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網(wǎng)記錄湖南株洲譚氏流源
2016年9月21日,族譜網(wǎng)記錄湖南株洲譚氏流源 paydaywaterfall.com
醴陵觀口譚氏
始遷祖瑩宣公,清嘉慶間自茶陵遷此。族人分布于普口市。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人。
醴陵玉塘譚氏
始遷祖盛裔公,明萬歷初年自江西廬陵遷此。族人分布于攸縣、瀏陽、茶陵。至1948年,全族人口5000人。
醴陵嶠嶺譚氏
明洪武初年遷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140人。
醴陵鵝頸里譚氏
始遷祖必連公,元末自江西分宜遷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600人。
醴陵龐田譚氏
始遷祖有志公,明崇禎初年自雙富塘、攸縣遷此。族人分布于譚家坊。至1948年,全族人口200人。
攸縣西關(guān)譚氏
始祖世績公,十五傳至淵公,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自江西吉州以巡守湖南攸縣鳳嶺而卜居攸縣富頭。又三傳至仕安公,字民望,號龍?zhí)?,元明之際自富頭徙居西關(guān)。仕安公生有三子:言,無嗣;允生祖紹、祖定、祖祥,祖紹過繼給言;庸生祖述、、祖敬。族譜始修于明萬歷間,2001年七修,其時人口7011人。明萬歷7年(1579)創(chuàng)建仕安公祠堂于西關(guān)。排行:(自十一世起)光大榮國祚,士進(jìn)顯忠良,德澤運長久,善貽遠(yuǎn)振揚,興宗垂裕永,萬世自聯(lián)芳。
攸縣雙富譚氏
始祖可亦公。傳至有誌于宋元之際遷湖南攸縣陰山北鄉(xiāng)之雙富塘。1932年七修族譜,堂號世德。
攸縣枧磚街譚氏
始遷祖敬祥公,明洪武間自江西豐城訪學(xué)湖南茶陵,永樂5年(1407)徙居攸縣永平鄉(xiāng)七都枧磚街。1924年五修族譜,堂號敦倫。
茶陵石牀譚氏
一世世勣公,字元勛,南唐進(jìn)士,巡撫江西,卒葬泰和,子冰鑒,因居泰和三社。第三子季父,字時序,任永新學(xué)正,卜居城南。至十三世卿潛,諱君介,號子龍,明隆慶萬歷間由永新城南遷居茶陵高隴鎮(zhèn)石牀,為石牀譚氏一世祖。衍為四房,兩廣總督譚鐘麟為三房第十五世孫,子延闿,曾任國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長。族譜始修不詳,清道光元年(1821)續(xù)修,光緒9年(1883)三修,1915年四修,1994年五修。排行:(自第八世始)啟永紹士,譚世之作,斯文相傳,其兆可卜,上光宗祖,太振家學(xué),孝友行修,書策信篤,敦敏思勤,防檢由約,仰維德范,敬慎親睦。
茶陵雩江鄉(xiāng)上方譚氏
始遷祖仁京公,字克己,唐進(jìn)士,官至兵部尚書,自江西泰和早禾市遷居湖南茶陵雩江鄉(xiāng)。至1948年,已傳38代。族人分布于上方、資水、瀟水、嚴(yán)溪、天井湖等處。宗祠在上方。
炎陵縣城譚氏
始遷祖守祿公,五代后唐間自江西泰和遷此。
炎陵縣城譚氏
始遷祖宏正兄弟三人,明嘉靖年間先后從茶陵虎踞遷此。后人分布于縣城、城東。
炎陵康樂塘譚氏
始遷祖嗣祖公,宋淳熙11年(1184)自茶陵白沙洲遷此。后人分布于三河、塘田產(chǎn)溪、王家渡瀧湖。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