都尉虞翻諸將西上,把全部精兵隱藏在大船中,使士兵都穿上白色的商人衣服搖櫓,晝夜不停地溯江西上。呂蒙利用關(guān)羽軍內(nèi)部的矛盾,派人先后說降了傅士仁和糜芳,這樣公安、江陵兩個重鎮(zhèn)就被吳軍占領(lǐng)了。接著呂蒙派陸遜,攻占夷陵、秭歸,切斷關(guān)羽入川的退路。
這個時候,關(guān)羽才懊悔自己決策的失誤,督軍迅速開回南郡,其實此時關(guān)羽有兩種選擇,一是迅速,會合劉封部,等與劉封會合后,再知道荊州失守,士兵也無可奈何了。其次就是棄車保帥,遛之呼也,“劉備慣用招式”不過關(guān)羽起初以為是誤會,帥軍趕回荊周,即使是被困麥城期間,也沒有斷絕此念,但是害他失敗的,最終還是‘傲’字。
然后事情進展就很容易預(yù)料了,曹操下令曹仁不得追擊,關(guān)羽派人去上庸,要劉封、孟達發(fā)兵前來支援,劉、孟以上庸初定為由,拒絕發(fā)兵。關(guān)羽自知勢窮,不敢回江陵。十一月,西走麥城,士卒離散。十二月,到臨沮,歸路被吳將朱然、潘璋切斷,關(guān)羽、關(guān)平父子被俘,并被斬首。孫定荊州。
評
:關(guān)羽初攻襄樊,時機,軍隊都是遠遠的優(yōu)勢,但是他的優(yōu)柔寡斷至使他不能放手一撥,雖然在圍襄樊的時候,出色的運用了“圍點打援”這一策略,借山洪,破于禁。但是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心理上的驕傲自滿,終于使他陷如被動,并且越來越深,以至于孫權(quán)軍有機可趁,大破江陵,公安守軍。 并且還是因為他的猶豫不決,沒有當(dāng)機立斷,或鼓勵士氣,一舉破魏,或迅速解圍,督軍南歸以保江陵,但是他遲遲無法抉擇,以至于隆中對中道夭折,也茶點使興漢成為泡影??梢?,一個品行兼優(yōu)的帥才是多么的重要。
至于曹操這方就很不容樂觀了,兵馬基本進入真空狀態(tài),許都離關(guān)羽軍又那么近,難免會有遷都之想。但是在軍事上,曹仁當(dāng)機立斷,不管手段如何,至少迅速的穩(wěn)固了后方,并且分兵把守襄樊。使關(guān)羽不能集中兵力,即使后來是在漢水暴漲,基本沒入樊城城墻“并且這時于禁七軍皆沒”的時候依然不能使關(guān)羽攻克,確實是世之福將也。這使關(guān)羽無法安心北去,以迎漢帝,也為曹操,張遼,徐晃援軍的到達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但是曹操又犯了個錯誤,自從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好象對孫劉有一種難以言達的恐懼,下令不得追擊,令曹操史料不及的是孫權(quán)竟然那么快就占據(jù)了荊州,并且關(guān)羽死難。曹操不追擊不外呼主力實在是不堪負荷,徐晃的主力大多數(shù)都是新兵,也就是說曹操真正的主力確實被劉備消耗到了一定程度,不南下追擊也是明知的選擇,他可能還想像當(dāng)初公孫度殺二袁一樣,兵不壓境而乖乖臣服。不過確實關(guān)羽首級歸了曹操,東吳一時間內(nèi)也不得不像曹操稱臣,可惜曹操取荊州然后一統(tǒng)江山只能是空想了。
孫權(quán)這方,首先是及早退出了孫曹戰(zhàn)場,養(yǎng)精蓄銳,并且用陸遜的計謀使關(guān)羽麻痹大意,撤走了將近荊州全部守軍。然后不失時機的在關(guān)羽進退兩難的時候奇襲荊州,然后就是‘安民’,使關(guān)羽軍不攻自破。處處占據(jù)了上峰,戰(zhàn)場的結(jié)局也就不難預(yù)料了。
但是劉備見義弟死難,興漢成空,蜀道艱難,他會做出什么選擇呢?
