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
早期
張浚四歲成孤兒,行直視端,不說誑言,熟人知為大器。入太學(xué),中進士第。靖康初,為太常簿。李綱在金國第一次伐宋晚期和姚平仲合作,與種師道等人之間有爭功之嫌。姚平仲劫完顏宗望之營寨而大敗,作為主要支持者的李綱被張浚以專權(quán)之名彈劾。
汴京陷落后,張浚聽說宋高宗在應(yīng)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馳赴應(yīng)天府,除樞密院編修官,改虞部郎,擢殿中侍御史。金兵南侵,宋高宗往東南逃跑,后軍統(tǒng)制韓世忠部下逼逐諫臣墜水死,張浚奏奪韓世忠觀察使,上下始知有國法。遷侍御史。
這時宋高宗在揚州,張浚進言:“中原天下之根本,愿下詔葺東京、關(guān)陜、襄鄧以待巡幸。”咈宰相意,除集英殿修撰、知興元府。未行,擢禮部侍郎,高宗召諭曰:“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朕將有為,正如欲一飛沖天而無羽翼,卿勉留輔朕?!背鶢I使司參贊軍事。張浚預(yù)計金人必來攻,而南宋朝廷晏然自得,殊不防備,所以力勸宰相黃潛善、汪伯彥,但此二人皆笑張浚過分。
苗劉兵變
建炎三年(1129年)春,金人南侵,宋高宗逃到錢塘,留朱勝非于吳門捍御,以張浚共同節(jié)制軍馬,不久朱勝非召還,張浚獨留。時潰兵數(shù)萬,所至剽掠,張浚招集甫定。這時苗傅、劉正彥叛亂,張浚和韓世忠合作,平叛功勞很大。時年張浚年33歲!
陜西抗金
建炎四年(1130年),張浚認(rèn)為中興應(yīng)當(dāng)自關(guān)陜開始,考慮金人也許會先入陜?nèi)∈?,則東南不可保,所以請行為川、陜宣撫處置使。既抵興元,金兵已取鄜延,金將婁宿孛堇引大兵渡渭水,攻永興,宋將都按兵不動,不肯相援。張浚到任,即訪問風(fēng)俗,罷斥奸贓,以搜攬豪杰為先務(wù),諸將惕息聽命。
此時諜報金人將攻東南,張浚命諸將整軍向敵。不久金人大攻江、淮,張浚即治軍入衛(wèi)支援。到達房州,知金人北歸,又回師關(guān)陜。這時金兀術(shù)猶在淮西,張浚懼其繼續(xù)騷擾東南,想牽制之,遂決策合五路之師攻打永興,以調(diào)動金兵。果然金急調(diào)兀術(shù)、完顏婁室、完顏宗輔等等入援,大戰(zhàn)于富平。涇原帥劉锜身率將士沖擊敵陣,殺獲頗眾。但環(huán)慶經(jīng)略使趙哲畏敵先逃,宋軍挫敗,張浚退駐興州,斬趙哲。命吳玠聚兵扼險于鳳翔之和尚原、大散關(guān),以斷敵來路,張浚上書待罪,宋高宗手詔慰勉,沒有追究。
張浚在關(guān)陜?nèi)?,?xùn)練新兵,以劉子羽為上賓,任趙開為都轉(zhuǎn)運使,擢吳玠為大將守鳳翔。劉子羽開善理財,而吳玠每戰(zhàn)必勝。西北遺民,歸附日眾。所以雖然關(guān)陜丟失,但全蜀安全,且以形勢牽制東南,江、淮亦賴以安。
紹興元年(1131年),金將烏魯攻和尚原,吳玠乘險擊之,金人大敗走。兀術(shù)親自出馬,吳玠及其弟吳璘又大破之。這就是吳玠的大散關(guān)和尚原之戰(zhàn)。張浚論功升檢校少保、定國軍節(jié)度使。
罷官
紹興三年(1133年),張浚罷官有幾個因素:
建炎四年(1130年)富平之役前,手下大將吳玠曾敗于彭原,投訴另一大將曲端不整師。曲端又曾迫逐帥臣王庶而奪其印。富平之役大敗,起因是趙哲臨陣脫逃,但曲端和張浚也意見不合鬧矛盾,加上曲端的心腹張忠彥等降金。張浚開始時重用曲端,終于廢之,后來在重新啟用和追究責(zé)任之間徘徊,最后還是將曲端下獄論死。有人彈劾張浚殺趙哲、曲端無辜,而重用劉子羽、吳玠是不對的,朝廷開始懷疑張浚。
建炎四年(1130年)初,辛炳知潭州,張浚在陜西抗金,以檄發(fā)兵,辛炳不派兵支援,張浚奏劾之。1133年,辛炳已經(jīng)是御史中丞,同列彈劾張浚。
