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銀槍趙子龍
歷史上的趙云,給人印象最深的主要不在勇力方面,而是他的膽識、人品。作為一員武將,趙云無疑是第一流的,但他不像眾多三國戰(zhàn)將那樣主要以武勇?lián)P名,他表現(xiàn)為有勇有謀,處事縝密,見識不凡,人品高潔,是一位德才兼?zhèn)涞娜宋?。就他的德才來說,蜀漢其他將領可以說沒有哪個能跟他相匹。人們歷來對趙云也沒有什么爭議,一致推崇他的美德,這在三國人物中也是少見的。蜀漢方面包括劉、關(guān)、張以及諸葛亮在內(nèi),歷來的評價并不一致,至少在某些方面有爭議;而趙云,則沒有這種現(xiàn)象。歷史上的趙云確實有不少令人敬佩之處。
擇賢而事 恪盡職守
《三國志·蜀書·趙云傳》載,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石家莊市之北的真定)人。漢末天下大亂,群雄并起,趙云由郡人推舉,率領一小隊地方武裝投入公孫瓚麾下。公孫瓚當時為幽州刺史,是北方一大割據(jù)勢力,初時很有名聲,也很強盛。趙云就是在公孫瓚外遇見劉備的。劉備與遼西這個公孫瓚曾一起師事名儒盧植,劉備起事后常常不如意,最初投靠的就是公孫瓚。
趙云與劉備在公孫瓚處相遇,兩人一見如故,十分相投,從此結(jié)下深交。公孫瓚得勢后驕傲起來,記過忘善,妒賢忌能。趙云看到公孫瓚是個不能共圖大事的人,就借口兄長去世需回去奔喪,歸家靜觀事局變化。后來公孫瓚被袁紹消滅,劉備轉(zhuǎn)輾徐州及曹操處,又往依袁紹。袁紹的大本營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位于今石家莊之南。趙云聽說劉備在哪里,就趕到鄴城見劉備,從此留在劉備身邊,一心追隨劉備。其時為公元200年袁、曹官渡之戰(zhàn)時。
當時,北方最強大的割據(jù)勢力是袁紹,河北又是袁紹的根據(jù)地。趙云在家鄉(xiāng)多年,一直沒有去投奔袁紹,也沒有去投奔曹操等人,而歸隨了當時處于最危難之際的劉備(劉備當時一兵一卒沒有,關(guān)羽、張飛又失散尚未相聚),足見趙云在識人上是很有眼光的。古時有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的說法,趙云歸隨劉備就很有這樣的味道。當時劉備十分高興,史載“與云同床眠臥”,十分親密。原先劉備只有與關(guān)羽、張飛二人“寢則同床”,可見劉備當時與趙云親近的程度。早期追隨劉備的麋竺、簡雍、孫干等都沒有這樣的記載。
當時軍閥混戰(zhàn),不少人朝秦暮楚,哪邊勢力強就往哪邊倒,趙云在擇主上是有他的原則的。公孫瓚起初名聲較好,趙云投奔他的時候,公孫瓚問趙云:聽說河北人都愿意歸順袁紹,你為什么獨獨要離棄他?趙去說:如今天下大亂,結(jié)局難料,而老百姓有倒懸之危,家鄉(xiāng)人關(guān)注的是從仁政所在,不是為瞧不起袁紹對你懷有別的私心??梢娳w云擇
