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重教是我們梁氏族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崇文重教是我們梁氏族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懷集縣梁村鎮(zhèn)花石景區(qū)附近,省道S349路邊矗立著一座高大牌坊,上書“梁松岡故居
在懷集縣梁村鎮(zhèn)花石景區(qū)附近,省道S349路邊矗立著一座高大牌坊,上書“梁松岡故居”。
走進牌坊,記者看到不遠處洊水村委會老寨村的一座三進院落老建筑,院前有水塘環(huán)繞,院墻上掛有“懷集縣不可移動文物”、“集義堂”的字樣。
據(jù)《梁氏族譜》記載,集義堂建于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梁松岡為梁氏第十世后嗣,明代嘉靖年間曾任南??h知縣。他在家鄉(xiāng)修建祠堂,取名集義堂。集義堂歷經(jīng)近500年風雨,至今仍是懷集梁氏道高房的宗堂?!扒锛覈鴫簦来嘧有?。”
1100多年過去了,梁氏家族秉承“忠孝”、“仁義”等儒家道義,涌現(xiàn)出大批仁人志士,在他們身上,詩書禮儀、天地正義、家國情懷等民族精神得以彰顯。
崇文重教 英才輩出
千年來,梁氏族人秉承尊儒重教,讀書隆禮的傳統(tǒng),成為梁氏家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和力量,集義堂上還寫有“詩書傳家,文章華國”的古訓。
據(jù)文獻記載,梁松岡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被選為拔貢,后出任南海縣正堂。梁松岡育有六子,其中三子是舉人,而這三子的后人中,曾產(chǎn)生19位舉人,19位拔貢、歲貢和恩貢,100多位秀才。到了清代康熙二年(1633年),梁松岡的后人梁騉和侄子梁殿柏一同考中舉人。
新中國成立后,這里尊師重教的風氣依然,僅梁氏道高房一脈幾十年來出現(xiàn)了大學畢業(yè)生100多人,13位碩士生,2位博士生。
“為了將祖訓中的‘崇文重教’發(fā)揚光大,讓祖訓能夠傳承下去,我們一直很重視教育?!绷菏虾笕肆毫_河告訴記者,為了激勵學子勤學成才,2010年6月,梁氏安定獎教助學會成立。該助學會自成立以來,面向懷集縣開展了一系列獎教助學及扶助貧困學子的活動,積極宣傳梁氏宗親各行各業(yè)杰出代表和外出鄉(xiāng)賢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先進事跡,樹立榜樣。
勤政愛民 風骨卓然
梁氏歷代家族為官出仕者均忠心為國、勤政愛民。
據(jù)《南??h志》記載,梁松岡于明朝嘉靖年間任南??h正堂,兼理署番禹、順德。當時正逢倭寇侵擾廣東沿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七品縣令梁松岡不畏艱險,多次擊潰倭寇的進攻。最終,倭寇舍棄南??h,逃回巢穴。當?shù)厝藶楦心盍核蓪墓?,明末建墟時,將三江都司山南堡改名為松岡墟,即原南海區(qū)松岡鎮(zhèn)。梁氏后代受家族文化影響,從政者,操守自持,守廉明恥,清正廉明。梁騉與侄子梁殿柏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同中科舉。二人為官清廉,造福百姓,聲名遠揚。至今梁氏后人還流傳著叔侄二人不染纖塵、守節(jié)如璧的故事。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績溪章氏:崇文重教禮義相傳
現(xiàn)在很多家長只注重對孩子的文化知識教育,而忽略了家風教育,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家風,影響著一個人的品質(zhì)和行為。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章氏的優(yōu)良家訓。章氏家族代表人物章仔鈞(868-941年):字仲舉,號彰良,福建浦城(今屬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世稱太傅公,是《章氏家訓》的創(chuàng)立者。自幼勤奮好學,后出仕為官,深受百姓愛戴。其素以“吾不幸生當亂世,諸子當以‘仁’字為名,示其有志于仁也”戒其子孫。卒后獲贈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武寧郡開國伯,后追贈瑯琊王。章榮甫(1289~1355年):為績溪縣邑“西關章”始遷祖,《章氏家訓》傳承者,曾長期擔任績溪縣掾史,名重一方。章道基(1756-1830):清代嘉慶年間著名鹽官,熟知鹽法史,長期直掌多處鹽場的行政與產(chǎn)銷權,尤其是批驗鹽引大權,為官清廉。他以“職所當為必竭其力,思不出位無貳爾心”警示自己和后代兒孫,為官當盡...
