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区中文,国产精品91高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

                  族譜網(wǎng) 頭條 人物百科

                  唐高宗

                  2020-10-16
                  出處:族譜網(wǎng)
                  作者:阿族小譜
                  瀏覽:1769
                  轉(zhuǎn)發(fā):0
                  評論:0
                  生平經(jīng)歷李治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長孫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貞觀五年(631年),李治獲封為“晉王”,幼時即以仁孝聞名。貞觀十六年(642年),李承乾被廢,李泰也因罪被黜,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治被立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時年22歲。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逝世,武后令上金、素節(jié)二王,義陽、宣城二公主聽赴哀。葬于乾陵,謚號天皇大帝。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的唐朝疆域性格與才能李治相貌劍眉朗目,隆準(zhǔn)高鼻,口能吞日,八字須,下須濃密至胸。他生得英俊高大,很有帝王的相貌,而性情慈祥、低調(diào)、儉樸,不喜興土木,亦不信方士長生不死之術(shù),不喜游獵。李治有知人之明,身邊諸多賢臣如:辛茂將、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德、張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他自己親自提拔,其中韋思謙曾受褚遂良打擊,杜正倫被李世民冷落。軼事根據(jù)史書記載,高宗長...

                  生平

                  經(jīng)歷

                  李治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長孫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貞觀五年(631年),李治獲封為“晉王”,幼時即以仁孝聞名。 貞觀十六年(642年),李承乾被廢,李泰也因罪被黜,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治被立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時年22歲。

                  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逝世,武后令上金、素節(jié)二王,義陽、宣城二公主聽赴哀 。葬于乾陵,謚號天皇大帝。

                  唐高宗

                   唐高宗 總章二年(669年)的唐朝疆域

                  性格與才能

                  李治相貌劍眉朗目,隆準(zhǔn)高鼻,口能吞日,八字須,下須濃密至胸。他生得英俊高大,很有帝王的相貌,而性情慈祥、低調(diào)、儉樸,不喜興土木 ,亦不信方士長生不死之術(shù) ,不喜游獵 。李治有知人之明,身邊諸多賢臣如:辛茂將、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德、張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他自己親自提拔,其中韋思謙曾受褚遂良打擊,杜正倫被李世民冷落。

                  軼事

                  根據(jù)史書記載,高宗長期有頭痛與眼睛毛病,到晚年甚至眼睛全盲,因而時常無法下判斷。高宗為此曾請御醫(yī)秦鳴鶴醫(yī)治。秦鳴鶴主張對腦針灸,武則天坐在幕簾后面大怒,說:“此人可斬首,竟敢以針刺圣上之頭!”然而高宗認(rèn)為針灸對病情有益,故批準(zhǔn)御醫(yī)所請。經(jīng)御醫(yī)針灸百會后,高宗即謂眼睛能視物。

                  評價

                  傳統(tǒng)中國史學(xué)家認(rèn)為唐高宗生性軟弱,或令太宗一朝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出現(xiàn)危機。但事實上,高宗亦是一有為之主,不少決策都對國家有利,唐朝在其統(tǒng)治下,國力不減反增。

                  在國內(nèi)施政上,高宗致力糾正前任的苛政。例如他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他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二年的九月,下令將所占百姓田宅還給百姓。高宗在位前期,有效鞏固其父盛世的成果,后世視之為貞觀之治的延續(xù),史稱“永徽之治”。后世亦常質(zhì)疑高宗后期,無法阻止武后專權(quán)。其實,高宗在朝廷中掌握實權(quán),如在位最后一年仍親自任免宰相。而武后的逐漸掌權(quán),則或可解釋為,高宗在個人健康狀況以及唐朝女性地位的雙重考慮下的決定,不應(yīng)單純歸咎于高宗個性懦弱。

                  軍事方面,唐高宗在位年間,不但保住太宗打下的江山,也發(fā)動多場重要的對外戰(zhàn)爭,以開疆?dāng)U土。他先后滅西(顯慶二年,657年)、滅百濟(顯慶五年,660年)、滅高句麗(總章元年,668年),使唐朝的疆域達到最大。高宗時代也是良將輩出,除了先朝名將李勣,還有東征西討的蘇定方、聲震西域的裴行儉、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老當(dāng)益壯的劉仁軌,以及王方翼、程務(wù)挺、王孝杰、少數(shù)民族將領(lǐng)黑齒常之等等,都為高宗的對外戰(zhàn)爭貢獻良多。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唐太宗的昭陵只立了14尊番臣像,而高宗的乾陵卻多達61尊番臣像,這些番臣像至今仍在。任用多位邊族的國王、貴族子弟、人民擔(dān)任各級官職,體現(xiàn)了高宗時期唐的國際影響力,亦顯示出邊族對中國所謂“天朝”的仰慕、歸服。

