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ず掌?/h2>
行業(yè)時間線海因里?!ず掌澓R蚶锵!ず掌潱ǖ抡Z:Heinrich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是德國一位物理學(xué)家,于1887年首先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并于1888年發(fā)表了論文。他對電磁學(xué)有很大的貢獻,故頻率的國際單位制單位赫茲以他的名字命名。生平與科學(xué)貢獻早年生活赫茲出生在德國漢堡一個改信基督教的猶太家庭。父親是一位律師和參議員,母親是醫(yī)生的女兒。他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在他去柏林洪堡大學(xué)就讀之前就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良好的科學(xué)和語言天賦,喜歡學(xué)習阿拉伯語和梵文。他曾經(jīng)在德國德累斯頓、慕尼黑和柏林等地學(xué)習科學(xué)和工程學(xué)。他是柏林洪堡大學(xué)著名教授古斯塔夫·基爾霍夫和赫爾曼·馮·亥姆霍茲的學(xué)生。1880年赫茲獲得博士學(xué)位,但繼續(xù)跟隨亥姆霍茲學(xué)習,直到1883年他收到來自基爾大學(xué)出任理論物理學(xué)講師的邀請。1885年他獲得卡爾斯魯厄大學(xué)正教授資格,并在那里發(fā)現(xiàn)電磁波。赫茲簽名手跡隨...
行業(yè)時間線
海因里希·赫茲 海因里?!ず掌潱ǖ抡Z:Heinrich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是德國一位物理學(xué)家,于1887年首先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并于1888年發(fā)表了論文。他對電磁學(xué)有很大的貢獻,故頻率的國際單位制單位赫茲以他的名字命名。
生平與科學(xué)貢獻
早年生活
赫茲出生在德國漢堡一個改信基督教的猶太家庭。父親是一位律師和參議員,母親是醫(yī)生的女兒。 他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在他去柏林洪堡大學(xué)就讀之前就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良好的科學(xué)和語言天賦,喜歡學(xué)習阿拉伯語和梵文。他曾經(jīng)在德國德累斯頓、慕尼黑和柏林等地學(xué)習科學(xué)和工程學(xué)。他是柏林洪堡大學(xué)著名教授古斯塔夫·基爾霍夫和赫爾曼·馮·亥姆霍茲的學(xué)生。1880年赫茲獲得博士學(xué)位,但繼續(xù)跟隨亥姆霍茲學(xué)習,直到1883年他收到來自基爾大學(xué)出任理論物理學(xué)講師的邀請。1885年他獲得卡爾斯魯厄大學(xué)正教授資格,并在那里發(fā)現(xiàn)電磁波。
赫茲簽名手跡
隨著阿爾伯特·邁克耳孫在1881年進行的實驗和1887年的邁克耳孫-莫雷實驗推翻了光以太的存在,赫茲改寫了麥克斯韋方程組,將新的發(fā)現(xiàn)納入其中。通過實驗,他證明電信號如同麥克斯韋和法拉第預(yù)言的那樣可以穿越空氣,這一理論是發(fā)明無線電的基礎(chǔ)。他注意到帶電物體當被紫外光照射時會很快失去它的電荷,發(fā)現(xiàn)了光電效應(yīng)(后來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給予解釋)。
氣象學(xué)
1878年夏天,由于赫茲在慕尼黑工業(yè)大學(xué)所跟隨的指導(dǎo)教授Wilhelm von Bezold是氣象學(xué)家,他開始對氣象學(xué)抱持著濃厚興趣。但是,除了在柏林當Helmholtz的助手時寫的幾篇論文之外,他對氣象學(xué)沒有什么貢獻。論文題目有:對于液體蒸發(fā)的研究、新型濕度計的開發(fā)、使用圖形方式判定隔熱的濕潤大氣變化之特性等等。
接觸力學(xué)
1887年實驗理論及結(jié)果
1886年至1889年間,赫茲發(fā)表了兩篇往后被稱作接觸力學(xué)領(lǐng)域的論文。赫茲雖以電動力學(xué)的貢獻聞名,但多數(shù)研究接觸之根本性質(zhì)的論文皆引用此兩篇文章里的重要概念。約瑟夫·布西內(nèi)斯克(英語:Joseph Valentin Boussinesq)發(fā)表了于赫茲作品中的決定性重大發(fā)現(xiàn),更確立了他的成果在接觸力學(xué)屹立不搖的重要性。赫茲基本上概述了當兩個線對稱的物體接觸并負重時會如何表現(xiàn),并從經(jīng)典彈性理論和連續(xù)力學(xué)得到了結(jié)論。他的理論中有個重大的疏漏便是忽略了兩個固體之間的附著力,而后來的科學(xué)家證明了當固體具有高彈性時,這個因素是很重要的。不過忽視是必然的,因為當時根本沒有檢驗附著力的技術(shù)。