請看—《彝陵覆敗》
上次講到,關(guān)羽授首,隴中對中道夭折,孫劉矛盾激化,魏王曹操病崩,長子丕即位,迫獻帝讓位于他,是為曹魏。
劉備大驚,亦稱帝于成都,號曰:“蜀漢”
劉備決心用武力奪回荊州。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漢國,史稱蜀漢。六月,劉備將出兵東征孫權(quán),命車騎將軍張飛率軍萬人自閬中會師江州。臨出發(fā)前,張飛被部將張達、范強殺害,持其首級奔降東吳。劉備留諸葛亮在成都輔佐太子劉禪守國,留趙云在江州為后軍都督,親自統(tǒng)率黃權(quán)、張南、馮習(xí)、吳班、陳式等將
領(lǐng)和士卒四萬多人東征。 然而孫權(quán)早已料到劉備會出兵報復(fù),對劉備的大舉進攻早有防備:
1.把都城從建業(yè)遷到鄂,張名為武昌,以便扼守荊州;
2.任命陸遜為鎮(zhèn)西將軍,鎮(zhèn)守夷陵,所部李異、劉阿等進駐巫縣、秭歸,以加強西線防務(wù);
3.任命周泰為漢中太守、奮威將軍,相機圖取漢中;
4.派遣使者到蜀漢,要求議和,重歸于好;
5.派遣使者向曹魏稱臣,以免兩面受敵。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不聽從趙云等人的諫阻發(fā)兵東攻,蜀軍先頭部隊擊敗防守巫縣的吳軍,進占秭歸。陸遜實施戰(zhàn)略退卻,一直退到夷道、猇亭。第二年正月,蜀軍吳班、陳式的水軍占領(lǐng)夷陵,屯兵長江兩岸,劉備也進抵秭歸,他派黃權(quán)為鎮(zhèn)北將軍,指揮江北諸軍,以防魏軍進擊蜀軍的翼側(cè)。二月,蜀軍主力進至猇亭,前部到達夷道,將孫桓的一部分吳軍包圍。劉備率大軍從巫峽建營至夷陵界,一路立了五十多營,夾江連絡(luò),東西合圍。
劉備這時命馬良誘反武陵蠻夷,光祿勛黃權(quán)說:“東吳人打仗向來很勇猛,千萬別小看他們。我們水軍順流而下,前進容易,要退兵可就難了。還是讓我當(dāng)先鋒,在前面開路,陛下在后面接應(yīng)。這樣比較穩(wěn)妥。”
但是劉備大意,估計一半也是急功近利,腦袋變的很不情形,開始出昏招,你黃權(quán)不讓我前進是吧,走,我命你為鎮(zhèn)北將軍,去守北方吧,其實就是監(jiān)視曹魏動靜,沒什么大的動作。
然后,率主力沿著長江南岸,翻山越嶺一直進軍到了猇亭,這下陸遜手下坐不住了,分分請求打一仗,把‘小鬼子’趕回老家去。但是陸遜制止了他們這一想法,這時我想起了陸抗,同樣的狀況,甚至同樣的地點,他們臨陣不亂,阻止了手下愚蠢的舉動,真乃一代將帥風(fēng)采。甚傾慕之。
從此,戰(zhàn)爭進入膠著狀態(tài),也就是相持階段。
劉備使將軍馮習(xí)為大督,張南為前部,輔匡,趙融、廖淳、傅肜等各為別督,先遣吳班將數(shù)千人于平地立營,欲以挑戰(zhàn)。諸將皆欲擊之,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備知其計不可,乃引伏兵八千,從谷。遜曰:“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于是雙方持續(xù)了半年之久,即使是孫安東被困于夷道,陸遜還是頂著壓力硬是一兵不出。但是劉備舍舟就步,依山傍水,處處結(jié)營,主動盡失,天時地利又不得我便,這些很快就完全暴露出來,陸遜牢牢抓住這一時機,進行反攻,于是進入反攻階段。
而后陸遜上疏曰:“夷陵要害,國之關(guān)限,雖為易得,亦復(fù)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
荊州可憂。今日爭之,當(dāng)令必諧。備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雖不材,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尋備前后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jié)營,察其布置,必?zé)o他變。伏愿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边@下子諸將又蒙了,好嗎,當(dāng)初我們讓你打,你不打,現(xiàn)在劉備站盡關(guān)口,險要,現(xiàn)在出擊,肯定沒有好處。