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
生平
廖化最初任前將軍關(guān)羽的主簿,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吳襲取荊州,關(guān)羽戰(zhàn)敗身亡,廖化曾一度從屬孫吳。之后他為了回到劉備勢力,用詐死的方法騙過人們,帶著母親晝夜趕路西行。劉備此時率軍東征(見夷陵之戰(zhàn)),與廖化在秭歸相遇。劉備見到廖化后大悅,任命為宜都太守。 其后,劉備任命廖化為別督,隨大軍駐扎于夷陵界,其后劉備被吳將陸遜打敗。
建興元年(223年),丞相諸葛亮開府,舉蔣琬為茂才,蔣琬堅持推讓給劉邕、陰化、龐延、廖化。 廖化出任丞相參軍,隨諸葛亮北伐。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平定武都、陰平二郡。后令廖化督廣武 ,領(lǐng)陰平太守。
延熙元年(238年)九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魏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廣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率兵救援,兩軍沿東西兩面分兵合進(jìn),欲夾擊廖化軍。廖化抓住機會各個擊破,游奕軍被擊退,王赟在交戰(zhàn)中箭身亡。
延熙十年(247年),涼州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眾叛魏降蜀,為魏將郭淮所破,姜維率軍迎接。次年,姜維令廖化于成重山筑城守備,后被魏將郭淮所敗。但成功將胡部遷入繁縣。
延熙十二年(249年),廖化隨姜維進(jìn)攻雍州,姜維遣廖化在白水南岸扎營與魏將鄧艾對峙,欲牽制鄧艾軍,借以出兵襲取洮城。但被鄧艾識破,搶先據(jù)守洮城,姜維不能攻克,于是隨撤兵退走。
景耀二年(259年)再升為右車騎將軍 、假節(jié),領(lǐng)并州刺史 ,封中鄉(xiāng)侯。其官位與左車騎將軍張翼相當(dāng),在鎮(zhèn)軍大將軍宗預(yù)之上。
景耀五年(262年),廖化于姜維出兵狄道時表示:“‘兵不戢,必’,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于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點出了廖化對姜維連年用兵,耗損蜀漢國力的擔(dān)憂。
景耀六年(263年)夏,魏軍大舉伐蜀,廖化與張翼、董厥等率軍抵抗 ,廖化受命往沓中支援姜維,后隨姜維棄陰平,與張翼、董厥合軍退守劍閣,魏將鍾會始終未能攻破。 是年冬,蜀主劉禪降魏,廖化等人得到劉禪投降的敕令,隨姜維在涪縣向鐘會投降,蜀漢亡。
咸熙元年(264年)春,廖化內(nèi)徙洛陽,途中病死。
典故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一語是出自《掃迷帚》第二十四回,并非出自正史記載;原文如下:
不期一日正揮毫繕寫間,突來一不知姓名、博袖、滿臉腐氣的老儒。那人跨進(jìn)書室,并不向主人致禮,便坐在那靠東椅子上,嗤的一笑道:“好,好,‘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你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來,怪極,怪極?!币幻嬲f著,一面伸手向衣襟上又舊又污的布袋內(nèi)摸出一京料鼻煙壺,且傾且嗅,旁若無人。
原意是蜀中大將先后亡故,由廖化擔(dān)任先鋒。但‘蜀中大將’并沒有明確指明是誰,一般來說不論小說《三國演義》還是正史《三國志》讀者,坊間都多認(rèn)為以下數(shù)人:
前將軍 漢壽亭侯關(guān)羽(約160年-220年)
右將軍 西鄉(xiāng)侯張飛(168年-221年)
左將軍 前都亭侯馬超(176年-222年)
后將軍 關(guān)內(nèi)侯黃忠(?年-220年)
翊軍將軍 永昌亭侯趙云(?年-229年)
征西大將軍 南鄭侯魏延(?年-234年)
至于廖化之官位及生卒年如下:
右車騎將軍 中鄉(xiāng)侯 廖化 (?年-264年)
以死亡年份推算,廖化比起‘蜀中大將’最遲逝世之魏延還活多30年,按常理廖化應(yīng)比‘蜀中大將’活躍于晚數(shù)十年之時期。 按正史記載廖化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才正式登場,之后跟隨諸葛亮及姜維南征北伐,到蜀漢滅亡翌年,即咸熙元年(264年)才逝世。
按《三國志·蜀志第十三·之王平傳》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中記載:‘時人語曰:“前有王句,后有張廖?!薄?/span>
意指王平、句扶、張翼、廖化四人。 廖化與下述三位蜀漢后期將領(lǐng)齊名。
