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自中
東晉南朝時古道有所發(fā)展
東晉、南朝溫州的陸路交通在兩漢、東吳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南朝宋元嘉五年至八年(公元428—431年),永嘉太守謝靈運開通剡縣(今嵊縣)至始 豐(今天臺)通回浦(今臨海)古道。此后,從錢塘(今杭州)、山陰(今紹興)至回浦、永嘉(今溫州)可不繞道句章、鄞縣。該道對浙江南北交通起了很大作用。
唐代的古道以長安為中心,浙江境內有兩條。一條是自杭州經越州(今紹興)至明州(今寧波)。宋靖康(1126—1127年)時,此道經奉化、寧 海、臨海、黃巖、大荊、樂清至溫州(南宋為瑞安府),長約750里,此為海濱古道,自唐至清均為驛道。另一條是自睦州(今建德)經蘭溪、婺州(今金華)、 永康、縉云、處州(今麗水)、青田至溫州,長約680里,是浙江中部至南部的要道,自唐至清也是驛道。
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樂清知縣劉默捐俸修筑樂城通恩門至琯頭塘路,長約80里。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永嘉郡守沈樞筑溫州至瑞安間70里塘河,“石塘百里,巨石縱橫麟萃”,塘岸全用大石塊構筑,成為一條平直的大道。
元代的驛道稱大道,南路通浙江至福州。其中嚴州(今建德)至麗水走陸路,麗水至溫州走水路。慶元(今寧波)、臺州至樂清走陸路,樂清至溫州走水 路。道路修治由地方官負責。《元典章》規(guī)定每年九月一日起平治道路,令佐貳官監(jiān)督附近居民修理,十一月一日使畢,重要道路陷壞積水影響行旅,則不拘時月差 本地人修理。元代曾強令拆溫瑞塘路河岸石塊筑城,塘路損壞。
明、清的古驛道都以北京為中心。明嘉靖元年(1522年)曾修溫瑞南塘橋梁47座。明萬歷間(1573—1619年),推官王允麟署樂清縣掾,開新路自琯頭經烏牛,越勝美尖北長界嶺、羅溪抵港頭,過江至府城。
清代稱驛道為官馬大路和官馬支路。浙江境內有5條官馬支路,其中從寧波至溫州、從蘭溪至溫州均與原徑相同。初時溫州官路由衢州、龍游、越侵云嶺 至遂昌松陽下甌江經麗水至溫州。清順治八年(1651年)閩浙總督駐衢州,將溫州官路改走遂昌,不久又改原道。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瑞安邑人洪 守一捐資并發(fā)起修筑瑞安東門至帆游堤塘40余里、橋梁50余座。
行善者紛紛在古道上建路亭
溫州的古道,驛道開通后,行善事者紛紛建造路亭,瑞安寺前的下馬亭、伏虎亭、浮舟亭都建于宋紹興至咸淳年間。明、清代建亭更盛,尤以清乾隆、道 光年間為多。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將建路亭列為民間交通設施項目,民建公助造路亭。1990年底,全市尚有路亭、路廊2000余座。
路亭、路廊大多建在山道嶺背、或渡頭橋邊、或縣鄉(xiāng)鎮(zhèn)界,供行人憩息。清咸豐十年(1860)在樂清清江建有清江渡頭亭。清光緒三十一年 (1905年)八月在瑞安飛云江渡北岸新建“待渡亭”,亭聯(lián)寫道:“少住為佳,看南浦飛云,西山雨卷”﹔“請君快渡,趁一帆風正,兩岸潮平”。1922年 文成縣南田鄉(xiāng)華蓋山和天耳山之間建有“辭嶺亭”,以志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棣篡位,劉基次子劉玉被逮入京時,與家鄉(xiāng)親友辭別于此。1940年在瑞 安和今甌海交界處的帆游堤塘上建有“永瑞亭”,楹聯(lián)寫道:“談談笑笑聽聽口音,坐坐行行歇歇腳力”。平陽與瑞安水陸交通要津的平陽宋橋鄉(xiāng)方安橋頭建有著名 的“普濟亭”,日間行人避風雨,夜間供行旅投宿。1979年5月,由福鼎、泰順、平陽三縣人民政府撥款,在分水關南三岔口聯(lián)建“友誼亭”,以志三縣人民和睦相處。
古代路亭多為石、木結構,民國時期大多為磚木結構,新中國重建和新建的路亭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溫州的民間路亭造型獨特,優(yōu)雅別致,是獨具一格的民間建筑文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