陸遜不愧是陸遜,曰:“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己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fù)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但是他們最終不知道,陸遜讓他們空殺兵,致使馮習(xí)兵馬前移,這樣,在二百余里的“山路”注意,是山路,山路崎嶇,根本無法實行快速轉(zhuǎn)移,而水陸就不同了,雖然是下游,但是行動依然很方便,并且又是悄無聲息的去,誰能察覺?并且劉備已經(jīng)放棄了水陸,所以很難得到陸遜水軍的一手資料與動向。這間接的導(dǎo)致了彝陵傾覆。
是日也,命朱然督兵于水陸以絕馮習(xí)與劉備的聯(lián)系,并且陸遜在前是亦是火攻,造成大面積的混亂,然而真正令蜀將憋氣的就是后院起火,根本無法再戰(zhàn),士氣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又是山路,致使馮習(xí)前軍全軍覆滅,僅廖化,吳班死戰(zhàn)乃出。陸遜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xí)及胡王沙靡柯等首,破其四十余營。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雖然在諑鄉(xiāng).馬鞍山等處舉行反攻,尤其是馬鞍山“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shù)。”但是劉備無力回天,于是備因夜遁,驛人自擔(dān)燒鐃鎧斷后,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備大慚恚,曰:“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
未幾,備托孤于諸葛,李嚴,死于永安宮。
評,劉備初伐東吳,戰(zhàn)盡優(yōu)勢,但是急功近利,反而被牢牢的困在彝陵二百余里的山地上,戰(zhàn)場上失去主動權(quán),于是優(yōu)勢盡殆,終沒于東吳陸遜之手。
而孫權(quán)這方面呢?無論是戰(zhàn)前還是戰(zhàn)后,都謹慎對敵,為防雙方受敵,不惜曲身于魏,忍辱負重,可謂大丈夫,陸遜行事謹慎,且有韜略,逐漸把蜀軍引入萬劫不復(fù)之境。
但是曹魏就做的很不好,沒有趁機破其一勢,吳蜀唇齒相依,互為臂膀,滅一焉能獨存焉? 所以,我認為,最大的輸家不是吳亦不是蜀,而是魏,并且,這場戰(zhàn)爭,根本沒有最大的贏家,中了曹魏二賊自斗之計。消耗了兩家實力。
這時,劉備已死,南中,高定.雍凱拒城而反,先帝留下的種種隱患在劉禪,諸葛亮面前
曝露無遺,那么身肩社稷之重的諸葛亮?xí)龀鍪裁大@人的抉擇呢? 請看下回——《南中之戰(zhàn)》
上一回,劉備彝陵傾覆,僅以身免,然后益州動蕩不安,矛盾基本曝露無遺,先是黃元反,雖然被楊洪平定,但李嚴走后的南中太守張裔被流放到吳,開始明目張膽的反蜀。
為了免除四方受敵,同樣為了繼承先帝遺志,為了興復(fù)漢室。他冒天下之大不韙(蜀國)因為諸葛亮是以犧牲荊州的占有權(quán)來換取對吳的和平,于是派鄧芝訪吳,陳說厲害,是年,孫權(quán)派張溫使蜀,正式瀝血而盟,真正的孫劉聯(lián)盟正式形成。
這樣,對于南中屬吳(事先投吳,基本是以吳為宗主國)的雍凱勢力是致命的打擊。
南中:包括蜀漢南部的越嶲、益州、永昌、牂柯四郡,是叟、青羌、僚、濮等夷越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雜居的地方。
然后諸葛亮以遭逢國喪為由,不便加兵南中,于建興二年(224年)春,關(guān)閉通往南中的靈關(guān),以一年多時間,進行南征準備。為了籌備軍隊,同樣使人民殷富,維護漢的統(tǒng)治,諸葛亮顯露出超人的政治力:1。平穩(wěn)接管劉備權(quán)力,擢用大批名士,牢固掌握軍政大權(quán);2?!皠?wù)農(nóng)殖谷”,與民休息,積極創(chuàng)造物質(zhì)條件。
這樣就為穩(wěn)定蜀漢,出兵征討奠定了物質(zhì),政治條件。