主是同天下安危聯(lián)系在一起的,目的是希望找到個明主出來平定天下,為老百姓解除苦難。他追隨劉備,就因為他感到劉備在這方面合乎自己的理想,不是只想謀個一官半職。事實上,趙云歸隨劉備后,只是當劉備的“主騎”,類似衛(wèi)隊長一類的角色,不屬于朝廷的正式官員。 公元201年,劉備到荊州依附劉表時,趙云隨同,仍是負責警衛(wèi)方面的工作。到公元208年秋曹操南取荊州,劉備在當陽長坂(今荊門市從團林至十里鋪一帶的長坂崗)被曹操追上,大敗潰散,棄妻南走,趙云于亂軍之生入死,“身抱弱子”,并“保護甘夫人”,即弱子劉禪(時一歲多)之母,“皆得免難”,這是趙云份內(nèi)的責任。《三國演義》據(jù)此寫出“趙子龍單騎救主”的精彩篇章,不免夸張,但趙云不顧個人安危力保甘夫人母子安全這種恪盡職守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
公元212年的“截江奪阿斗”,也充分表現(xiàn)出趙云恪盡職守的品格。此前,孫權(quán)為結(jié)好劉備,共同對付曹操,于公元210年把其妹妹嫁給劉備。孫夫人好武驕縱,帶來的一批東吳吏兵依仗孫夫人是孫權(quán)之妹,驕橫不法,連劉備也無可奈何。劉備深知趙云為人持重嚴瑾,必能整治這幫人,特任命他執(zhí)掌“內(nèi)事”,就是管理內(nèi)部事務,東吳吏兵果然不敢再肆無忌憚。劉備西入益州,又讓趙云留下來任留營司馬。當孫權(quán)派船前來接孫夫人歸吳時,孫夫人悄悄將阿斗一起帶走,被趙云與張飛勒兵截江,奪了回來。作為趙云來說,這也是他應盡之責。如果不是趙云這樣細心謹慎,盡職盡責,很可能阿斗被孫夫人帶走了。
處事謹慎 思慮周全
趙云處事謹慎,考慮問題周全,在對待趙范獻嫂一事上,面對絕色佳麗而不為所動,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職責、任務,尤為令人肅然起敬。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zhàn)后,周瑜、劉備追擊曹操至南郡,合力圍攻江陵不下,劉備便乘機南取荊州的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四郡。當時趙云領兵攻取桂陽(今湖南郴縣),桂陽太守趙范被迫投降,生出一條美人計,硬要把他的寡嫂樊氏嫁給趙云。史載樊氏“有國色”,是個極漂亮的女人。趙云極力推辭,堅決拒絕。當時軍中有人勸趙云答應這門親事,娶下樊氏。趙云說:趙范是被迫投降,“心未可測”,天下女子不少,何必在這個時候去定這種親事。趙范果然并非真降,獻嫂另有圖謀?!懊廊擞嫛甭淇?,便撒腿逃跑了。事實證明趙云的處置是正確的,既保有了桂陽,又免受了牽累。
關(guān)于這件事,《三國演義》的描寫繪聲繪色,并寫事后孔明對趙云說:“此亦美事,公何如此?”趙云回答了三條理由:一是娶同姓寡嫂怕“惹人唾罵”;二是“其婦再嫁
,使失大節(jié)”;三是“趙范初降,其心難測?!边@三條理由,只有第三條才是符合歷史的,才是趙云辭婚的真正原因。前兩條都是作者強加給趙云的?! 嶋H上,在漢末三國時代,社會觀念并非如小說作者那樣道學,寡婦改嫁是常有的事,娶同姓寡嫂寡媳者大有人在。劉備入蜀后,因?qū)O夫人還吳續(xù)娶的吳懿之妹,原是益州舊主劉焉之子劉瑁之妻,劉瑁死后寡居,成了劉備的吳夫人,后為吳皇后。論姓氏,同姓劉,論輩份,劉備與劉瑁是同輩。孫權(quán)的徐夫人,原是其父孫堅親妹的孫女兒,也即孫權(quán)的表侄女,起初嫁給同郡的陸尚,陸尚早死,孫權(quán)把她娶了過來,不怕別人笑話,只是近親結(jié)婚,按現(xiàn)代科學是不合適的。再有,袁曹官渡之戰(zhàn)后,曹丕乘亂納的甄氏,本是袁紹的媳婦,也是個寡婦。曹操對此也表贊同,稱“真吾媳婦也”。三個皇帝帶頭娶了三個寡婦,趙云娶個寡婦本算不了什么,不存在樊氏失節(jié)不失節(jié)的問題,關(guān)鍵是趙范不是出于真心。《三國演義》強加給趙云的前兩條理由,既不符合趙云的本意,又有損趙云的形象,實在是敗筆。
