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利科
生平
保羅·利科在1913年生于法國的瓦朗斯的一個信奉新教的家庭 ,因此在信奉天主教的法國里成為了少數(shù)派。
當利科只有兩歲時,他的父親在1915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一場戰(zhàn)爭中陣亡,于是小利科由他的祖父母和姑母遷往法國雷恩,且利用他們僅有的助學金一起照顧他。利科在那里獲得了優(yōu)先的學習權(quán)。雖然利科入讀了雷恩中學(現(xiàn)為 佐拉·雷恩中學 ( 法語 : émile-Zola de Rennes ) )并在 羅蘭·戴布露茲 ( 法語 : Roland Dalbiez ) 家中學習,此時,他開始接觸哲學 。
利科成為學士并于1932年在 雷恩大學 ( 英語 : University of Rennes ) 開始研究哲學,尤其是現(xiàn)象學。于1933-34年,利科在巴黎大學中受加布里埃爾·馬塞爾所影響 。1934年,利科和 儒勒·拉舍利耶 ( 法語 : Jules Lachelier ) 、 儒勒·拉尼奧 ( 法語 : Jules Lagneau ) 完成了一個論文——“神的問題” 。1935年,利科在國家哲學獲得了第二高的聚集分數(shù),并有“預言一個美好的將來”的評語。同年,利科娶了西蒙莉·雷澤斯,并與其生育了五個孩子 。1936至37年,利科從軍服役 。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打斷了利科的一段哲學生涯,原因是他被迫進法國軍隊服役。當法軍被納粹德軍擊敗后,利科被囚禁在拘留營達五年之久 ,幸好他的拘留營中有其他的讀書人居住,例如有安排書藉、充分地把人們嚴格分級,并令拘留營被維希政府評為像一個學位授予機構(gòu)的 米基·杜夫海納 ( 英語 : Mikel Dufrenne ) 。在拘留營期間,利科經(jīng)常閱讀卡爾·雅斯貝爾斯和埃德蒙德·胡塞爾的書,并為他的哲學生涯帶來影響。
1948年至1956年,利科在法國唯一的新教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教授神學。1950年,利科獲得特許任教資格,并提交了兩篇論文:一、翻譯《靈感一》成法文。二、《我的理念:自愿和非自愿》 。之后利科便在現(xiàn)象學取得了一定的聲譽。
1956年,利科在巴黎大學獲得了一個哲學界的主席學位,這個任命標志著他在哲學界的崛起。當利科在索邦的時侯,他撰寫了三部作品,這三部作品可說是鞏固了他的名譽,分別是:推行在1960年的《易犯錯誤的男人》、《象征的》和在1965年推行的《弗洛伊德和理念:一個在變形的文章》?!案ヂ逡恋潞屠砟睢卑闹鲝?,比如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尼采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們是“嫌疑學校”的主人翁(懷疑大師或?qū)W校懷疑) 。雅克·德里達那個時候曾是利科的徒弟(早于1960年代)。 。
在1965至1970年,利科于巴黎新成立的巴黎第十大學成為了那里的經(jīng)紀 。泰爾希望令教育實驗進步,利科卻希望其會按照他的設想一所大學不要制造一些沉悶的氣氛、受傳統(tǒng)約束以及課室十分擠迫的大學。盡管如此,當五月風暴學生起義期間,泰爾也對利科作出反對。利科被嘲笑為一個“老小丑”和法國政府的工具 。
之后利科與法國的學術(shù)生活失去興趣,他在比利時法語天主教魯汶大學簡要地教導。利科在芝加哥大學(他在1970年至1985年于該大學任教)中獲得學位之前 ,他曾經(jīng)于1971年參選在美國文理科學院的“外國榮譽會員”選舉 。利科的研究正處于高潮,他發(fā)表了《隱喻的規(guī)則:含義的語言創(chuàng)作的多學科研究》、推行于1975年和有三集的《時間與故事》和推行于1983年至1985年,利科1985年至1986年把該書給了 吉福德的講述教學法 ( 英語 : Gifford Lectures ) ,出版于1990年的《自己當成另一個》。這工作關(guān)于利科的論文、個性和自身利益。
作為一個著名的學者,利科的作品《時間與故事》擔保了他可以在1985年重返法國,他的后期工作的特點是持續(xù)國家知的識傳統(tǒng)領域;例如一些后期寫作延續(xù)美國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的想法。
