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向氏流源
寧鄉(xiāng)大溈向氏
始祖敏中公,六世士璧公,任湖南安撫使兼潭州知府,葬平江。夫人吳氏,攜子避居北直宛平縣韓家堡。九世大佐公,元季攜子元音、侄元章遷居寧鄉(xiāng)三都一區(qū)好婆塘。清乾隆53年(1788)始修族譜,咸豐8年(1858)續(xù)修,光緒33年(1907)三修,1937年四修,2004年五修。派語:傳系宗子許,士公之大元,友能成孝道,至立可祚孔,尊世文源發(fā),祥瑞賢哲隆,家聲本楚宦,勛業(yè)肇開封,禮法修明定,熙朝正佐清,英才承詔錫,華國啟云孫。
寧鄉(xiāng)羅家山向氏
始祖文皋公,南宋由江西遷湖南邵陽縣。始遷祖大德公于清康熙初年轉(zhuǎn)遷寧鄉(xiāng)羅家山。1926年與同邑七都大濟(jì)支合修支譜。
湘鄉(xiāng)琥珀向氏
始遷祖庚八公,原兄弟八人,元明鼎革之際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圳上分徙長沙、寧鄉(xiāng)、湘潭、衡山、溆浦等處。庚八卜居湘鄉(xiāng)琥珀大屋沖。一傳為友華,再傳分通肅、禮、義、賢、諒,肅房無傳,衍為四房。清乾隆60年(1795)、嘉慶21年(1816)纂修族譜未果,道光間各房分修,光緒3年(1877)合修,1912、2003年續(xù)修。舊班:友通文子允,彥伯再朝廷,仁正定元良,福嘉世代昌。續(xù)班:立紀(jì)承先遠(yuǎn),敦倫裕后長,尊親隆孝讓,樹德顯明揚(yáng)。
湘潭大屋灣向氏
始祖北宋敏中公,傳至十二世祖元賢公,于明永樂4年(1406)攜次子有銘由善化遷此。清光緒34年(1908)五修族譜。
湘潭白沙洲向氏
始遷祖永春公,字長青,號榮發(fā),原籍江西吉安府安??h,因壬申歲兵災(zāi),明永樂2年(1404)遷居湘潭白沙洲。三派衍為富、祿二房,六派衍為材、炳、高、虎四房。明萬歷間始修族譜,清雍正4年(1726)續(xù)修,乾隆、嘉慶、咸豐間纂有草譜,同治3年(1864)五修,光緒34年(1908)六修,乾隆50年(1785)建宗祠于白沙洲。至1948年,男女丁口約2500人,分布于醴陵、長沙、瀏陽等處。名派:(自十二派始)正應(yīng)新昭盛,宗澤世熙隆,德茂功修建,家聲裕后豐。
茶陵白沙江向氏
始祖敏中公為宋左仆射,五世孫堯慶公,于靖康之亂后自金陵隱跡茶陵葉坪,又五傳至壽卿公生四子:文祥居攸縣白茅洲;文榮徙湖北潛江白蓮塘;文信徙衡山白蓮寺;文貴,字富新,號凌云,文林郎,明洪武2年(1369)徙居茶陵白沙江海堂。清乾隆60年(1795)建宗祠于羅堂。清初始修族譜,乾隆4年(1739)、嘉慶12年(1807)、咸豐4年(1854)、光緒17年(1891)、2000年續(xù)修。至1948年,有人口800人。派語:堯盛讓君秀,卿文法以道,永璽處體能,汝學(xué)高鳴遠(yuǎn),承宗必顯榮,繼業(yè)恒昌泰,孝友思前緒,詩書裕后人,欽遵忠厚訓(xùn),謹(jǐn)守圣賢箴,甲第連開日,家聲大有亨。
衡東白蓮向氏
始祖敏中公,宋真宗時官太尉,謚文簡。五代孫堯卿,宋南渡時自金陵遷居江西永新,后徙湖南茶陵葉坪,后越五代至受卿,生四子:文祥遷攸縣白茅洲;文榮遷湖北潛江白蓮塘;文貴遷茶陵白沙江;第三子文信,明洪武時遷衡山白蓮坊。清康熙25年(1686)始修族譜,雍正4年(1726)、乾隆44年(1779)、嘉慶20年(1815)、道光26年(1846)、光緒4年(1878)、宣統(tǒng)2年(1910)、1940年、2002年續(xù)修。1940年八修時有男丁7810人,女口6328人。2003年九修時,有男丁12400人,女口12184人。班行:(自十一世始)嗣世鴻文顯,綸恩大典榮,賢才修德業(yè),詩禮振聲名。本族名人向燊,字樂谷,民國初官隴南觀察使、湖南省財(cái)政廳長。向德,民國間發(fā)明煤氣車,解放后曾任長沙市副市長、省政協(xié)副主席。