                  宰相

                  長孫無忌(649年知尚書及門下二省事;649年—659年以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

                  褚遂良(649年—650年中書令;652年—653年以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653年—655年尚書右仆射)

                  于志寧(649年—651年侍中;651年—659年尚書左仆射;659年以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

                  張行成(649年—651年侍中;651年—653年尚書右仆射)

                  高季輔(649年—651年中書令;651年—653年侍中)

                  李勣(649年—650年尚書左仆射;650年—669年同中書門下三品)

                  柳奭(651年—652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52年—654年中書令)

                  宇文節(jié)(651年—652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52年—653年侍中)

                  韓瑗(652年—655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55年—657年侍中)

                  來濟(652年—655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55年—657年中書令)

                  崔敦禮(653年—655年侍中;655年—656年中書令;656年同中書門下三品)

                  李義府(655年—657年以中書侍郎參知政事;657年—658年中書令;659年—663年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663年右相)

                  許敬宗(657年—658年侍中;658年—662年中書令;662年—670年同東西臺三品)

                  杜正倫(656年—657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57年—658年中書令)

                  辛茂將(658年—659年侍中)

                  任雅相(659年—661年同中書門下三品)

                  盧承慶(659年以度支尚書參知政事;659年—660年同中書門下三品)

                  許圉師(659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59年—662年侍中)

                  上官儀(662年—664年同東西臺三品)

                  劉祥道(664年右相)

                  竇德玄(664年—666年左相)

                  樂彥瑋(664年知軍國政事,664年—665年同東西臺三品)

                  孫處約(664年知軍國政事,664年—665年同東西臺三品)

                  姜?。?65年—668年同東西臺三品;668年—671年左相;671年—672年侍中)

                  陸敦信(665年—666年右相)

                  戴至德(667年—671年同東西臺三品;671年—674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74年—679年尚書右仆射)

                  劉仁軌(665年—666年知政事;666年—670年右相;672年—674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74年—681年年尚書左仆射;681年—683年同中書門下三品)

                  楊武(667年—668年同東西臺三品)

                  李安期(667年同東西臺三品)

                  張文瓘(667年—669年參知政事;669年—671年同東西臺三品;671年—674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74年—678年侍中)

                  趙仁本(667年—670年同東西臺三品)

                  閻立本(668年—671年右相;671年—673年中書令)

                  李敬玄(669年—671年同東西臺三品;671年—676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76年—680年中書令)

                  郝處俊(669年—671年同東西臺三品;671年—674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74年—679年中書令;679年—681年侍中)

                  來恒(676年—678年同中書門下三品)

                  薛元超(676年—681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81年—683年中書令)

                  李義琰(676年—683年同中書門下三品)

                  高智周(676年—679年同中書門下三品)

                  張大安(677年—680年同中書門下三品)

                  裴炎(680年—681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81年—683年侍中)

                  王德真(680年同中書門下三品)

                  崔知溫(680年—681年同中書門下三品;681年—683年中書令)

                  郭待舉(682年—683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岑長倩(682年—683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郭正一(682年—683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魏玄同(682年—683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劉齊賢(682年—683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個人生活

                  家庭

                  唐高宗—李治的祖先

                  后妃

                  皇后

                  妃嬪

                  其他

                  兒子

                  廢太子李忠(母宮人劉氏)

                  原悼王李孝(母宮人鄭氏)

                  澤王李上金(母宮人楊氏)

                  許王李素節(jié)(母蕭淑妃)

                  孝敬皇帝(代王,后封為太子)(曾有廟號——唐義宗)李弘(武后所出)

                  章懷太子(潞王,后改封雍王)李賢(武后所出)

                  中宗李顯(曾用名李哲,武后所出)

                  睿宗李旦(曾用名李旭輪,武后所出)

                  女兒

                  唐高宗共有四位女兒,《新唐書》僅記三女 :

                  義陽公主(母蕭淑妃,下嫁權(quán)毅)

                  高安公主(母蕭淑妃,先封為宣城公主,下嫁王勖)

                  安定公主(母武后,夭折)

                  太平公主(母武后,下嫁薛紹,又嫁武攸暨)

