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克獎
概述
拉斯克獎素有“美國的諾貝爾獎”之美譽,是美國最具聲望的生物醫(yī)學獎項,也是醫(yī)學界僅次于諾貝爾獎的一項大獎,1946年,由被譽為“現(xiàn)代廣告之父”的美國著名廣告經(jīng)理人、慈善家阿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瑪麗·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創(chuàng)立,旨在表彰醫(y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醫(yī)生和公共服務人員。而瑪麗本人即為有影響力的醫(yī)學研究者。自1962年起,獲此項醫(yī)學獎的科學家中有半數(shù)以上在隨后的數(shù)年里又獲諾貝爾獎。截至2005年,超過300人次獲得拉斯克獎,其中至少已有71人相繼獲得過諾貝爾獎。
拉斯克獎的評選結(jié)果通常于9月公布,而諾貝爾獎通常是10月公布,因此拉斯克獎在醫(yī)學界又被稱作“諾貝爾獎風向標”。而且,獲得基礎醫(yī)學研究獎后再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更高。1997年以來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中,近一半也是拉斯克獎得主:1997年(諾貝爾獎)Stanley B. Prusiner(1994,拉斯克獎),1998年Robert F. Furchgott(1996)、Ferid Murad(1996),1999年Gunter Blobel(1993),2000年Eric R. Kandel(1983),2001年Lee Hartwell(1998)、Paul Nurse(1998),2002年Sydney Brenner(1971),2003年Paul C. Lauterbur(1984),2005年Barry J. Marshall(1995),2015年的屠呦呦(2011)。而近幾屆諾貝爾化學獎,也有多位拉斯克獎獲得者:2003年Roderick MacKinnon(1999),2004年Aaron Ciechanover(2000)、Avram Hershko(2000)。
獎項
拉斯克獎最初設有三個獎項:基礎醫(yī)學研究拉斯克獎(Basic Medical Research)、臨床醫(yī)學研究拉斯克獎(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和公共服務拉斯克獎(Public Service,2000年被重新命名為瑪麗·沃德·拉斯克獎,以紀念拉斯克夫人)。
1997年后,又增設特殊貢獻拉斯克獎(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位于美國紐約的阿爾伯特和瑪麗· 拉斯克基金會(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是拉斯克基金的管理機構(gòu),獲獎者由25名來自世界各國的杰出科學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選產(chǎn)生。
族裔別獲獎者
日本人
截至2014年,共有7名日本人獲獎,人數(shù)居亞洲各國之冠。其中2人亦獲得諾貝爾獎。
華人與中國人
馬海德不是華人,是入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黎巴嫩裔美國人。
參見
拉斯克基礎醫(yī)學研究獎
拉斯克臨床醫(yī)學研究獎
參考資料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