諸葛亮為貫徹“南撫夷越”的方針。在諸葛亮率軍出發(fā)時,參軍馬謖向他提出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的建議,諸葛亮采納了他的意見。于是諸葛亮于建興三年(公元225年)三月“率眾南征”,是年五月“渡瀘進益州”(今云南晉寧東)。
兵力配置:
1.諸葛亮親自率主力西路軍由成都南下,沿江下到僰道,經(jīng)安上進擊越嶲的高定;
2.令門下督馬忠率偏師為東路軍,從僰道進擊牂柯朱褒;
3.令降都督李恢率偏師為中路軍,自駐地平夷向益州郡、雍闿進擊,以吸引和牽制雍闿,等待諸葛亮主力軍的到達。
過程:
建興三年(225年)三月,蜀軍南征。西路諸葛亮大軍到達馬湖江(今金沙江)北岸后,即經(jīng)安上,沿江西上,向集結(jié)在旌牛、卑水、定笮等地筑壘防守的高定的軍隊突然發(fā)起進攻。結(jié)果高定被殺,蜀軍占領(lǐng)越嶲郡。東路軍馬忠進入南中后,取道牂柯,擊破反叛的太守朱褒,朱褒率軍西逃。中路軍李恢由平夷進至昆明時,由于兵力薄弱被當(dāng)?shù)厣贁?shù)民放包圍,他揚言愿與南人合作。南人松懈戒備。李恢乘機出擊取勝。同年五月,諸葛亮從越嶲以南渡瀘水,深入人煙稀少的南中山區(qū)。這時益州郡的雍闿被高定部下所
殺,繼起的孟獲抵抗蜀軍,被俘獲,諸葛亮請孟獲觀看蜀軍營陣。亮在南中,所戰(zhàn)皆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于陣營之間,問曰:“此軍如何?”獲對曰:“向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陣,若祗如此,即定易勝耳?!绷列?,縱使更戰(zhàn),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fù)反矣?!笔褴娙仿晞菹噙B,諸葛亮七縱七擒孟獲,孟獲心悅誠服地投降。當(dāng)年秋天,蜀軍三路會師滇池,全部平定了南中的叛亂。 后諸葛亮果不加害孟獲,使其為御史中丞,安撫夷月。是年退兵,留馬忠,張疑等守南中,并遷當(dāng)?shù)睾缽娪诔啥?,亦征兵?shù)千,以為諸葛連弩,這也是蜀國的王牌軍,直到姜維時期,因操令不慎,以至全軍覆沒。自此,諸葛亮做到了不守而守,可以安心北去。在諸葛亮?xí)r期,南人不復(fù)反焉。
評:諸葛亮先是斷絕其外援,后分兵夾擊,大破之,先,尊賢重士,安撫百姓,致使民殷國富,使留下來的種種弊病基本革除,從戰(zhàn)術(shù)上沒有太大的可點之處,但是在戰(zhàn)略上是不容質(zhì)疑的,徹底的貫徹了攻心為上的方針,善后工作做的也很完善,致使亮可安心北伐,且不置兵于南中。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貫通古今的智慧,他早在隆中就提出了:“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
自古以來,能夠與少數(shù)民族平等相處的只有諸葛亮,相比較,曹魏.孫吳遜色太多了,吳國后期基本天天忙于平定叛亂,而即使是三家歸晉的晉朝也最終導(dǎo)致了五胡亂華夏,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諸葛亮的驚人智慧根本不是像某些人說的是羅貫中“吹”出來的。
但是陳壽說他:“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quán)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zé)實,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nèi),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芍^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yīng)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這是不是史實呢?那么受命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的諸葛亮,到底是怎么貫徹他的北伐方針的呢?