                  情婦

                  韓國夫人武順,武則天的姐姐,宮中曾傳言她是唐高宗和武則天次子李賢的生母。

                  魏國夫人賀蘭氏,武順的女兒,武則天的外甥女,因武則天之故未獲得妃嬪的冊封。

                  相關(guān)影視作品

                  參考文獻

                  ^ 《舊唐書·太宗本紀(jì)》記載:貞觀二年,“六月庚寅,皇子治生?!必懹^二年六月十五庚寅日,用萬年歷換算為公歷則是628年7月21日。

                  ^ 《舊唐書·本紀(jì)第四·高宗上》:初授《孝經(jīng)》于著作郎蕭德言,太宗問曰:“此書中何言為要?”對曰:“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碧诖髳傇唬骸靶写?,足以事父兄,為臣子矣?!?

                  ^ 見《通鑒》《舊唐·高宗諸子》

                  ^ 《舊唐書·高宗本紀(jì)》:“有司奏請造排車七百乘,擬行幸載排城;上以為勞民,乃于舊頓置院墻焉?!?

                  ^ (顯慶二年)王玄策之破天竺也,得方士那羅邇娑婆寐以歸,自言有長生之術(shù)。太宗(李世民)頗信之,深加禮敬,使合長生藥。發(fā)使四方求奇藥異石,又發(fā)使詣婆羅門諸國采藥。其言率皆迂誕無實,茍欲以延歲月,藥竟不就,乃放還。上(高宗)即位,復(fù)詣長安,又遣歸。玄策時為道王友,辛亥,奏言:“此婆羅門實能合長年藥,自詭必成,今遣歸,可惜失之?!毙咄?,上謂侍臣曰:“自古安有神仙!秦始皇、漢武帝求之,疲弊生民,卒無所成。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李(世)勣對曰:“誠如圣言。此婆羅門今茲再來,容發(fā)衰白,已改于前,何能長生!陛下遣之,內(nèi)外皆喜?!辨镀琶戮顾烙陂L安。(《通鑒》)

                  ^ 永徽二年十一月下詔:“自今京官及外州有獻鷹隼及犬馬者,罪之。”(《通鑒》)

                  ^ 上苦頭重不可忍,侍醫(yī)秦鳴鶴曰:“刺頭微出血,可愈?!碧旌筢≈醒栽唬骸按丝蓴?,欲刺血于人主首耶!”上曰:“吾苦頭重,出血未必不佳?!奔创贪贂显唬骸拔嵫勖饕?。”(《舊唐書.卷五》)

                  ^ 《資治通鑒》

                  ^《新唐書·諸帝公主列傳》

                  參見

                  唐朝

                  中國君主列表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相關(guān)資料

                  展開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評論 {{commentTotal}}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wù)協(xié)議》
                  游客
                  發(fā)表評論
                  •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回復(fù)評論
                  加載更多評論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推薦閱讀

