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
形態(tài)
龍眼樹
常綠大喬木,高6-10米。長橢圓形葉子互生,全緣、革質、光滑無毛,長6-10厘米,寬2-4厘米,基部傾斜。開黃白小花,有雄性與雌性兩性花,成實于初秋。其實累累而墜,外形圓滾,如彈丸卻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革質而脆,果肉味甜可吃。去皮則晶瑩剔透偏漿白,隱約可見內里紅黑色果核,極似眼珠,故以“龍眼”名之。
用途
可用作風景林和防護林,木材堅固耐久,根、干可以提烤膠。疏林砍伐,根干經悶燒制成木炭,熱值高,味道佳,是碳烤使用者的首選。 其花蜜稱為“龍眼蜜”,是蜂蜜中品質極好者,色澤金黃透亮。
果實可生吃,也可以含殼烘烤成果干稱為龍眼干,一者可以常年存放,也是藥用的最佳選擇;二者避免產季生果產量過多,價格不好或滯銷,造成果賤傷農。還可與銀耳等熬成甜湯,十分滋潤。龍眼干含殼保存,去殼去子核后可以保存更久,利于長年食用或藥用,而對于風干的果實肉,人們多以“桂圓”稱之。
藥用
和荔枝性屬濕熱不同,龍眼能夠入藥。其肉甘溫,滋補強壯;其核澀平,收斂止血;其葉淡平,解表。有壯陽益氣、補血、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后、產后身體虛弱等癥。龍眼屬濕熱食物,多食易滯氣,有上火發(fā)炎癥狀的時候不宜食用,龍眼辛溫助陽,孕婦食用用后易動血動胎。
早期記載
《三輔黃圖》記載漢武帝往上林苑移植龍眼。漢武帝劉徹嘗到了荔枝、龍眼的滋味后,便下令要南方上貢荔枝等生鮮,并從廣東交趾移來荔枝龍眼樹一百株,專在長安城外修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扶荔宮以 植之??上н@一百株荔枝龍眼,因氣候、土質不宜卻無一生長,武帝大怒,誅殺了數(shù)十名守吏。
從西漢武帝至東漢安帝近二百年間,宮中向有舊例,每年都把龍眼、荔枝等名貴生鮮列為貢品,要嶺南各地向漢皇朝進貢。蘇東坡有一首《荔支嘆》,寫荔支龍眼進貢朝廷的情形.原詩作者自注:”漢永元中,交州進荔枝,龍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騰死亡,蛇猛獸毒中之害者無數(shù)。唐羌,字伯游,為臨武長,上書言狀,和帝罷之。"
坡公這一自注,透露很多資訊。其一、東漢初年(永元中)交州荔枝、龍眼依西漢初例為貢品;其二、長途奔貢,苦害百姓,成為弊政,唐伯游上書言狀,和帝作罷叫停了。
傳說
劉永福故居內的龍眼樹說明牌。
古書上“龍眼”一名雖沒清楚的來源,卻有兩則有趣的傳說:
傳說一:
相傳古時有一條惡龍興風作浪,摧田毀屋,為害一方。有英武少年名叫桂圓,決心為民除害。他只身與惡龍搏斗,用鋼刀先刺出惡龍的左眼,在惡龍反撲時,又挖出其右眼,惡龍因流血過多而死,桂圓也因傷勢過重去世。鄉(xiāng)親們將龍眼和桂圓埋在一起,第二年便長出兩棵大樹,樹上結果,果核圓亮,極似龍眼。于是,稱樹為“龍眼樹”,稱果為“龍眼”,又名“桂圓”。
傳說二:
有一個人,結識了一條善龍。后來街上貼出皇榜,招尋龍眼為皇后治療眼病。此人去找善龍,善龍就把自己的一只眼睛挖下來給他。此人把龍眼獻給皇帝,皇帝大喜,賞其金銀若干,說你若能把另一只龍眼也搞來,我讓你做大官。于是此人又去找善龍。善龍說不行,一只眼可以給你,兩只眼都沒了,我怎么行云布雨?此人便趁善龍不注意,掏出刀子就朝龍眼上猛刺。善龍?zhí)鄱笈瑥埧趯⒋巳说鹌?,摔了個一命嗚呼。那只龍眼掉到地上,變成了龍眼樹。
然而此兩則傳說都是后世附會的多,沒有可信性。
傳說三: 傳說以前楊貴妃生病了,什么東西都不吃,有位大臣向唐玄宗推薦一種水果給楊貴妃吃,楊貴妃看到這個水果就有了食欲,吃下去之后,病就好了,玄宗因此給這種水果取名叫桂圓(貴體復原)
別名
龍眼因是皇室的貢品而得名“龍眼”,但后來此名反而成為忌諱。因為吃“龍眼”就是吃“龍的眼睛”,龍(皇帝)的眼睛又豈能吃的呢。因此龍眼后來有別的名字。
北魏(386—534年).賈思勰《齊民要術》云:“龍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樹飄香時節(jié),俗稱桂圓。“另有一說桂圓一名是由于龍眼是廣西(桂)產的比較多,又圓圓的,所以北方人稱之為桂圓.另外亦有人把產自福建稱為福圓。
龍眼與荔枝
從漢代的時候人們就經常將龍眼、荔枝兩種水果并稱。其中緣由包括這兩種水果的產區(qū)非常一致。早在北宋的時候,《圖經本草》的作者蘇頌就注意到:“出荔枝處,皆有之”。另外,這兩種果樹的樹形和樹葉都非常相似。一般而言,荔枝成熟比龍眼早,而且果實比龍眼大,因此,龍眼有亞荔枝、荔枝奴的別名。
龍眼和荔枝齊名。作為一種水果它雖不如荔樣味美多汁,但它所具有的滋補功能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經常用作制果乾和果膏,作為滋補劑。對于龍眼的營養(yǎng)價值,我們可以從《神農本草經》的記述中看出古人的認識。原書寫道:“久服強魂、聰明、強身不老,通神明。一名益智?!?/span>
龍眼與荔枝不同,這是一種需要嫁接的果樹,《廣東新語》記載:“龍眼必經博接乃子,花頭十汰七八”。實際上華南人民可能很早(當與北方接梨同期)就發(fā)明了龍眼嫁接技術?,F(xiàn)在龍眼仍常用播種繁殖,然后再進行嫁接栽培。荔枝和龍眼都是非常受閩粵一帶人民喜愛的果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