上次講到諸葛亮南爭蠻夷,取得決定性勝利,當(dāng)是時也,魏居北方,三分有二,東吳偏安,陸遜相輔
, 諸葛亮在這樣得情況下,做到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西和諸戎是很不容易的,現(xiàn)在社會相對穩(wěn)定,蜀
漢的上流階級,很大一部分請求北伐,興復(fù)漢室。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上了流傳千古的
出師表。轟轟烈烈的北伐開始了。
戰(zhàn)前準備1.做到政通人和,路不拾遺。
2.在南中征集了8千名能爭善戰(zhàn)的雇傭兵——無當(dāng)飛軍。
3.調(diào)集大軍駐守漢中,日夜操練。
4,秘密策反孟達 ,以及前面的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
以俟大舉。
公元228年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誓師北伐。使趙云,鄧芝出箕谷,以為疑軍,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
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yīng)亮,關(guān)中響震。但是,出兵前魏延上帳獻策曰:
‘夏侯懋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dāng)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
日,可到長安。夏侯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qū)士馬,自斜
谷而進: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薄度龂尽な駮の貉觽鳌芬灿型瑯拥挠涊d。但孔明
認為:“此非萬全之計也。汝欺中原無好人物,倘有人進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殺,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
傷銳氣,決不可用?!敝T葛亮否定了魏延的計劃。這時很多人開始說了,諸葛村夫不識兵法不知道出奇制
勝,這么好的機會白白溜走了。
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首先,子午谷大部分在西城郡,并且相當(dāng)險峻,只要有一些守軍就很難突圍
過去,反而打草驚蛇。其次,即使過了子午谷,要么據(jù)守長安,要么據(jù)守潼關(guān),但二地天險,有很少的部
隊就能防御住,并且魏明帝令張合飛速來救,后來還親鎮(zhèn)長安。你很難在及短時間內(nèi)攻克,攻克了,也失
去了戰(zhàn)機。所以,諸葛亮的顧慮不是沒有理由的。但是,我認為,出了子五谷可以拖延大部隊進攻時間
,可是那時侯蜀漢大將已經(jīng)分崩離析,他不可能讓魏延冒生命危險做出那種事,諸葛一生唯謹慎,此言得
之。
早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7年,孟達叛蜀投魏,魏“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郡,以達領(lǐng)新城
太守。”《三國志·蜀書·劉封傳》并委以西南之任。不久,申儀(西城太守)背叛劉封,申耽(上庸太守
降魏,魏改西城郡為魏興郡,以申儀領(lǐng)魏興太守。至此,漢中的東大門棗魏興(今陜西省安康地區(qū))全部屬
魏。安康西接梁洋,南通巴蜀,東控荊襄。對魏國來講,得此地,既可保中原不受威脅,又可待機伐蜀魏
興郡之命名,寓意也是十分明顯的,即是魏得西城而將興起統(tǒng)一大業(yè)的意思,足見當(dāng)時魏國對此地的高度
重
視。魏太和元年(蜀漢建興五年,227)底,孟達陰圖歸漢,司馬懿率軍倍道兼行,于太和二年正月攻破。新城,斬孟達《晉書·宣帝紀》。從這一事件可看出魏對漢中之東的魏興郡、上庸郡的嚴密防御。子午道
北起長安,南至今漢中市洋縣為終點,其間絕大部分路段在今安康地區(qū)的寧陜、石泉兩縣境內(nèi)。若魏延出
褒中,循秦嶺而東,取道子午,必遭魏國的拼死截擊。
宗上所述,魏延之計成功幾率簡直微乎其微。諸葛亮的一大敗筆就是坐視孟達失敗,不過那時諸葛亮
以及大多數(shù)蜀將都很厭煩孟達,坐視也就沒什么難以指責(zé)的了。
隨后,魏明帝深深感到壓力,我看到這里,也不禁一震,要是蜀軍進軍速度快一些,或者出斜谷,直
取長安,那么長安以西真是岌岌可危了。但是咱們丞相不,咱們要貫徹隆中對思想,“西和諸戎”,僅
僅使趙云.鄧芝,帥士卒疑惑魏軍。魏軍的統(tǒng)帥現(xiàn)在是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曹真大將軍,他即使再笨,見蜀軍