· 梁氏家族人口
目前最新統(tǒng)計“梁氏家族人口“在全國人口數(shù)量中華梁氏網(wǎng)2009年5月13日梁強最新統(tǒng)計約1100萬,占全國人口的0.84%一、姓氏源流梁(Liáng)姓源出有六:1、據(jù)《元和姓纂》所載,出自嬴姓伯益之后裔,以國為氏。2、據(jù)《路史》所載,出自姬姓。周平王之子唐被封于南梁,南梁被楚所滅后,其子孫以“梁”為氏。3、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出自地名。春秋時晉國有解梁城、高梁、曲梁之地,則梁益耳、梁弘、梁由靡之姓便依所居之地而來。4、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戰(zhàn)國時,“韓、趙、魏三家分晉”后,魏國遷都于大梁,亦稱梁國,后有人以“梁”為姓。5、據(jù)《魏書?官氏志》所載,孝文帝遷洛后,改拔列蘭氏為梁姓。6、其他源流。滿族有良佳氏,苗族有郎你氏改姓梁者。另外,壯族、臺灣土著、仫佬、侗等眾多少數(shù)民族均有此姓。得姓始祖:伯益。相傳顓頊帝有一孫女名女修,因偶拾燕子蛋食后生了大業(yè),大業(yè)娶少典氏之女為妻,生下伯益。伯益因...
· 崇文重教: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有人說在生命里能遇到一位好老師,便是一生的幸運。老師給予我們知識,為我們傳道、受業(yè)、解惑,為我們開啟了認知世界的窗口,教會我們面對復雜世界的精神密碼。崇文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古人說人有三尊:君、父、師?!秴问洗呵铩ぷ饚煛菲幸舱f:生則謹養(yǎng),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更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說法。一個世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做到崇尚文化,重視教育,就一定能使國家富強、民族進步。相信摘掉脫貧帽子的循化,其中一定暗含著無數(shù)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汗水,而且教育對脫貧的貢獻更是無法估量。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在上學時的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里,陪伴我們最長的是老師;在無數(shù)個放棄的瞬間,助推我們最多的也是老師。就在循化這片美麗的熱土里,他們風雨無阻,無怨無悔,用三尺講臺、一支粉筆,喚醒著一個民族的崛起,承擔著百年樹人的責任。他們構(gòu)筑著各民族同胞之間友誼的橋梁,鋪就著希望之路,團結(jié)之路。豪不夸張的說,...
· 崇文院
參考文獻
· 趙氏族人拜祖、認祖歸宗活動很隆重
對中國人來說,家有著無盡意義。認祖歸宗這個樸素理念,可以說是中國人、中國文化幾千年來血脈不斷文化傳承綿綿不絕的重要支撐。來自世界各地的趙氏宗親在鞏義宋陵舉行拜祖、尋根活動。當天上午,趙姓文史聯(lián)研總會在西村鎮(zhèn)滹沱村宋太祖趙匡胤永昌陵前隆重舉行祭祖活動。活動現(xiàn)場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此次來參加祭祖活動的宗親來自世界各地,有40多個代表團1萬多人。上午9點半,祭祖大典開始,整個祭祖遵循既定的儀式。讀祭文、唱趙氏拜祖歌、宗親們輪番上香鞠躬。來自貴州六盤水的趙慶琦說,祭祖儀式充滿莊重肅穆的氣氛,他從小就在族譜上認知祖先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一直想親自到鞏義尋根,看看祖先的陵墓,如今如愿以償了,感到非常興奮。來自山西趙城奔馬車隊的隊長趙德虎說,他們趙氏自行車隊20多人7號從趙城出發(fā),騎行3天來到鞏義,就是為了拜祭先祖陵墓,尋根問祖。趙文輝是一位常年居住在瑞士的趙氏宗親,這已經(jīng)是她第3次來鞏義祭祖了,雖然她對...
關于我們
關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