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陀
簡介
頭陀,梵文意指修治、抖擻、棄除,也就是說要滌除煩惱與塵垢,舍卻不需要的衣、食、住來修練身心。由于古代印度的宗教里一般的出家者大多是禁止所有欲(占有欲),所以他們認為出家人為了修行功德,居所、飲食都不需要掛念,托缽乞食,堪受人天供養(yǎng)。這“三衣一缽”就是出家修行者最基本之物。
釋迦牟尼反對傳統(tǒng)沙門的各種苦行,但他同意僧團可以接受一部分使人少欲知足的傳統(tǒng)沙門修行方式,因此,他制定了頭陀修行法。與頭陀相對的,稱為聚落比丘,他們平常居住在城鎮(zhèn)或是聚落的近郊,與俗人混居。頭陀行的例外是結(jié)夏安居時期,頭陀行者需要回到僧團之中,參加誦戒布薩。在這段期間,除非經(jīng)過上座長老的允許,僧人不得獨自居住或外出。
漢傳佛教中,頭陀法有十二項。此修行針對一般日常的生活立下十二種修行的條件,所以亦稱為‘十二頭陀行’。南傳佛教則有十三項。依據(jù)頭陀法,修行頭陀行只要生活上有最低的需求“三衣一缽”就足夠了。所謂“三衣一缽”是指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會的三衣(又稱為袈裟),與一個使用于飲食的缽。不同經(jīng)典中,對于頭陀行規(guī)定的詳略不一。
傳至后世,頭陀行因為履行十二項規(guī)定,居無定所四處行腳乞食,所以一般也稱為這些修行者為頭陀,在世俗看法上這是佛教的苦行僧。
頭陀行
漢傳佛教《十二頭陀經(jīng)》記載,頭陀行有以下十二項,分別針對食、衣、住的規(guī)定。而這些只是制定修行的一種手段,并非目的,最終是為了修行功德以達成正果。
阿蘭若處,居住在森林樹下,盡量離開塵世人居住的地方而住在較安靜的場所。
常行乞食,受天、人供養(yǎng),不為食而煩惱。
次第乞食,乞食不分貧富之家,沿門托缽。
受一食法,一日只吃一餐。
節(jié)量食,控制食量,不過食,缽中只受一團飯足矣。
午后不得飲漿,過中午之后不得飲漿。
著弊衲衣,又作糞掃衣,穿著用廢棄的舊衣布料制成的衣服。
但三衣,除了三衣之外不需要其他多余的衣物。
冢間住,居住于墓地之間。
樹下止,在樹下修習佛法。
在露地坐,擇空曠露天之地打坐。
常坐不臥,長時間坐禪,不躺下睡覺。
南傳佛教為頭陀十三支,《清凈道論》中比前者多出的是:
隨處住,不選擇居住的地方,隨自己所至而住。
頭陀十八物
這是現(xiàn)代日本和尚在路邊托缽的情境,他手上所拿的黑色碗就是缽,而他胸前背著的帶子就叫做頭陀袋,衣著為袈裟
漢傳佛教中,《梵網(wǎng)經(jīng)》記載修行頭陀行者可以保有十八種道具,稱為頭陀十八物。修行頭陀四處云游時,大乘比丘常會攜帶十八種道具,這就是頭陀十八物。這十八種分別是:楊柳枝(用以凈牙)、澡豆(洗凈用的豆粉)、三衣(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會)、水瓶、缽、坐具、錫杖、香爐、香匣、漉水囊、手巾、小刀、火燧、鑷子、繩床、經(jīng)律、佛像、菩薩像等十八種。
參見
摩訶迦葉
佛教制度
袈裟
沙門
釋敬安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