                  · 唐高宗李治的死因唐高宗竟死于服食丹藥?
                  李治是怎么死的?古代的帝王擁有著國家的一切,但是這并不代表皇帝們會無欲無求。到達他們的高度唯一迫切追求的就是長生不老,能夠長久的把握住自己的尊貴。相比其它朝代的帝王,唐代皇帝對不老的追求似乎也最強烈,然而“不老”的愿望換來的卻是“速死”。網(wǎng)絡(luò)配圖《武媚娘傳奇》里的李治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李治是一個比較平常的皇帝,沒有太多的作為,同時比較懦弱。李治在位長達34年,但他身體一直不好。《舊唐書·高宗本紀(jì)》(卷6)記載,“帝自顯慶已后,多苦風(fēng)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詳決?!憋@慶是李治的年號,從公元656年開始使用,據(jù)其當(dāng)皇帝僅7年。也就是說,至其公元683年丹藥中毒死亡,大唐朝政有27年時間是武則天把持的。所以,武則天后來權(quán)欲盛旺,篡唐易周,與這段“實際皇帝”有直接關(guān)系。為了治好自己的頭暈病(風(fēng)疾),增壽不老,李治篤...
                  · 唐高宗死后誰繼位唐高宗三子唐中宗李顯簡介
                  唐高祖死后誰繼位:唐高宗李治,他是中國唐朝的第三任皇帝,在位期間開創(chuàng)了有貞觀遺風(fēng)的永徽之治,那么他把皇位傳給了誰呢?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漢族,謚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謚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章懷太子李賢被廢,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即位,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次年,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并先后遷于均州、房州等地。圣歷二年(699)被則天召還洛陽,復(fù)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宰相張柬之等起兵,殺死張易之、張昌宗等,擁中宗復(fù)位,廢周為唐。即位后,放宮女3000余人出宮,仍舊重用武三思等人,武三思與韋后勾結(jié),將反對武氏集團的張柬之等人排擠出朝。朝政被皇后韋氏把持。景龍元年(707)太子李重俊發(fā)兵誅武三思等人,事敗被殺。中宗在位期間,恢復(fù)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shè)十道巡察使,置修文...
                  · 武則天的老公唐高宗不是“窩囊廢”:唐高宗再評價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也是武則天的丈夫。武則天從他的手中奪走了政權(quán),建立了短暫的大周王朝,讓李姓男人們著實丟了一把臉。因此,歷史上對唐高宗的評價是“昏懦”。最晚從歐陽修撰《新唐書》以來,就把他當(dāng)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個“昏懦”之君嗎?不盡然。有人認(rèn)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以被如此評價,只是因為后世的歷史學(xué)家為了防范武則天式的改朝換代再次出現(xiàn),因而不遺余力地丑化武則天,連帶著也把唐高宗弱智化了。在這個丑化的過程中,以宋代史學(xué)家如司馬光等人發(fā)揮的作用為大,這又與宋代曾有多位太后深入?yún)⒄恼维F(xiàn)實相關(guān)。文治武功不遜于李世民唐高宗是掩蓋在李世民和武則天光環(huán)之下的一個男人:不爭氣的兒子,懦弱的丈夫。對于高宗,自古以來人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環(huán)中考察,即使對他在位期間的政治評價,也會和貞觀之治聯(lián)系起來:“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fēng)?!焙孟裰挥羞@樣才能讓人明了高宗的政績。...
                  · 如何評價唐高宗?唐高宗與武則天的感情經(jīng)歷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但是更為人所熟知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學(xué)者承認(rèn)的女皇武則天的丈夫。正是因為唐高宗一步步將武則天推到皇后的地位,才使得武則天能夠逐步掌權(quán),并代唐建周。而因為武則天的存在,很多人都認(rèn)為唐高宗李治是一位懦弱的皇帝。在男權(quán)社會,被女子篡權(quán)奪政,不能壓制她,還讓她得以稱皇。說唐高宗李治沒能力,是個懦弱的皇帝,似乎沒錯。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恐怕不是這樣。李治最開始并不是唐太宗鐘意的繼承人,他上面兩個哥哥李承乾和李泰。一個是父親重視的繼承人,一個則是寵愛的兒子。雖然李治也得父親寵愛,但一開始并沒有被父親考慮入繼承人行列。李治成為繼承人,是因為李承乾和李泰兄弟相爭,最終危害唐太宗性命。唐太宗為了保住李承乾和李泰,選擇了看上去最仁厚的李治為太子。但是很少人知道,這太子之位一定程度上還是李治自己謀來的。其實李承乾被廢之后,唐太宗原本想要立李泰為太子。但是李治...
                  · 唐高宗死亡之謎唐高宗李治竟死于服食丹藥?
                  李治是怎么死的?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認(rèn)的中國封建的鼎盛時期。相比其它朝代的帝王,唐代皇帝對不老的追求似乎也最強烈,“不老”的愿望換來的卻是“速死”。李治在位長達34年,但他身體一直不好。《舊唐書·高宗本紀(jì)》(卷6)記載,“帝自顯慶已后,多苦風(fēng)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詳決。”顯慶是李治的年號,從公元656年開始使用,據(jù)其當(dāng)皇帝僅7年。也就是說,至其公元683年丹藥中毒死亡,大唐朝政有27年時間是武則天把持的。所以,武則天后來權(quán)欲盛旺,篡唐易周,與這段“實際皇帝”有直接關(guān)系。為了治好自己的頭暈病(風(fēng)疾),增壽不老,李治篤信長生之術(shù),令廣征諸方道術(shù)之士,合煉黃白(丹藥的別稱)。孫思邈、葉法善這些當(dāng)時的著名道士,都曾被李治征招入宮問藥。有一次一下子就召來煉丹道士一百多人。二三年內(nèi),“化黃金冶丹”,耗資千萬?!杜f唐書·葉法善傳》(卷191)記載,當(dāng)時葉法善對李治講,“金丹難就,徒費...

                  關(guān)于我們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