在1995年,利科獲得了來自 基輔莫希拉學院的國立大學 ( 英語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yiv-Mohyla Academy ) 的名譽學位。
在1999年,利科獲得了 巴爾贊獎 ( 英語 : Balzan Prize ) 的哲學獎,他被引證“他的才能匯集在所有重要的主題與20世紀哲學的跡象,和重新制定他們進入一個原始的語言,尤其是詩學和隱喻,他發(fā)現(xiàn)一些地方露出了現(xiàn)實,我們不能操縱,但他解釋不同的方式,以及所有的連貫。他通過使用隱喻,語言借鑒了真理,這使得我們知道我們是什么,深藏在我們自己的本質(zhì)的深刻” 。同年,利科和他的合作者獲得了 戈登·J·萊恩獎 ( 英語 : Gordon J. Laing Award ) 、芝加哥大學和董事會出版了他們的書——圣經(jīng)思考:訓詁學與解釋學研究。
2004年11月29日,利科和 雅羅斯拉夫·百利金 ( 英語 : Jaroslav Pelikan ) 一同獲得了克魯格獎的第二名。
2005年5月20日,利科在沙特奈馬拉布里的家中自然死亡,享年92歲。時任的法國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聲明“以人為本的歐洲傳統(tǒng)是在悼念其最有才華的倡導者之一”。
思想
解釋學和現(xiàn)象學
利科其中一個重大貢獻,是與解釋學的現(xiàn)象過程纏繞在一起。在這個聯(lián)盟,利科適用解釋學的任務不僅僅是比文本分析更多,而且他對每個人都是自我的。在利科的想法中,他覺得解釋學是了解在自我和符號之間的意義,而且可以辯證兩者的關(guān)系。另外,利科對解釋學的目標是把工作重點——解釋學過程的結(jié)果:“要明白涉及的符號語言,我已滿足我對解釋學的期望。我在所有解答中的宗旨是征服遙遠,一段在過去的文化和時代到文本所屬解釋自己之間的距離。通過克服距離和使用自己的文字,注釋家們可以貼切地注釋它的意思:他使它變得熟悉,就是說他構(gòu)造了自己。他是這樣發(fā)展在他的理解,這樣他就會通過他對他人的理解追求。因此解釋學都是明示或暗示和通過理解別人的手段自我理解。” 。利科堅持認為詮釋學是一個在未來的自我并和其在一起,以有意義的方式,這個就是自我闡釋的意義以及主要約束和存在本身表現(xiàn)的其他意義。因此,利科描繪理念是為了尋求通過現(xiàn)象的解讀揭示存在的意義鑲嵌在文化的世界:“這就是為什么理念仍然是一個解釋學,那是一個閱讀的明顯意義的文本里面隱含的意思。它是解釋學的任務表明存在到達的表情,即在反射只有通過所有來到光在文化世界意指的持續(xù)注釋。只有通過利用這個意義,才能成為一個能夠自我管理的人。在工作和機構(gòu)上,利用這種精神的生活就是有道理的文化運動。” 。另外,解釋學的過程和提取意思,是個相反的任務。重點并不是在外部的意義上,而在這是通過遇到外部獲得的意義或自我洞察文本上。自知之明獲得通過解釋學的過程,從而間接地實現(xiàn)。這是在反對笛卡爾我思,“這直接掌握本身有疑問的經(jīng)歷”或“一個道理,既虛榮,因為它是不可戰(zhàn)勝的” 。就事實而言,區(qū)別利科的目標的區(qū)別是由自我發(fā)現(xiàn),這對他來說只有通過解釋所指的手段。 根據(jù)利科,他的解釋學目的是恢復和復興文字的意思。法國哲學家選擇了宗教的現(xiàn)象學模式,相對于精神分析,強調(diào)它的特點是一個在解釋學的關(guān)注。 。宗教的羅馬尼亞現(xiàn)象, 米爾恰·伊利亞德 ( 英語 : Mircea Eliade ) ,遵循由利科提出的模式,寫在三個簡化論上:卡爾·馬克思是簡化主義者,因為他減少了社會的經(jīng)濟;弗里德里?!つ岵梢彩呛喕髁x者,因為他減少了男子超人的任意概念;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亦是簡化主義者,因為他減少了人性的性本能 。利科稱他們?nèi)藶椤叭篁?qū)逐艦”或“懷疑的主人” 。
語言哲學
在《隱喻的規(guī)則》 和《時間與敘述》(卷一)中 ,利科認為存在一個語言富有成效的想像力 :重新生成通過隱喻性的權(quán)力時指出以新的方式和行事方式的意思,作為結(jié)果,利科認為語言包含在自身內(nèi)部資源,允許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 。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