紹興三年(1133年),宋高宗遣王似作張浚副手。這時金將撒離喝及劉豫軍聚兵入攻,破金州。劉子羽為興元帥,約吳玠同守三泉。金人至金牛,宋師掩擊大勝之,斬馘及墮溪谷死者,以數(shù)千計。這時張浚聽到王似來,就請求解除王似兵權(quán),并說王似不勝任。宰相呂頤浩不悅,同時朱勝非也以舊怨攻擊張浚,宋高宗詔浚赴見。
因此張浚被宋高宗罷免。
江淮抗金
張浚剛被罷免不久,劉豫之子劉麟趁機引金人入攻。高宗想起張浚前言,于是免朱勝非,召張浚以資政殿學(xué)士提舉萬壽觀兼侍讀。張浚入見,高宗手詔為張浚辨前誣,除知樞密院事。
張浚既受命,即日赴江上視師。此時兀術(shù)擁兵十萬于揚州,約日渡江決戰(zhàn)。張浚長驅(qū)臨江,召韓世忠、張俊、劉光世議事。將士見張浚,勇氣十倍。張浚派遣諸將,身留鎮(zhèn)江節(jié)度之。韓世忠遣麾下王愈詣兀術(shù)約戰(zhàn),且言樞密張浚已在鎮(zhèn)江。兀術(shù)曰:“張樞密貶嶺南,何得乃在此?”王愈出張浚所下文書示之。兀術(shù)色變,晚間不戰(zhàn)而遁。
評價
在南宋各大名將中,張浚作戰(zhàn)能力一般,志大才疏,雖然提拔過吳玠、劉锜、楊沂中等名將,以及楊萬里、虞允文等文官,但也重新起用了秦檜,釀成了爭議極高的秦檜掌權(quán)。富平之戰(zhàn)他戰(zhàn)前戰(zhàn)后舉措安排失當(dāng),不僅丟失了關(guān)陜,還葬送了宋代碩果僅存的、具備戰(zhàn)斗力的西軍,事后擅自虐殺了曲端。紹興七年(1137年),由于再度安排不當(dāng),原劉光世所部酈瓊等發(fā)動“淮西兵變”投降偽齊,使南宋白白喪失了全國兵力的1/10以上,還徹底打亂了長江防線的部署。隆興北伐時,張浚雖被宋孝宗起用為北伐總指揮,但已老將死,力不從心,最終造成了“符離之?dāng) ?,宋孝宗北伐的雄心壯志,盡付東流。
浚幼有大志,及為熙河幕官,遍行邊壘,覽觀山川形勢,時時與舊戍守將握手飲酒,問祖宗以來守邊舊法,及軍陳方略之宜。故一旦起自疏遠,當(dāng)樞筦之任,悉能通知邊事本末。在京城中,親見二帝北行,皇族系虜,生民涂炭,誓不與敵俱存,故終身不主和議。每論定都大計,以為東南形勢,莫如建康,人主居之,可以北望中原,常懷憤惕。至如錢塘,僻在一隅,易于安肆,不足以號召北方。與趙鼎共政,多所引擢,從臣朝列,皆一時之望,人號“小元祐”。所薦虞允文、汪應(yīng)辰、王十朋、劉珙等為名臣;拔吳玠、吳璘于行間,謂韓世忠忠勇,可倚以大事,一見劉锜奇之,付以事任,卒皆為名將,有成功,一時稱浚為知人??J履敢孕⒎Q,學(xué)邃于《易》,有《易解》及《雜說》十卷,《書》、《詩》、《禮》、《春秋》、《中庸》亦各有解,文集十卷,奏議二十卷。子二人、栻、枃。栻自有傳。
軼事
苗傅、劉正彥曾雇人刺殺張浚。張浚在秀州時,警備甚嚴(yán),曾經(jīng)夜里有客至前,出一紙懷中說:“此苗傅、劉正彥募賊公賞格也?!睆埧柲悄阆朐趺崔k?客曰:“仆河北人,粗讀書,知逆順,豈以身為賊用?特見為備不嚴(yán),恐有后來者耳?!睆埧O聢?zhí)這名仗義刺客的手,問其姓名,但不告而去。
相傳張浚得罪了秦檜以后,被貶到零陵,隨身只帶了幾箱子舊物。檜黨誣告說那里面都是張浚和蜀地舊部往來策劃謀反的書信,以為抄家繳來至少可以在其中發(fā)現(xiàn)一些不利于張浚的私物。宋高宗派人去抄來,在朝堂上打開卻只看到一些書籍,雖然也有書信,但里面都是憂國愛君的話。此外就是破舊衣服,宋高宗大出意外,非常感動,說:沒想到張浚竟然一貧如此。于是派使者追趕去送他三百兩金。檜黨又對外宣稱說是去賜張浚死,指望張浚會有錯誤的反應(yīng),自殺或者反叛。消息傳到零陵,張浚的左右哭之,張浚說:“我的罪過固然當(dāng)死,如果象外面?zhèn)鞯哪菢?,死了來向國家謝罪也沒什么,你們?yōu)槭裁匆弈??”張浚又問使者是誰,說是殿帥楊存中(即楊沂中)的兒子。張浚說:“我不須死了,存中是我的故部。如果朝廷要賜我死,必然另派他人?!辈痪檬拐叩搅?,宣讀了皇帝的圣旨,張浚得三百兩賞金。
參考文獻
《宋史·張浚傳》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