為了發(fā)展他的理論,赫茲以對橢圓形牛頓環(huán)的觀察為基礎(chǔ),進行了將玻璃球體放在鏡片上面的接觸實驗,并假設(shè)球體的壓力會是橢圓形分布。當他以計算自球體移動至鏡片之壓力的實驗來驗證理論時,再次使用了牛頓環(huán)的型態(tài)。K. L. Johnson、K. Kendall與A. D. Roberts (JKR)在他們的著名論文“表面能和彈性物體之接觸”(Th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71)使用了此理論為基礎(chǔ),來計算附著表面上理論上的位移壓力或壓痕深度(A324, 1558, 301-313)。他們的方程假設(shè)物質(zhì)附著力為零,補充了赫茲的理論。爾后, B. V. Derjaguin、 V. M. Muller與Y. P. Toporov(DMT)也在1975年發(fā)表了另一個相近的理論,同樣以附著力為零的假設(shè)替赫茲的方程做了補充。然而DMT的理論被認為不成熟,和JKR的理論相比,需要更多校正方能成為一個物質(zhì)接觸理論。前述兩者構(gòu)筑了接觸力學(xué)的基礎(chǔ),成為所有過渡期接觸模型的基石,并且被運用在奈米壓痕和原子力顯微鏡的物質(zhì)參數(shù)預(yù)測上。在當年,赫茲的研究作為講師的意義,遠大于他在電磁學(xué)的成就。但他以自身獨有的清醒認為微不足道的這一章,卻流傳下來并深刻地影響著奈米科技世代。
逝世
1892年,赫茲被診斷出感染韋格納肉芽腫,發(fā)病時會有劇烈頭痛,他曾嘗試去治療這種疾病。1894年,赫茲因為敗血癥在德國波恩離世,享年36歲,他死后被安葬在Ohlsdorf漢堡的猶太墓地。
赫茲死后留下了妻子伊麗莎白·赫茲(原名:伊麗莎白·道歐)和兩名女兒喬安娜和瑪?shù)贍柕隆F拮釉谒篮蟛]有改嫁。1930年代,希特勒崛起,他的妻子和兩名女兒也從德國搬到英國。1960年,查爾斯薩·斯坎德拜訪了瑪?shù)贍柕隆ず掌潱儐栍嘘P(guān)她父親的事,并在不久之后出版了一本有關(guān)海因里?!ず掌澋臅?。根據(jù)查爾斯薩的書指出,赫茲的兩名女兒都沒有結(jié)婚,因此他沒有任何后裔。
遺產(chǎn)和榮耀
以赫茲肖像印制的德國郵票
他的侄子古斯塔夫·維希·赫茲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xué)獎,而古斯塔夫的兒子卡爾·赫茲(英語:Carl Hellmuth Hertz)則創(chuàng)立了超聲影像醫(yī)學(xué)(例如常見的B超)。國際單位制使用海因里希的名字制定“單位赫茲”是因為他的榮譽,這項榮譽是他于1930年在國際電工委員會做的測量“頻率”,某活動每秒發(fā)生的次數(shù)。這項榮譽于1964年通過CGPM(國際度量衡)的認定。
在月球東邊的坑洞,用赫茲的名字來命名。俄羅斯的諾夫哥羅德的無線電產(chǎn)品,也用他的名字命名。在德國漢堡的無線電發(fā)射塔被命名為海因里希赫茲塔(英語:Heinrich-Hertz-Turm)。“海因里希–赫茲”無線電電信通訊,也是以這城市最著名的人物來命名。
除了這些榮譽之外,赫茲還得到了一項殊榮,他曾得到日本授與的“瑞寶章”(日本于1888年開始制定的勛章,在公共事務(wù)有功勞者,長年從事公務(wù)者,功績受到推舉者為授與對象),瑞寶章也有分很多的贈與項目,其中一項就是科學(xué)家。
另外世界不少國家都曾以他的肖像制作郵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他的祖國——德國,也推出了他的肖像郵票。
2012年2月22日,Google推出動態(tài)Doodle紀念赫茲155周年誕辰。
參考文獻
Hertz, H.R. "Ueber sehr schnelle electrische Schwingungen", Annalen der Physik, vol. 267, no. 7, p. 421-448, May 1887. (WILEY InterScience)
Hertz, H.R. "Ueber einen Einfluss des ultravioletten Lichtes auf die electrische Entladung", Annalen der Physik, vol. 267, no. 8, p. 983-1000, June, 1887. (WILEY InterScience)
Hertz, H.R. "Ueber die Einwirkung einer geradlinigen electrischen Schwingung auf eine benachbarte Strombahn", Annalen der Physik, vol. 270, no. 5, p. 155-170, March, 1888. (WILEY InterScience)
