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托·斯里弗
生平
斯里弗生于美國印第安那州茂比利,并在1909年于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完成學業(yè) 。他畢生職業(yè)生涯都在亞利桑那州旗桿市的羅威爾天文臺度過,于1915年擔任副臺長、1916年擔任代理臺長,1926年擔任臺長直到1952年退休 。他使用光譜判定行星的自轉(zhuǎn)周期和大氣層的成分。1912年他首次在星系的譜線中發(fā)現(xiàn)了紅移 。1929年在地球大氣層的中氣層中發(fā)現(xiàn)了鈉層 。他也雇用了克萊德·湯博并支持其工作,促使他在1930年發(fā)現(xiàn)了冥王星 。
愛德文·哈勃常被錯誤認為是星系紅移的發(fā)現(xiàn)者 。紅移的量測和確認是由 詹姆士·愛德華·凱勒 ( 英語 : James Edward Keeler ) (任職于利克天文臺和 阿利根尼天文臺 ( 英語 : Allegheny Observatory ) )、維斯托·斯里弗(羅威爾天文臺)和 威廉·華萊士·坎貝爾 ( 英語 : William Wallace Campbell ) (利克天文臺)等人完成。
哈伯和他的助手米爾頓·赫馬森(Milton Humason)結合了自有的星系距離量測資料和斯里弗的星系紅移資料,發(fā)現(xiàn)了星系的距離和紅移的粗略關系式。紅移和距離的關系式于1929年由哈伯和赫馬森提出,今天稱為哈伯定律,并且是現(xiàn)代宇宙膨脹模型的基礎。
斯里弗在旗桿市去世并葬于當?shù)毓?。
獎項
1919年 拉朗德獎 ( 英語 : Lalande Prize )
1919年巴黎科學院金質(zhì)獎章
193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頒發(fā)亨利·德雷伯獎章
1932年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zhì)獎章
1935年布魯斯獎
月球上的斯里弗環(huán)形山是以他和其弟厄爾的姓氏命名,此外還有火星上的同名撞擊坑和1962年9月7日由印第安納小行星計劃(Indiana Asteroid Program)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1766。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展開-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