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定義
“文言文”這個術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三個不同的含義:古代的漢語、上古漢語和文言?!肮糯臐h語”泛指鴉片戰(zhàn)爭以前漢族人所使用的語言?,F(xiàn)存的古漢語材料是由文字記錄下來的書面語言材料。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書面語言材料是甲骨文,從甲骨文算起,古代漢語大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三千多年來,漢語有了很大的變化。根據漢語語法、詞匯和語音變化的情形,學者將古代漢語分為三個發(fā)展時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期是指公元3世紀以前,即歷史上商、周、秦和兩漢時期;中古期是指公元4世紀到公元12世紀,即歷史上的六朝、唐和宋時期;近代期是指公元13世紀到19世紀,即歷史上的元、明、清時期。
特點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
文言的特點,是相對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而言的,主要表現(xiàn)在 語法 與 詞匯 兩方面(以下所述各項特點皆為舉例而未完備。):
語法特點
文言文的語法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詞類及詞序兩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話更多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
名詞用作動詞:
名詞用作副詞,常與“然”(……的樣子)連用:
受詞前置。目的:在疑問句和否定句中,若賓語為代詞,在句中地位易被疑問詞或否定詞稀釋。為了強調受詞,將其提前。
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誰”、“孰”、“何”、“悉”等置于動詞之前:
在否定句中,用代詞作賓語時,一般都放在動詞前面
與“以”連用的倒裝句:
有時會有定語后置的用法,后置的定語常前會加“之”或后面加“者” :
文言文中常見通假字,出現(xiàn)的原因有作者的主觀原因,如一時想不起此字;也有客觀原因,如避諱等。
詞匯特點
文言文與白話文在詞匯上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通常必須以詞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條列,才能完整表達。不過,有個特點可以概括性地觀察:文言文的詞匯較為簡潔,例如:相較于白話文的詞以雙音節(jié)詞為主,文言文中的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
文體分類
中國歷代學者對于文體都有不同的分類法。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是文體分類研究的開始,相關著作有曹丕的《典論·論文》、李充的《翰林論》、摯虞的《文章流別志論》、劉勰的《文心雕龍》、昭明太子主導的《昭明文選》等。其中《典論·論文》將文體分為4類:
而《昭明文選》是一本分類很繁雜的選集,將所選的文章分成37類之多。
明朝
明朝的吳訥著《文章辨體》、徐師曾著《文體明辨》,清朝姚鼐編《古文辭類纂》,都是討論文體的重要著作。其中《古文辭類纂》將文體分為13類:
現(xiàn)代
由郭錫良等人編著的《古代漢語》修訂本中分析,文體分類有三種標準:依語言形式分、依內容分、依應用范圍分。依語言形式,《古代漢語》先將古代文體分為3大類:
散文
韻文:包括詩詞歌賦、銘箴頌贊
駢文:講究平仄對仗卻不押韻,不能歸于散文也不能歸于韻文,自成一類
在此分類之下,古典散文又可以分為4類:
史傳文
說理文
雜記文
應用文
當代傳承
對于華語學習者和使用者來說,文言文的缺點在于難懂、不易普及,要讀懂文言文須經過適當?shù)挠柧毑拍軌蛄私馄渲械暮?,而要寫作文言文的難度更高。
從晚明開始,就存在兒童過早準備科舉狀態(tài)的現(xiàn)象。晚清的八股文更嚴重影響了中國教育的風氣。甲午戰(zhàn)爭前后,何啟、胡禮垣等人便指出文言文的一個弊端:
所以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后,中國文壇提倡的“我手寫我口”、“能識字便能讀”的“白話文”漸漸取代了文言文。
然而也有人認為,所謂文言文“難懂、不易普及”、文言文須“經過適當?shù)挠柧殹辈拍軌蛄私馄渲械暮?、寫作文言文“難度更高”等等論點,其實是因為人們從小就一直接受現(xiàn)代白話文教育;如果從一開始就兼學文言文則不會有如此感覺,尤其對于非北方官話使用者來說,現(xiàn)在白話文并不比文言文易學。
參見
文言文實詞
文言文虛詞
白話文
現(xiàn)代標準漢語
中國語言
古代漢語
筆談
通用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