Hertz, H.R. "Ueber die Ausbreitungsgeschwindigkeit der electrodynamischen Wirkungen", Annalen der Physik, vol. 270, no. 7, p. 551-569, May, 1888. (WILEY InterScience)
Hertz, Heinrich Rudolph. (1893). Electric waves: being researches on the propagation of electric action with finite velocity through space(translated by David Evans Jones). Ithi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ISBN 1-429-74036-1; ISBN 978-1-429-74036-4
Jenkins, John D."The Discovery of Radio Waves - 1888; Heinrich Rudolf Hertz (1847-1894)" (retrieved 27 Jan 2008)
Koertge, Noretta. (2007).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New York: Thomson-Gale. ISBN 0-684-31320-0; ISBN 978-0-684-31320-7
Roberge, Pierre R."Heinrich Rudolph Hertz, 1857-1894" (retrieved 27 Jan 2008)
Robertson, Struan."Buildings Integral to the Former Life and/or Persecution of Jews in Hamburg" (retrieved 27 Jan 2008)
Robertson, Struan."Heinrich Hertz, 1857-1894" (retrieved 27 Jan 2007)
相關(guān)文獻
Appleyard, Rollo. (1930). Pioneers of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London: Macmillan and Company. [reprinted by Ayer Company Publishers, Manchester, New Hampshire: ISBN 0836-90156-8; ISBN 978-0-836-90156-6 (cloth)]
Baird, Davis, R.I.G. Hughes, and Alfred Nordmann, eds. (1998). "Heinrich Hertz: Classical Physicist, Modern Philosopher.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ISBN 0-792-34653-X; ISBN 978-0-792-34653-1
Bodanis, David. (2006). Electric Universe: How Electricity Switched on the Modern World.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ISBN 0-307-33598-4; ISBN 978-0-307-33598-2
Buchwald, Jed Z. (1994). The Creation of Scientific Effects : Heinrich Hertz and Electric Waves.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0-226-07887-6; ISBN 978-0-226-07887-8 (cloth) ISBN 0-226-07888-4; ISBN 978-0-226-07888-5 (paper)
Bryant, John H. (1988). Heinrich Hertz, the Beginning of Microwaves: Discovery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Opening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by Heinrich Hertz in the Years 1886-1892.New York :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SBN 0-879-42710-8; ISBN 978-0-879-42710-8
Lodge, Oliver Joseph. (1900). Signalling Across Space without Wires by Electric Waves: Being a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of Heinrich Hertz and his Successors.[reprinted by Arno Press, New York, 1974. ISBN 0-405-06051-3
