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御賜“張孝子”與郝莊“孝子坊”
張弼是明朝中期無極縣郝莊人,被當(dāng)朝皇帝御賜“張孝子”。張弼的孝義事跡被記載在清朝康熙元年的高必大編纂的《無極縣志》卷上第62頁上:“義民綱之孫,正德時人,幼喪父,事母至孝。凡外出得供母之具,必首負(fù)以歸。及母喪,廬于墓側(cè),墓旁榆錢九月發(fā)生。三年后,雖不廬墓,每日朝夕必至塋巡視,乞老不輟。有司奏聞,旌表門閭?!?/p>
朝廷賜“龍牌”,供奉在郝莊十字街東北角廟內(nèi),并由皇帝恩準(zhǔn)在郝莊建“孝子坊”。孝子坊位于郝莊的興善寺西南約50米處,關(guān)帝廟正南,因此坊而得名的牌坊街最北端,今已無存。
孝子坊是一座過街牌坊,為木制,立柱四楹,紅漆照面,分植街側(cè)。上架方梁,三面白蘭文章,旭日海水蛟龍。下有龍門三孔。東西一字排開,中門寬闊,車馬穿行,兩側(cè)門狹窄,供人行走。上修斗拱飛檐兩重,中間高,兩側(cè)低。相疊翼然。頂覆琉璃,瓴瓦映日,金碧輝煌。立柱南北,各置斜木,以助其固,前后無撲倒之險。東西兩側(cè),依木立石,石鑿有穿,與木同縛,左右無傾覆之虞。斗拱藍色,鎦金走邊。坊中門梁之上,有三尺寬,五尺長之框沿橫額鑲嵌其中。橫額藍色漆地,金色榜書“孝風(fēng)可行”,朱紅御印,鈐壓上方。
郝莊老地圖和歷史遺跡
牌坊南側(cè),一丈五尺遠(yuǎn)的地方還有一旗桿,筆挺參天,桿高過坊,桿腳入地,側(cè)固以石。旗桿頂端飾以葫蘆,象征福祿。葫蘆下三尺懸斗,上大下小,旗桿中穿,用以張燈插旗,彰顯皇恩。
據(jù)說路過這孝子坊的文臣武將必須落轎下馬。這座牌坊雖然是木制,但卻是能工巧匠,精心搭建,歷經(jīng)四百五十年滄桑,矗立于天地間。向后人訴說著張弼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彪炳著“百善孝為先”這一亙古不變的道德根本。令人惋惜的是,這座歷經(jīng)450年的牌坊卻在1958年“”大煉鋼鐵時被無情拆毀,化為了土高爐里的灰燼。
張弼的孝子事跡在后世頗具影響。無極縣城內(nèi)的忠義祠(原鄉(xiāng)賢祠)有從祀牌位。后人曾寫過不少關(guān)于張弼的詩篇傳頌后世。明朝沾化縣主簿周彤曾有詩云:
云滿荒郊草滿臺,
三年塚上自哀哀。
枯枝也識人能孝,
九月榆錢滿樹開。
明朝陜西延安府推官嚴(yán)文有《張孝子》詩云:
人子難忘罔極恩,
結(jié)廬塚上伴孤魂。
秋來滿堂霜林色,
盡是當(dāng)年血淚痕。
以上這些詩句都被其后歷代無極縣志所收錄。
孝道文化,并不分社會、年代,弘揚和宣傳孝道,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郝莊的孝子坊雖然不復(fù)存在了,但是張弼這位郝莊大孝子卻被后人代代敬仰。
本文摘自《無極縣郝莊村張氏(田莊)家族張瑹支族譜》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