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陵五
歷史
大陵五的英文"Algol"意思為“惡魔之星”(源自阿拉伯文 ????? al-ghūl , "the ghoul"),大概是因為他奇怪的行為才給他如此的名稱。 在英仙座的神話故事中,他是蛇發(fā)魔女梅杜莎的頭,或是共用眼睛與牙齒的三位戈耳工女妖中的那顆眼睛 。
中國稱之為大陵五是因為它是代表王陵的第五顆星。
在占星學(xué),被認(rèn)為是天空中最不幸的恒星,在中世紀(jì),他是15顆Behenian stars之一,并與鉆石結(jié)合作為kabbalistic的標(biāo)志。
大陵五的變光記載最早是在1667年由杰米尼亞諾·蒙坦雷(Geminiano Montanari)提出的,但是很可能在這之前許久他就已經(jīng)被注意到了。第一個提出這顆變星的變光機(jī)制的是英國業(yè)余天文學(xué)家約翰·古德利克。在1783年5月,他將研究結(jié)果提交給皇家學(xué)會,建議周期性的變化是有個黑暗的物體通過前方造成的(或是恒星本身有個黑暗的區(qū)域朝向地球的方向)。由于這篇報告,他被授予科普利獎?wù)隆?
哈佛的天文學(xué)家愛德華·皮克林在1881年提出大陵五是食雙星的明確證據(jù) 。在被證實之后數(shù)年的1889年,德國北方小城Potsdam的天文學(xué)家赫爾曼·卡爾·沃格爾發(fā)現(xiàn)大陵五的光譜有周期性的多普勒位移,推論是由雙星的徑向速度變化造成的 ,因此大陵五成為最先被確認(rèn)的光譜雙星。
恒星系
大陵五是一個食雙星
大陵五實際上是兩顆在接近的軌道上互繞的恒星。由于軌道平面正巧被包含在地球的視線方向上,因此每一個周期內(nèi)較暗的星(大陵五B)都會經(jīng)過較亮的星(大陵五A)前面,這時抵達(dá)地球的光度就會暫時減少。更精確地說,大陵五實際上是一組三合星:成對的食雙星分隔的距離只有0.062AU,第三顆星(大陵五C)與食雙星對的平均距離是2.69AU,共同的軌道周期是681天(1.86年)。系統(tǒng)的總質(zhì)量大約是5.8太陽質(zhì)量,三顆星的質(zhì)量比A:B:C是4.5 :1 :2。
對大陵五的研究在恒星演化的理論上造成了 大陵五佯謬 :聯(lián)星中的兩顆星在同時形成,質(zhì)量大的恒星演化得比質(zhì)量小的快,但是觀察所見的卻是質(zhì)量較大的大陵五A還在主序帶上,而質(zhì)量小的大陵五B已經(jīng)是稍后階段的次巨星。這種矛盾能夠以質(zhì)量傳輸來解釋:當(dāng)質(zhì)量較大的恒星演化成次巨星時,它充滿了洛希瓣,因此許多的質(zhì)量傳輸給另一顆仍然是主序星的恒星。許多像大陵五這樣的聯(lián)星,確實能夠觀察到氣體的流動 。
這個系統(tǒng)在X射線和無線電閃焰的活動上也顯示出變動,這些被認(rèn)為是AB兩星的磁場與質(zhì)量傳輸間的交互作用造成的 。無線電輻射的形成也許與造成黑子的磁場循環(huán)有關(guān),但是環(huán)繞這些恒星的磁場強度比太陽的強十余倍,使得這些無線電閃焰更為強大與持久 。
大陵五與地球的距離是92.8光年,然而在730萬年前以9.8光年的距離經(jīng)過地球附近時,它的視星等大約是?2.5等,比現(xiàn)在的天狼星還要亮。因為這個系統(tǒng)的總質(zhì)量是太陽的5.8倍,盡管在最接近時還是有相當(dāng)大的距離,仍然會對太陽系的歐特云造成輕微的攝動,使進(jìn)入內(nèi)太陽系的彗星數(shù)量增加。然而,在對隕坑實際數(shù)量增加的凈效應(yīng)上,被認(rèn)為還是很微小的 。
參考資料
^ Kim,H.I. Astrophysical Journal. July 15, 1989,. vol.342: p.1061–1067. 引文格式1維護(hù):冗余文本 (link)
^ Allen, Richard Hinckley. Star Names: Their Lore and Meaning (revised edition). Dover. 1963. ISBN 0-486-21079-0.
^ 譯注:在神話中有些混亂(矛盾),有說梅杜莎是三位戈耳工女妖之ㄧ。
^John Goodricke, The Discovery of the Occultating Variable Stars. 2003-08-06 [ 2006-07-31 ] (英語) .
^ Pickering, Edward C.Dimensions of the Fixed Stars, with especial reference to Binaries and Variables of the Algol type. Astronomical register. 1881: 253–256.
^ A. H. Batten.Two Centuries of Study of Algol Systems. Space Science Reviews. 1989, 50 (1/2): 1–8.
^ L. A. Molnar, R. L. Mutel.Dynamical Evolution of the Algol Triple System.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6, 28 : 921.
^ W.I. Hartkopf, B.D. Mason.Sixth Catalog of Orbits of Visual Binary Stars. U.S. Naval Observatory. 2006-07-30 [ 2006-07-31 ] (英語) .
^ Pustylnik, Izold.On Accretion Component of the Flare Activity in Algol. Baltic Astronomy. 1995, 4 : 64–78.
^ M.J. Sarna, S.K. Yerli, A.G. Muslimov.Magnetic activity and evolution of Algol-type stars - II.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8, 297 (3): 760–768.
^ Blue, Charles E.Binary Stars "Flare" With Predictable Cycles, Analysis of Radio Observations Reveals. 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2002-06-03 [ 2006-07-31 ] (英語) .
^ J. García-Sánchez, R.A. Preston, D.L. Jones, P.R. Weissman.Stellar Encounters with the Oort Cloud Based on Hipparcos Data.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999, 117 : 1042–1055.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展開-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