Maugis, Daniel. (2000). Contact, Adhesion and Rupture of Elastic Solids.New York: Springer-Verlag. ISBN 3-540-66113-1; ISBN 978-3-54066113-9]
參見
古列爾莫·馬可尼
電磁輻射
頻率
赫茲(單位)
無線電
光電效應(yīng)
{DEFAULTSORT:H}}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行業(yè)時間線
海因里希·赫茲 海因里?!ず掌潱ǖ抡Z:Heinrich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是德國一位物理學(xué)家,于1887年首先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并于1888年發(fā)表了論文。他對電磁學(xué)有很大的貢獻,故頻率的國際單位制單位赫茲以他的名字命名。
生平與科學(xué)貢獻
早年生活
赫茲出生在德國漢堡一個改信基督教的猶太家庭。父親是一位律師和參議員,母親是醫(yī)生的女兒。 他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在他去柏林洪堡大學(xué)就讀之前就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良好的科學(xué)和語言天賦,喜歡學(xué)習阿拉伯語和梵文。他曾經(jīng)在德國德累斯頓、慕尼黑和柏林等地學(xué)習科學(xué)和工程學(xué)。他是柏林洪堡大學(xué)著名教授古斯塔夫·基爾霍夫和赫爾曼·馮·亥姆霍茲的學(xué)生。1880年赫茲獲得博士學(xué)位,但繼續(xù)跟隨亥姆霍茲學(xué)習,直到1883年他收到來自基爾大學(xué)出任理論物理學(xué)講師的邀請。1885年他獲得卡爾斯魯厄大學(xué)正教授資格,并在那里發(fā)現(xiàn)電磁波。
赫茲簽名手跡
隨著阿爾伯特·邁克耳孫在1881年進行的實驗和1887年的邁克耳孫-莫雷實驗推翻了光以太的存在,赫茲改寫了麥克斯韋方程組,將新的發(fā)現(xiàn)納入其中。通過實驗,他證明電信號如同麥克斯韋和法拉第預(yù)言的那樣可以穿越空氣,這一理論是發(fā)明無線電的基礎(chǔ)。他注意到帶電物體當被紫外光照射時會很快失去它的電荷,發(fā)現(xiàn)了光電效應(yīng)(后來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給予解釋)。
氣象學(xué)
1878年夏天,由于赫茲在慕尼黑工業(yè)大學(xué)所跟隨的指導(dǎo)教授Wilhelm von Bezold是氣象學(xué)家,他開始對氣象學(xué)抱持著濃厚興趣。但是,除了在柏林當Helmholtz的助手時寫的幾篇論文之外,他對氣象學(xué)沒有什么貢獻。論文題目有:對于液體蒸發(fā)的研究、新型濕度計的開發(fā)、使用圖形方式判定隔熱的濕潤大氣變化之特性等等。
接觸力學(xué)
1887年實驗理論及結(jié)果
1886年至1889年間,赫茲發(fā)表了兩篇往后被稱作接觸力學(xué)領(lǐng)域的論文。赫茲雖以電動力學(xué)的貢獻聞名,但多數(shù)研究接觸之根本性質(zhì)的論文皆引用此兩篇文章里的重要概念。約瑟夫·布西內(nèi)斯克(英語:Joseph Valentin Boussinesq)發(fā)表了于赫茲作品中的決定性重大發(fā)現(xiàn),更確立了他的成果在接觸力學(xué)屹立不搖的重要性。赫茲基本上概述了當兩個線對稱的物體接觸并負重時會如何表現(xiàn),并從經(jīng)典彈性理論和連續(xù)力學(xué)得到了結(jié)論。他的理論中有個重大的疏漏便是忽略了兩個固體之間的附著力,而后來的科學(xué)家證明了當固體具有高彈性時,這個因素是很重要的。不過忽視是必然的,因為當時根本沒有檢驗附著力的技術(shù)。
為了發(fā)展他的理論,赫茲以對橢圓形牛頓環(huán)的觀察為基礎(chǔ),進行了將玻璃球體放在鏡片上面的接觸實驗,并假設(shè)球體的壓力會是橢圓形分布。當他以計算自球體移動至鏡片之壓力的實驗來驗證理論時,再次使用了牛頓環(huán)的型態(tài)。K. L. Johnson、K. Kendall與A. D. Roberts (JKR)在他們的著名論文“表面能和彈性物體之接觸”(Th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71)使用了此理論為基礎(chǔ),來計算附著表面上理論上的位移壓力或壓痕深度(A324, 1558, 301-313)。他們的方程假設(shè)物質(zhì)附著力為零,補充了赫茲的理論。爾后, B. V. Derjaguin、 V. M. Muller與Y. P. Toporov(DMT)也在1975年發(fā)表了另一個相近的理論,同樣以附著力為零的假設(shè)替赫茲的方程做了補充。然而DMT的理論被認為不成熟,和JKR的理論相比,需要更多校正方能成為一個物質(zhì)接觸理論。前述兩者構(gòu)筑了接觸力學(xué)的基礎(chǔ),成為所有過渡期接觸模型的基石,并且被運用在奈米壓痕和原子力顯微鏡的物質(zhì)參數(shù)預(yù)測上。在當年,赫茲的研究作為講師的意義,遠大于他在電磁學(xué)的成就。但他以自身獨有的清醒認為微不足道的這一章,卻流傳下來并深刻地影響著奈米科技世代。