平江、湘陰向氏
始祖敏中公,字常之,宋太平興國5年(980)進(jìn)士,贈太尉,謚文簡。五世孫許虔,字誠一,號篤軒,守洪州,有惠政,卒于官,其從子士衡、士龍、士雄、士淵由洪州洗馬市扶梓遷居平江,葬公于邑西下東山鐵門檻。士衡,字開云,居石軋頭黃金坪;士龍,字見田,居張古塘;士雄,字飛仙,居湖源西山;士淵,字學(xué)海,居湘陰白果洞。宗祠設(shè)在平江伍市,建于清乾隆51年(1786)。族人分布于平江長江源、石洞、大頭嶺、橋墩,湘陰向家洞、三合廟,長沙霞凝、麻林橋、源頭洞等地。至1948年,男女共12400余人。族譜始修于乾隆54年(1789),道光5年(1825)續(xù)修,咸豐7年(1857)三修,光緒10年(1884)四修,1914年五修。舊派:朝廷重賢貴,國泰振興良,家富青云至,永載顯名揚(yáng)。續(xù)派:貽裕源先德,文光曜楚云,增修逢萬壽,福澤慶長延。
桃源青云向氏
明初自江西南昌徙桃源縣北青云鄉(xiāng)向家坪。至1948年,全族人口約1000余人,分布于莫溪、莫林、浯溪、漆河等地。宗祠在向家坪。族譜創(chuàng)修于1941年。
桃源大里坪向氏
始遷祖五郎公,元末自江西吉安泰和遷湖南桃源縣西大里坪。至1948年,已傳23代,全族人口2000余人,分布于善溪、綠蘿坪、向家坪等地及武陵龍灣渡、龍陽五路湖、辰溪羽溪泊等處。宗祠一在八公橋,一在白麟洲。清雍正13年(1735)創(chuàng)修墨譜,光緒8年(1882)、光緒32年(1906)、宣統(tǒng)元年(1909)、1936年續(xù)修。
桃源太平庵向氏
始遷祖萬春公,明初自江西豐城徙居桃源縣北莫林村向家岡。至1948年,全族人口700余人,分布于大田、九溪、漆河、溫泉、三陽等處。清咸豐12年(1862)建宗祠于太平庵。族譜創(chuàng)修于道光12年(1832),1914年續(xù)修。
石門二都鄉(xiāng)花小坪村靖安隘土百戶向氏
始祖祥公,明洪武2年(1369)封為武德將軍、土官正百戶。
石門竹溪向氏
清康熙時自沅陵遷石門。
桑植向氏
元末蠻酋向仲山,以討鵝梯有功,授宣慰司職,擁有上下桑植之地。后嗣分布在涼水口、廖家村、上洞街、新街、官地坪等地。
桑植竹葉坪向氏
始遷祖元友、元鳳二公,清康熙中葉自湖北鶴峰紅土坪岸門泉遷桑植竹葉坪康三峪。民國年間與舊土司裔合譜。
益陽向氏
遠(yuǎn)祖世居河南懷慶府河內(nèi)縣,及智公遷居荊州,數(shù)傳至洪德公,原居荊州府當(dāng)陽縣石馬頭,生天圣,字燕容,明長沙潭王太傅,見言事見懺,謝職隱居益陽七里向家堤,為遷益始祖。又一支賢暹公,明時自溆浦遷益陽舒塘。清道光16年(1836)二支始合修宗譜,稱三修,光緒4年(1878)四修,1917年五修。賢暹公房派語:述延以序德,志士克承先,建基舒國步,大啟本家傳。洪德公房派語:名賢以序德,志士克承先,建基舒國步,大啟本家傳。
益陽宋家村向氏
始遷祖大發(fā)公,元泰定帝時自四川成都避亂遷此。后裔居岳家橋向家灣。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bào)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bào)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