雷聲大,雨點小的“凌厲攻勢”,也不會傻到帥兵去拼吧,咱曹大帥不,我就得打出你去,可見他用兵真
是難以恭維。不過大將張合看出此意,領(lǐng)精兵數(shù)萬直撲西城,這是咱們大丞相還在漫漫幽幽的進行武裝游
行那,突聞此事,竟然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慌忙令馬謖帥兵2萬余守街亭以拒之。我那時又納悶了,大
將軍魏延,車騎將軍吳懿都在,你叫他去做什么?并且2萬漢兵跟3萬多魏兵拼,并且對方還是張合,這明
擺著就是去送死。最后還說什么違我節(jié)度,就是不違,也是招敗不誤。咱們馬謖兄很可愛,看見自己處于
劣勢,趕緊效仿韓信背水之戰(zhàn),可惜韓信能成功是因為敵將是個冒失鬼,張合何許人也?會中你計?張合
就像秋風(fēng)掃落葉一般,瞬間摧毀了這股力量。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諸葛亮根本沒有應(yīng)變之才。用人,識人
也遠遜。
后面的發(fā)展就很容易了,。亮拔西縣千余家,還于漢中,戮謖以謝眾。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
據(jù),親秉旄鉞以歷三軍,不能訓(xùn)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
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責(zé)帥,臣職是當(dāng)。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為右將軍,
行丞相事,所總統(tǒng)如前。到這里,我有時會說,為什么不奪他兵權(quán)?李嚴不在永安嗎?讓他北伐不更
好些嗎?即使沒有李嚴,魏延不行?說實話,我認為就是不行。首先,魏延的子午谷計讓諸葛亮一直很不
安,怕他做些出格的事,至于李嚴,那更不好說了,至少劉禪信任諸葛亮比信任李嚴強太
多了。 話隨如此,但以后伐魏結(jié)果就很明顯了。
同年十二月,二次北伐,出散關(guān)以攻陳倉,糧盡不克而還,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zhàn),破之,斬雙。
229年(建興七年)四十九歲 三度北伐,收取武都、陰平二郡,敗走郭淮,因功復(fù)丞相位。是年孫權(quán)稱帝
,亮以魏國未滅,聯(lián)吳為上,乃遣衛(wèi)尉陳震慶權(quán)正號。
230年(建興八年)五十歲 魏國曹真等數(shù)路進犯,但因子午谷道險難行,又為大雨所阻,魏明帝下詔班師
。亮遂遣魏延、吳懿深入西羌,大破魏軍。
231年(建興九年)復(fù)出祁山,以木牛運;先于上邽擊敗魏軍,又于鹵城大破司馬懿。但因李
嚴假傳圣旨,只得退軍,于歸途中設(shè)伏射殺魏國名將張郃。
232年(建興十年)屯兵漢中,休練士卒,制作木牛流馬,屯田積糧,準備與魏國長期作戰(zhàn)。
234年(建興十二年)知會東吳,東西并進,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jù)武功、五丈原。司馬懿堅守
壁壘,避不交鋒,亮遂臨戰(zhàn)屯田,與魏軍相持百余日,不幸積勞成疾,病逝軍中。臨終屬以后事,大軍安
然退回,遵遺囑葬于定軍山。
評:
諸葛亮畢生精力可以說都是鞠躬盡瘁的,這無可厚非。他的政治手腕我們也都有領(lǐng)教,也應(yīng)該佩服。他治
國方略也是前所未有的,并且還懂得尊重少數(shù)民族,我現(xiàn)在一直崇拜諸葛亮,大抵是因為這點。并且諸葛
亮也為蜀漢留下了蔣宛.姜維等一系列人才,如果從馬謖事件就說諸葛亮任人唯親是錯誤的,污蔑,從諸
葛亮廢李嚴說他,控制少主,亦是錯誤的。這是對這為偉人的不公正評價。
但是諸葛亮的軍事就很令人遺憾了,首先,他不明白西城郡以及上庸,房陵的重要作用。
其次,他認死理,一直是西和諸戎,堅持政策一百年不動搖,就是
姜維大將軍也是如此,不能說不是遺憾。
最后,他沒有應(yīng)變的能力,亦沒有攻堅的決心,他善謀不善斷,這對
一個領(lǐng)導(dǎo)者,尤其是軍人,是難以言表的過失。他很難在戰(zhàn)場上抓住稍從即逝的戰(zhàn)機。他只適合做軍師將
軍,而不適合做大將軍。讓他統(tǒng)兵可謂“誤國。”
諸葛亮沒有完成他的北伐就撒手人寰了,留給后主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那么,是誰挽救了蜀
漢?是誰在蜀漢最后一刻奮勇抵抗?請看下集
《十一中原》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諸葛亮死后,誰來使瀕亡的蜀漢重現(xiàn)生機呢?那就是蔣琬,諸葛亮去世
后,蔣琬任尚書令。假節(jié),領(lǐng)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蔣琬逐漸為眾所欽服。他貫徹了諸葛亮
生前的主張,效曹參故事。但是在軍事上,他顯然更加二流。他把防守漢中的大部分兵馬遷到梓潼郡,以