逝世
1892年,赫茲被診斷出感染韋格納肉芽腫,發(fā)病時會有劇烈頭痛,他曾嘗試去治療這種疾病。1894年,赫茲因為敗血癥在德國波恩離世,享年36歲,他死后被安葬在Ohlsdorf漢堡的猶太墓地。
赫茲死后留下了妻子伊麗莎白·赫茲(原名:伊麗莎白·道歐)和兩名女兒喬安娜和瑪?shù)贍柕隆F拮釉谒篮蟛]有改嫁。1930年代,希特勒崛起,他的妻子和兩名女兒也從德國搬到英國。1960年,查爾斯薩·斯坎德拜訪了瑪?shù)贍柕隆ず掌潱儐栍嘘P(guān)她父親的事,并在不久之后出版了一本有關(guān)海因里?!ず掌澋臅?。根據(jù)查爾斯薩的書指出,赫茲的兩名女兒都沒有結(jié)婚,因此他沒有任何后裔。
遺產(chǎn)和榮耀
以赫茲肖像印制的德國郵票
他的侄子古斯塔夫·維希·赫茲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xué)獎,而古斯塔夫的兒子卡爾·赫茲(英語:Carl Hellmuth Hertz)則創(chuàng)立了超聲影像醫(yī)學(xué)(例如常見的B超)。國際單位制使用海因里希的名字制定“單位赫茲”是因為他的榮譽,這項榮譽是他于1930年在國際電工委員會做的測量“頻率”,某活動每秒發(fā)生的次數(shù)。這項榮譽于1964年通過CGPM(國際度量衡)的認定。
在月球東邊的坑洞,用赫茲的名字來命名。俄羅斯的諾夫哥羅德的無線電產(chǎn)品,也用他的名字命名。在德國漢堡的無線電發(fā)射塔被命名為海因里希赫茲塔(英語:Heinrich-Hertz-Turm)。“海因里希–赫茲”無線電電信通訊,也是以這城市最著名的人物來命名。
除了這些榮譽之外,赫茲還得到了一項殊榮,他曾得到日本授與的“瑞寶章”(日本于1888年開始制定的勛章,在公共事務(wù)有功勞者,長年從事公務(wù)者,功績受到推舉者為授與對象),瑞寶章也有分很多的贈與項目,其中一項就是科學(xué)家。
另外世界不少國家都曾以他的肖像制作郵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他的祖國——德國,也推出了他的肖像郵票。
2012年2月22日,Google推出動態(tài)Doodle紀念赫茲155周年誕辰。
參考文獻
Hertz, H.R. "Ueber sehr schnelle electrische Schwingungen", Annalen der Physik, vol. 267, no. 7, p. 421-448, May 1887. (WILEY InterScience)
Hertz, H.R. "Ueber einen Einfluss des ultravioletten Lichtes auf die electrische Entladung", Annalen der Physik, vol. 267, no. 8, p. 983-1000, June, 1887. (WILEY InterScience)
Hertz, H.R. "Ueber die Einwirkung einer geradlinigen electrischen Schwingung auf eine benachbarte Strombahn", Annalen der Physik, vol. 270, no. 5, p. 155-170, March, 1888. (WILEY InterScience)
Hertz, H.R. "Ueber die Ausbreitungsgeschwindigkeit der electrodynamischen Wirkungen", Annalen der Physik, vol. 270, no. 7, p. 551-569, May, 1888. (WILEY InterScience)
Hertz, Heinrich Rudolph. (1893). Electric waves: being researches on the propagation of electric action with finite velocity through space(translated by David Evans Jones). Ithi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ISBN 1-429-74036-1; ISBN 978-1-429-74036-4
