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名稱
“西雙”(??????,數(shù)字式為??)在傣仂語里意思為十二,“版”(??)是千的意思,“納”(??)是一種田賦單位,“西雙版納”即十二千塊田地。
歷史
西雙版納古稱勐泐,即傣仂居住的地方。據(jù)《泐西雙邦》(????????????)記載,古代勐泐分為十二個邦(部落)。據(jù)《泐史》記載,1180年前后叭真(帕雅真)統(tǒng)一各部,建立“景昽金殿國” ,成為第一世召片領。
西漢州境為哀牢地。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內附,漢朝析益州郡西置瀾滄郡,后改永昌郡。西晉泰始六年(270年),永昌郡改屬新置之寧州。元康九年(299年)于今景洪市境置南涪縣。東晉末至南北朝年間,中原王朝漸失去境內管治,后地入濮部。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詔統(tǒng)一其它五詔,建立南詔國。南詔設銀生節(jié)度,今境屬茫乃道。五代后晉天福八年(943年),傣族首領帕雅桑目底把轄地劃分為十二版納,稱“ 西雙版納 ”。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傣族首領帕雅真建立“景昽金殿國”,統(tǒng)治中心在勐泐,即今景洪市。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軍滅“景昽國”。元貞二年(1296年)置徹里軍民府(治今景洪市)。泰定四年(1327年)改徹里軍民府為車里軍民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景昽國”內附明朝,以其地置設車里軍民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車里軍民府為車里宣慰司,并冊封召片領為宣慰使。隆慶四年(1570年)第二十四世召片領召應勐將三十多個“勐”合并成十二個“版納”:景洪、勐遮、勐混、勐海、景洛、勐臘、勐很、勐拉、勐捧、勐烏、景董、勐龍(“景”是城市,“勐”是壩子)。清雍正七年(1729年)析車里宣慰司瀾滄江以東六個“版納”置普洱府。乾隆元年(1736年),普洱府增領瀾滄江外六版納各土司。
1913年析思茅廳置普思沿邊行政總局,治今景洪市,隸滇南道(1914年改普洱道) 1927年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一區(qū)置車里縣(治今景洪市允景洪街道),第二區(qū)置五??h(治今勐??h勐遮鎮(zhèn)),第三區(qū)置佛??h(治今勐海縣勐海鎮(zhèn)),第四區(qū)置臨江行政區(qū)(治今勐海縣勐往鄉(xiāng)),第五區(qū)置鎮(zhèn)越縣(治今勐臘縣勐捧鎮(zhèn),1930年遷治今易武鄉(xiāng)),第六區(qū)置象明縣(治今勐臘縣象明彝族鄉(xiāng)倚邦村),第七區(qū)置普文縣(治今景洪市普文鎮(zhèn)),第八區(qū)置蘆山縣(今普洱市思茅區(qū)六順鄉(xiāng)),皆屬普洱道;同年廢道制。1929年蘆山縣改名六順縣,省象明縣入鎮(zhèn)越縣;同年置第二殖邊督辦公署,各縣、行政區(qū)屬之。1932年省普文縣入思茅縣,改臨江行政區(qū)為寧江設治局。1934年五??h改名南嶠縣。1938年撤銷第二殖邊督辦公署。1940年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置云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1942年改第四行政督察區(qū),1946年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qū)。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各縣屬寧洱專區(qū),次年改名普洱專區(qū)。1953年1月23日建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qū),委托普洱專區(qū)領導。1954年撤銷各縣,改設景洪、勐海、勐旺、易武、勐捧、勐混、勐遮、勐養(yǎng)、勐臘、勐龍、勐阿、曼敦十二版納,均相當于區(qū)級,及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區(qū)(治今勐海縣格朗和鄉(xiāng))、布朗山布朗族自治區(qū)(治今勐??h勐滿鎮(zhèn))與易武瑤族自治區(qū)(治今勐臘縣易武鄉(xiāng))。1955年6月西雙版納自治區(qū)改設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由思茅專區(qū)領導。1957年7月,勐養(yǎng)、勐籠、勐旺3版納并入版納景洪,格朗和、布朗族2自治區(qū)與版納勐混、勐阿2版納并入版納勐海,版納曼敦并入版納勐遮,版納勐捧并入版納勐臘,易武瑤族自治區(qū)并入版納易武。1960年1月改各版納為景洪、勐海、勐遮、勐臘、易武五縣;同年9月將勐遮縣并入勐??h,易武縣并入勐臘縣。1973年8月,西雙版納州與思茅地區(qū)分設,由云南省直接領導。1993年12月,撤銷景洪縣,改設景洪市。
原召景哈(外議事庭庭長)、召勐捧(勐捧土司)召存信(1928年—2015年)長期擔任自治區(qū)主席(1953—1955年)、自治州州長(1955—1992年)。第44代召片領刀世勛(1928年—)后來成為學者。
地理及氣候
瀾滄江-湄公河被美譽為“東方多瑙河”,與老撾、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水路相連,是面向南亞的重要通道和黃金水道,地理優(yōu)勢、自然優(yōu)勢得天獨厚。
西雙版納地處熱帶,全市地勢均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云貴高原上,但也因同時受到其南部中南半島的海洋氣流影響,加上地理位置上正處在冬季于中國活躍的兩般高壓區(qū)之間的真空帶,故即使西雙版納全年固有清涼的天氣,日間氣溫也會很快回升至攝氏28度或以上。
西雙版納有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qū),氣候溫暖濕潤,樹木蔥蘢,蔓藤盤根錯節(jié),不少珍禽異獸,如亞洲象,犀鳥,孔雀,黑冠長臂猿都生活在這片熱帶叢林里。而西雙版納特有和稀有的植物中有望天樹、紅光樹、云南肉豆蔻、四藪木、黃果木、胡桐、美登木、三尖杉等等。
區(qū)劃人口
行政區(qū)劃
下轄1個縣級市、2個縣。
縣級市:景洪市
縣:勐??h、勐臘縣
人口
根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為1133515人 。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0118人,增長14.10%。平均每年增加14012人,年平均增長率為1.33%。其中,男性為587386人,占總人口的51.82%;女性為546129人,占總人口的48.1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7.55。0-14歲的人口為207690人,占總人口的18.32%;15-59歲的人口為821191人,占總人口的72.45%;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04634人,占總人口的9.23%,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70701人,占總人口的6.24%。
民族和宗教
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40431人,占總人口的30.03%。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為793084人,占總人口的69.97%。
西雙版納傣族自稱傣仂(????? [tai??l??] ),說傣仂語。
傣族人民世代居住在版納,由于本地佛教傳統(tǒng)歷史悠久,并臨近老撾、緬甸等佛教國家,上座部佛教(南傳佛教)在這里深入人心,處處可見類似東南亞風情的佛寺、佛塔,傣族和布朗族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其他民族也有部分人信奉佛教。
著名景點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野象谷
橄欖壩
獨樹成林
曼聽公園
勐臘望天樹
民族風情園
曼飛龍塔
景真八角亭
曼春滿佛寺
曼短佛寺
特產和小吃
茶葉:普洱茶
象腳鼓
筒帕與香包
血竭
絞股蘭
熱帶水果:菠蘿蜜、紅毛丹、油梨、蓮霧、番木瓜、無眼菠蘿、芒果
香茅草烤魚
竹筒飯
青苔
油炸牛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