《三國演義》第39回“博望坡軍師初用兵”,寫孔明初出茅廬用計大敗夏侯忄享和于禁,寫張飛殺了夏侯蘭,這都是小說家虛構(gòu)筆法,那時孔明還沒有出山,打夏侯忄享是劉備的事,而夏侯蘭則是被趙云生擒的。那個夏侯蘭與趙云是“總角之交”,從小相識,趙云稟過劉備,免了夏侯蘭一死,但沒有放在自己手下使用,而是舉薦他做了“軍正”(軍中法官)。因為趙云知道夏侯蘭對法律很有研究。趙云這樣做,既盡了自幼相識之情,又避免了旁人生疑之嫌,用心很是良苦,亦見其處事謹慎、思慮周祥之處。
大處著眼 秉公直言
趙云在一些問題上既很細心,又很有原則,能從大處著眼,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議,那怕得罪劉備也不避嫌隙。
公元214年劉備攻取成都得到益州后,不少人建議將成都住宅和城外園地桑田分賜有功將士,獨趙云表示反對。他說:從前霍去病因為匈奴未滅,不考慮自己的家,現(xiàn)在國賊曹操尚在,比匈奴有過之而無不及,怎么可以貪求起安逸來?須待天下都定,各返桑梓,歸耕本土,乃才合適。況且益州人民初罹兵革之難,飽受苦痛,應該把田宅全部歸還他們,使他們安居樂業(yè),然后再向他們征取役賦,這才會使老百姓心悅誠服。趙云這番話說得合情合理,他這種從大處著眼的亮堂心理,跟那些以功臣自居認為老子出生入死打下江山享受享受有何不可者,相去何止十萬八千里!
趙云這個意見無疑對安定益州有利,劉備當即加以采納。但在伐吳問題上,趙云提出
諫阻后非膽沒有被采納,而且受到了冷落?! £P(guān)羽失荊州后,劉備一即帝位就要大興傾國之兵東下伐吳,奪回荊州,同時為關(guān)羽報仇。史載群臣多諫,但具體講了哪些話缺乏記載,語焉不詳,只有趙云的話完整保留了下來。當時趙云向劉備苦諫道:“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quán)。如先滅了魏,孫權(quán)自然會歸服?,F(xiàn)在曹操雖死,曹丕則己篡漢自立,這正是順應人心圖取關(guān)中的時候,應當占據(jù)黃河、渭水上流險要之地以討兇逆,關(guān)東(指函谷關(guān)以東地區(qū))義士一定會起來響應,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將魏放在一邊而跟東吳交戰(zhàn),如果一交戰(zhàn),不會馬上解決,只會對曹魏有利?!壁w云這番分析十分中肯、十分深刻,直截了當批評劉備戰(zhàn)略目標不當,話是很重的,這要有膽氣。從這段話里,可看出趙云也不是反對奪回荊州,只是個時機問題。他說先滅魏,孫權(quán)自會歸服,就包含有這個意思。但劉備當時只想到荊州對于實現(xiàn)隆中決策的重要性,再加上年歲已高,時不待我,有一種緊迫感,所以執(zhí)意要伐吳,趙云的話沒有起到作用,相反,倒使劉備對趙云生出疑心,有所戒備。伐吳這樣重大的戰(zhàn)事,劉備竟沒讓趙云參加,把他留在了江州。其實,趙云對劉備一直耿耿忠誠,他敢于直諫,實際正是忠心為國、期望劉備的表現(xiàn)。當劉備伐吳失利的消息傳來,趙云迅即率兵趕來救援,及到永安,吳兵已退,劉備已安身無恙,趙云才落下心來。