至于曹爽攻蜀,漢中兵不滿三萬。又使得東吳對蜀漢的友誼產(chǎn)生懷疑,幸虧那時孫權(quán)健在。
他大膽地嘗試改變了諸葛亮一貫的北進策略:由水路襲上庸,以減少糧草運輸對軍隊的限制。但是沒過
多久就死去了,但即使他不死,這項措施也很難貫徹,因為他主張是有上庸,水陸取宛洛。那時荊州不在蜀
漢手中,這項計劃過于冒險,一旦失策,根本無法退回四川。就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因此我們可以這樣
想,蔣琬只不過是做做樣子給大家看,其實主要是為了休養(yǎng)生息。
蔣琬死后,費祎繼其職位,繼續(xù)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這時姜維開始統(tǒng)兵,但是費祎制其兵,每不過萬
延熙十年,公元247年,出隴西、南安、金城界,與魏大將軍郭淮、夏侯霸等戰(zhàn)于洮西。胡王治無戴等
舉部落降,維將還安處之。這時的姜維用兵可謂利大于弊,每次都能獲取勝利,并且擄民而還。照這樣下
去,魏國邊境一定越來越薄弱,可謂蠶食。
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假維節(jié),復(fù)出西平,不克而還。維自以練西方風(fēng)俗,欲誘諸羌、胡以為羽
翼,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每欲興軍大舉,費祎常裁制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這是的姜維主張西和諸戎
貫徹諸葛亮的路線,并且繼續(xù)蠶食魏境。兵馬不多,有利于調(diào)動,也有利于隱蔽。所以每戰(zhàn)多多少少都會
有功。
但是,接下來,蜀漢的命運就不那么幸運了,估計姜維也被自己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妄圖克服中原。
既而九伐中原。
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春夏,維率數(shù)萬人出石營,經(jīng)董亭,圍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解圍至洛門,維
糧盡退還。這次還算幸運,沒有大的損失,但是他走的路線卻不像攻取中原的,反而比諸葛亮的還要偏西
姜維本身就是羌人,想家了?還是為了爭取羌兵?很難下結(jié)論。但是經(jīng)過這次,他本來應(yīng)該有所教訓(xùn),但
是他在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春正月,狄道長李簡舉城降。進圍襄武,與魏將徐質(zhì)交鋒,斬首破敵,魏
軍敗退。維乘勝多所降下,拔河關(guān)、狄道、臨洮三縣民還。這次可以說是撿了個大便宜,隨后十八年,復(fù)
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jīng)于洮西,經(jīng)眾死者數(shù)萬人。經(jīng)退保狄道城,維圍之。
這可以說是除了漢中之戰(zhàn)外絕無僅有的大勝利,如果這時撤兵,那么姜維之名,以及在蜀
中的地位都可以說是無可附加,如果繼續(xù)前進,如“畫蛇添足”一般。這是如果進兵,也可以取得勝利,但是他忽略了
大將陳泰,就在他意氣滿盈,圍住狄道的時候,陳泰殺了出來,殺的維軍大敗,結(jié)果是卻住鐘題。說實話
從這點我就很瞧不起姜維,換做別人,難道說你圍別人就不會援救?圍點打援又是怎么出來的?如果說“
驕兵必敗”,那在姜維身上實在是太突出了。
姜大將軍還是不死心,他似乎只記得自己的勝利,不知道什么叫檢討。十九年春,遷維為大將軍。更整勒
戎馬,與鎮(zhèn)西大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故維為魏大將鄧艾所破于段谷,星散流離,死者甚眾。
如果有些軍事素養(yǎng)的,就不會有此大敗,難道胡鎮(zhèn)西到了你就一定能贏?即使胡將軍不至,你怎么可以亂
了方寸,以至大???所以我說,胡濟只是客觀原因,真正應(yīng)該檢討的是姜維。也正因為此役,不僅以前的
威名蕩然無存,也使得眾庶怨讟,而隴已西亦騷動不寧。更別說聯(lián)合羌族了,這很大程度上是自取其辱。
隨后,姜維仍不知悔改。借魏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反于淮南之機,乘虛向秦川,復(fù)率數(shù)萬人出駱谷,徑至沈
嶺。時長城積谷甚多而守兵乃少,聞維方到眾皆惶懼。姜維一時又難以攻克,換做別人,及早退兵,別圖
他計吧。姜維仍然死纏爛打,司馬望與鄧艾皆于長城,與姜維對峙,姜維是白白損耗。最后不得已而退兵。
姜維連年用兵,可謂窮兵麈武。他到底是吸取了一絲教訓(xùn),開始在防御上動腦筋了,上書說魏延的“
重門”之法不行,難以獲得大利,是退守漢、樂二城。堅壁清野,待敵兵疲意沮之時,殺出,可禍大