鎮(zhèn)北大將軍 安漢侯 王平 (?年-248年)
左將軍 宕渠侯句扶(?年-249年)
左車騎將軍 領(lǐng)冀州刺史 張翼 (?年-264年)
根據(jù)正史記載,如廖化有多次升遷記錄,又如劉備與廖化相遇時大悅并且任命廖化為宜都太守,以及最終官位于鎮(zhèn)軍大將軍宗預(yù)之上等資料顯示廖化得到重用并成為蜀漢后期重要將領(lǐng)。
坊間多為‘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一句存在誤解,認(rèn)為蜀國后期人才凋零,由能力平庸的廖化擔(dān)任先鋒。其實《掃迷帚》老儒所講全句說話應(yīng)該是:“好,好,‘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你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來,怪極,怪極。”,即使說話帶有貶意,都只是‘蜀中大將’不在,廖化這少年擔(dān)任起先鋒,指的是廖化年輕,并沒有指明廖化能力平庸。
宜都太守
據(jù)歷史記載劉備與廖化相遇時大悅并且任命廖化為宜都太守,但在此之前有大將張飛等人曾經(jīng)擔(dān)任過此職。
(蜀)張飛→劉封→孟達(dá)→廖化→樊友→(吳)陸遜→雷譚→王歧→虞忠。
歷史
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改臨江郡為宜都郡,仍治夷陵,下轄夷陵、佷山(今長陽、五峰)、夷道(今宜都)三縣。翌年,特委任征虜將軍張飛為太守,封新亭侯。
就現(xiàn)有的文獻(xiàn)資料考究,張飛是首任宜都郡太守。 《三國志·蜀志》稱其“治郡有聲”。由于史無多載,其業(yè)績詳敘不得。今西陵峽口三游洞的張飛擂鼓臺和古軍壘遺址,相傳就是張飛在這兒訓(xùn)練過水軍的存跡。
張飛后隨劉備西取益州,宜都太守相繼有劉封、孟達(dá)、廖化、樊友等人出任,都有所聲名。其中劉封比較突出,他興土木,建城邑。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東吳孫權(quán)襲取荊州,派部將呂蒙和陸遜為前部,迅速占領(lǐng)了南郡。為了阻止關(guān)羽入川,同時鞏固地盤,陸遜徑自趕往宜都郡,蜀漢太守樊友見勢不妙,便“委郡去”。于是陸遜領(lǐng)宜都郡,“諸城長吏及蠻夷長官皆降”(《三國志》)。當(dāng)時陸遜分兵平定枝江、夷道和佷山等地,就坐鎮(zhèn)夷陵,把守峽口,以防蜀方。至此,宜都郡為東吳所有,下領(lǐng)秭歸、夷陵、夷道和枝江四縣。陸遜為東吳的首任宜都郡太守。
繼陸遜之后,吳國宜都郡太守由雷譚、王歧、虞忠等人出任,均為一時名宦,舊志略有記載。
評價
《華陽國志·卷七·劉后主志》:“時人語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后有張(張翼)、廖(廖化)。’”
陳壽《三國志》:“以果烈稱?!?/span>
藝術(shù)形象
小說形象
《三國演義》中的廖化從184年的黃巾之亂開始,直到264年蜀漢滅亡,經(jīng)歷八十年的興衰。原是黃巾賊的余黨,黃巾之亂結(jié)束后,搶劫掠奪生存。在關(guān)羽千里尋兄之時,廖化山寨的另一個伙伴杜遠(yuǎn),把關(guān)羽的兩位嫂嫂搶到山上,打算將二人分作各人的妻子。廖化誓要歸還,但杜遠(yuǎn)不聽從,廖化便將其斬殺。歸還劉備嫂嫂給關(guān)羽,打算跟隨關(guān)羽,但關(guān)羽考慮到他之前是黃巾賊,所以就此拜別。直到劉備奪得荊州后,廖化前來投靠,獲任命為關(guān)羽的主簿。在樊城之戰(zhàn),東吳呂蒙襲擊荊州的時候,廖化脫出城池回蜀國找救援。劉備攻打吳國,廖化跟隨。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曾追擊司馬懿,得其頭盔。諸葛亮死后,仍是北伐的先鋒。后姜維復(fù)國詐降鍾會,廖化知道計劃后陪同,但最后反亂失敗而姜維死于亂軍。最后跟隨蜀國投降而遷至洛陽。
《三國人物事典》就提出廖化可能是同名同姓的兩個人。但亦可能是廖化沒有直接參與黃巾之亂,而是在黃巾之亂平定后加入黃巾殘黨。
廖化升為“飛衛(wèi)將軍”是演義誤用的官名,東漢、三國時代并無此名。
漫畫形象
《蒼天航路》(王欣太)
參考資料
《三國志· 魏書·明帝紀(jì) 》陳壽著、裴松之注
《三國志· 魏書·郭淮傳 》陳壽著、裴松之注
《三國志· 魏書·鄧艾傳 》陳壽著、裴松之注
《三國志· 魏書·鍾會傳 》陳壽著、裴松之注
《三國志· 蜀書·后主傳 》陳壽著、裴松之注
《三國志· 蜀書·王平傳 》陳壽著、裴松之注
《三國志· 蜀書·蔣琬傳 》陳壽著、裴松之注
《三國志· 蜀書·姜維傳 》陳壽著、裴松之注
《三國志· 蜀書·宗預(yù)傳 》陳壽著、裴松之注
《三國志· 吳書·陸遜傳 》陳壽著、裴松之注
《資治通鑒》
《三國志人物事典》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