劉備對趙云,一向原是很信任的,十分賞識他的忠心和膽大心細的作為。長坂坡落敗時,眾人失散,趙云因救護阿斗母子,未及與劉備會聚,有人向劉備報告說:趙云向北投奔曹操去了。劉備不信,堅定地說:“子龍不會棄我走的?!逼蕉h中時,趙云配合黃忠劫取曹操軍糧,陷入敵陣,曹兵大舉進攻,而趙云當時只帶了數(shù)十騎,情況危急,趙云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軍疑有優(yōu)兵,回頭退走,趙云營中擂鼓震天,向曹軍弓弩齊發(fā),曹軍以為伏兵殺來,大為驚駭,自相踐踏,掉進漢水中死了不少。次日一早,劉備到趙云營寨四下一察看,不禁稱贊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軍中于是傳為美談,給趙云起了個虎威將軍的綽號。
趙云的才識不凡,按理是可以擔當大任的,但劉備沒有充分發(fā)揮他的作用。起初只是個“主騎”,長坂之戰(zhàn)后升為牙門將軍,入川時平定郡縣有功,也只是個翊軍將軍。翊是輔助之意,翊軍將軍并非主將名號。劉備稱帝時,關(guān)羽、張飛、馬超、黃忠并封為前、后、左、右將軍,而趙云未晉升,跟他們不屬同列。到劉禪即帝位那年,趙云才被封為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亭侯是侯中地位最小的。陳壽作《三國志》,將趙云寫在四
人之后,定名為《關(guān)張馬黃趙傳》。《三國演義》可能就是據(jù)此把他們五人稱為劉備手下的“五虎將”的,并將趙云提到馬超之前,這是合乎趙云的實際的。有的論者認為趙云未能與關(guān)張馬黃同列,是因為他只是馬軍衛(wèi)隊長出身,是講究門閥、論資排輩的意識抑屈了人才,這有一定道理??峙轮饕€是個識人不夠的問題,與未能讓其擔當重任有關(guān)。比如讓趙云與關(guān)羽一起守荊州,趙云的作用會更好發(fā)揮。如果這樣,荊州很可能不會失掉?! ≡趯w云的使用上,諸葛亮也存在一定問題。公元228年春首次北伐時,諸葛亮采取聲東擊西的策略,讓趙云、鄧芝率少數(shù)兵馬由斜谷(今陜西 縣西南)佯攻眉城(今西安以西的眉縣),虛張聲勢;而自己率大軍進攻祁山(今甘肅西和縣西北),用馬謖為先鋒。本來由斜谷入關(guān)中路近,眉城就在西安不遠處,曹軍在這一帶的防守較強,而出祁山去甘肅西境,曹軍防守較弱??酌魇窍牍ハ赂拭C天水一帶再折向關(guān)中,來個大迂回,出其不意,由隴西直搗長安。魏國以為蜀兵主力在斜谷,主將曹真親統(tǒng)大軍迎截,敵強我弱,趙云、鄧芝無法前進。而祁山一路主力,起初雖然連拔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但由于馬謖失街亭,影響全局,導致首次北伐失利。趙云、鄧芝雖然無功而返,但部隊絲毫未受損失。
趙云于蜀后主建興七年(公元229年)病故(其生年不詳),蜀后主追謚他為順平侯。關(guān)、張、馬、黃等身后也都被追謚,趙云的在天之靈才得以他們同列。后主在追謚趙云的詔書中專門提及他幼小時趙云救護之功,阿斗對這點算是沒有糊涂。
陳壽《三國志·關(guān)張馬黃趙傳》的記述很簡略,幸賴裴松之的注引錄了《(趙)云別傳》一書的不少內(nèi)容,使我們得以對趙云有比較多的了解。從裴松之為《三國志》注引的史料看,魏晉間三國人物單獨作傳的,除了寫曹操的別傳《曹瞞傳》外,記述較詳?shù)目峙戮椭挥小?趙)云別傳》了。這可以看作古人對趙云仰慕的歷史佐證。
作者: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