Jenkins, John D."The Discovery of Radio Waves - 1888; Heinrich Rudolf Hertz (1847-1894)" (retrieved 27 Jan 2008)
Koertge, Noretta. (2007).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New York: Thomson-Gale. ISBN 0-684-31320-0; ISBN 978-0-684-31320-7
Roberge, Pierre R."Heinrich Rudolph Hertz, 1857-1894" (retrieved 27 Jan 2008)
Robertson, Struan."Buildings Integral to the Former Life and/or Persecution of Jews in Hamburg" (retrieved 27 Jan 2008)
Robertson, Struan."Heinrich Hertz, 1857-1894" (retrieved 27 Jan 2007)
相關(guān)文獻
Appleyard, Rollo. (1930). Pioneers of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London: Macmillan and Company. [reprinted by Ayer Company Publishers, Manchester, New Hampshire: ISBN 0836-90156-8; ISBN 978-0-836-90156-6 (cloth)]
Baird, Davis, R.I.G. Hughes, and Alfred Nordmann, eds. (1998). "Heinrich Hertz: Classical Physicist, Modern Philosopher.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ISBN 0-792-34653-X; ISBN 978-0-792-34653-1
Bodanis, David. (2006). Electric Universe: How Electricity Switched on the Modern World.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ISBN 0-307-33598-4; ISBN 978-0-307-33598-2
Buchwald, Jed Z. (1994). The Creation of Scientific Effects : Heinrich Hertz and Electric Waves.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0-226-07887-6; ISBN 978-0-226-07887-8 (cloth) ISBN 0-226-07888-4; ISBN 978-0-226-07888-5 (paper)
Bryant, John H. (1988). Heinrich Hertz, the Beginning of Microwaves: Discovery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Opening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by Heinrich Hertz in the Years 1886-1892.New York :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SBN 0-879-42710-8; ISBN 978-0-879-42710-8
Lodge, Oliver Joseph. (1900). Signalling Across Space without Wires by Electric Waves: Being a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of Heinrich Hertz and his Successors.[reprinted by Arno Press, New York, 1974. ISBN 0-405-06051-3
Maugis, Daniel. (2000). Contact, Adhesion and Rupture of Elastic Solids.New York: Springer-Verlag. ISBN 3-540-66113-1; ISBN 978-3-54066113-9]
參見
古列爾莫·馬可尼
電磁輻射
頻率
赫茲(單位)
無線電
光電效應(yīng)
{DEFAULTSORT:H}}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