利,咱們不能說不對,但是姜維接下來就搞笑了,跑沓中去了,那是相當(dāng)遙遠,如果漢中有是,你回援是
來不及的。如果敵人半道劫殺,拖住你,漢中不就白白送人拉。事實證明,姜維也是如此失敗的,他失去
了主動,妄圖后發(fā)制人。悲呼。
這一等就是好幾年。景耀五年,公元262年,維率眾出漢、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沓中。維本羈旅
托國,累年攻戰(zhàn),功績不立,而宦官黃皓等弄權(quán)于內(nèi),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xié)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維亦
疑之。故自危懼,不復(fù)還成都。這下子就為滅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接下來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鐘會
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車騎廖化詣沓中為維援,月馀,還住陰平。景耀六年,公元263年,
翼、厥甫至漢壽,維、化亦舍陰平而退,適與翼、厥合,皆退保劍閣以拒會。會不能克,
糧運縣遠,將議還歸。這時的姜維又疏忽了,他不知道陰平的重要,昔諸葛亮已經(jīng)再三言明了。以至于后來鄧艾克蜀。雖
然諸多不愿,還是投降了,雖然掙扎過,還是失敗了。
很多人都分析伐蜀之戰(zhàn),我覺得沒什么可分析的,第一,姜維威名不立,兵馬遠且少。
第二,朝廷不和,產(chǎn)生分歧。
第三,國力衰退。
就憑這三點,你早晚得敗,分析的過于具體有什么用?國家之固,在民心不在山河。即使天步艱難。
亦無法可想。
就這樣,曾經(jīng)輝煌一時的蜀漢政權(quán)滅亡了。雖然有諸葛亮等人的努力,依舊無法阻止蜀漢的衰退,不能說
不是一種遺憾吧。
評:姜維北伐,我認為無可厚非,這是必然的因素,但是如果堅持前期策略,擄民為上,略地為下的方針
不尋求以卵擊石的興復(fù)計劃,那么說不定還可以再生存數(shù)十年,那時跟五胡十六國的時間也差不多吻合。
如果出個其才,在政治上使得國家興盛,說不定真有可能興復(fù)漢室,但那個人絕對不是姜維可以及得上的
蜀漢的滅亡,可以說,是必然,也是偶然。失去民心的政府一般不會長久,最多只是曇花一現(xiàn)而已。
總評:今天突發(fā)奇想,來侃侃蜀漢為什么不能奪取中原。蜀漢政權(quán)盤踞巴蜀,巴蜀四塞之地,且民殷國富,容易產(chǎn)生偏安思想而不思進取。也就是常提及的“盆地心態(tài)?!保核拇ㄌ旄畤?,山川險固,物產(chǎn)豐富,“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實所生,無谷而飽;女工之業(yè),覆衣天下;名材竹斡,器械之饒,不可勝用;又有魚鹽銅鐵之利,浮水轉(zhuǎn)漕之便” 《后漢書》卷十三 隗囂公孫述列傳,歷代據(jù)蜀者幾乎一無例外地未處理好這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安于偏霸,安于割據(jù),不思進取。
其次就是當(dāng)?shù)睾缽娕c外來世族的矛盾問題,一直解決困難,也就是常說的“蜀系”和“原從系”(怎么那么別扭?)雖然政治上沒有太多體現(xiàn),但是或多或少影響了蜀漢國力。據(jù)《漢書》記載,四川“民食稻魚,亡(無)兇年憂,俗不愁苦,而輕易淫佚,柔弱褊隘。未能篤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譏,貴慕權(quán)勢?!?可以說民風(fēng)也算是重要因素,其實我想說的是對比一下劉邦和蜀漢,為什么不一樣呢?劉邦同樣拒巴蜀而取天下,劉備為什么不行呢?首先就是軍隊,關(guān)羽輕頹荊襄,原來的兵馬可以說一個不勝,但是劉備蜀軍還有很多至少三萬的荊州兵,也正是這些荊州兵,使得劉備彝陵戰(zhàn)前期銳不可當(dāng)。但是大多,不說了。諸葛亮北伐就不一樣了,那時民殷國富,路不拾遺,誰沒事閑的北伐
玩?大多很不情愿,想想就知道,120萬人口,如果不是強征,哪里來得近20萬大軍?這下子好了,川里的貧瘠鰥寡多了,又要養(yǎng)活那么臃腫的機構(gòu)與軍隊,可想出當(dāng)時矛盾是多么尖銳。離心力加強,凝聚力減少,屢次用兵不見成效,等士兵熟悉了環(huán)境,安土重遷后調(diào)遣他們?nèi)ゴ蛘?,可想像是多么困難。 作者: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關(guān)資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關(guān)于我們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載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