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
簡介
《吶喊》是挪威印象派畫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的代表作之一。畫面的主體是在血紅色映襯下一個極其痛苦的表情,紅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fā),火山灰把天空染紅了。畫中的地點是從厄克貝里山上俯視的奧斯陸峽灣,有人認(rèn)為該作品反映了現(xiàn)代人被存在主義的焦慮侵?jǐn)_的意境。 這套組畫題材范圍廣泛,以謳歌“生命、愛情和死亡”為基本主題,采用象征和隱喻的手法,揭示了人類“世紀(jì)末”的憂慮與恐懼。
先鋒派表現(xiàn)主義藝術(shù)運動(The avant-garde Expressionist art movement that emerged)在20世紀(jì)初興起于德國和奧地利。盡管展覽著眼于是蒙克藝術(shù)生涯的后期,但仍然為1895年創(chuàng)作的這幅《吶喊》找到了一席之地。
蒙克在1892年1月22日的一篇日記中記錄了《吶喊》的靈感來源:“我跟兩個朋友一起迎著落日散步——我感受到一陣憂郁——突然間,天空變得血紅。我停下腳步,靠著欄桿,累得要死——感覺火紅的天空像鮮血一樣掛在上面,刺向藍(lán)黑色的峽灣和城市——我的朋友繼續(xù)前進(jìn)——我則站在那里焦慮得發(fā)抖——我感覺到大自然那劇烈而又無盡的吶喊?!?/span>
《吶喊》中的人物或許是蒙克的自畫像,或是在他13歲就去世的姐姐蘇菲(Sophie)。藝術(shù)史學(xué)家還認(rèn)為,《吶喊》中的人物或許還有另外一個來源,那就是蒙克在1889年巴黎世博會上看到的一具秘魯木乃伊。
版本
本作品共有四個版本,分別是藏于奧斯陸蒙克博物館的版本(蛋彩畫、紙本,83.5×66cm)、藏于國家畫廊的版本(蛋彩畫、油畫、粉彩、紙本,91×73.5cm)、藏于蒙克博物館的另一個版本,和彼得·奧爾森(Petter Olsen)的收藏版本。1895年畫家把作品制成平面印刷以大量復(fù)制,至今使用最初的畫框,也四個版本中唯一的私人收藏。自1994年起,其中兩個版本先后被盜去,之后皆失而復(fù)得。
影響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影響不只是表現(xiàn)主義畫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尖叫的教宗》(Howling Pope)系列作品也受到了《吶喊》的啟發(fā)。1984年,安迪·沃荷(Andy Warhol)也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絲網(wǎng)印刷作品,用奪人眼球的明亮色彩重新詮釋了《吶喊》。
《吶喊》還是翠西·艾敏(Tracey Emin)最喜歡的“歷史”繪畫:1998年,她甚至專門拍攝了一部影片。在片中,她來到了挪威的一個峽灣,在那里呼喊了整整1分鐘時間,鏡頭則始終落在水面上。塞爾維亞行為藝術(shù)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也說服奧斯陸的居民一起在公共場合尖叫,以此紀(jì)念蒙克。英國畫家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在1998年創(chuàng)作了《回聲湖》(Echo Lake),里面有一個幽靈般的警察像蒙克《吶喊》里的主人公一樣抓住自己的頭。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