陔余叢考
內(nèi)容架構(gòu)全書43卷,不分門目、以類相從,共有7類。其中經(jīng)學(xué)4卷(卷1-4)、廿四史10卷(卷5-14)、通鑒鋼目1卷(卷15)、重要史事5卷(卷16-20)、詩文雜事4卷(卷21-24)、一般史事與制度8卷(卷25-32)、雜俎11卷(卷33-43)。類型論義宋代以后,筆記雜著較為盛行?!囤胗鄥部肌穼儆诳紦?jù)學(xué)類型,即以提問為始,舉列相關(guān)資料循歸納之方向;內(nèi)容以詩文、史事等為主,不論有無結(jié)論,均可供后人作更深入之探討。因趙翼長于文史,其考訂輯記時有獨到之見解,所提出的看法往往突破傳統(tǒng)論說束縛,不為時人意見左右。梁啟超以為,趙翼為文“用歸納法比較研究,以觀盛衰治亂之原”。不過,趙翼一則因詩名冠于史學(xué)、再則又受到主流考據(jù)學(xué)風(fēng)之制約,故而《陔余叢考》浮沉于其時之正統(tǒng)學(xué)界外??菊抠O堂刊本,《陔余叢考》,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商務(wù)印書館,《陔余叢考》,1957年排印本。世界書局刊本,《陔余叢考...
內(nèi)容架構(gòu)
全書43卷,不分門目、以類相從,共有7類。其中經(jīng)學(xué)4卷(卷1-4)、廿四史10卷(卷5-14)、通鑒鋼目1卷(卷15)、重要史事5卷(卷16-20)、詩文雜事4卷(卷21-24)、一般史事與制度8卷(卷25-32)、雜俎11卷(卷33-43)。
類型論義
宋代以后,筆記雜著較為盛行?!囤胗鄥部肌穼儆诳紦?jù)學(xué)類型,即以提問為始,舉列相關(guān)資料循歸納之方向;內(nèi)容以詩文、史事等為主,不論有無結(jié)論,均可供后人作更深入之探討。因趙翼長于文史,其考訂輯記時有獨到之見解,所提出的看法往往突破傳統(tǒng)論說束縛,不為時人意見左右。梁啟超以為,趙翼為文“用歸納法比較研究,以觀盛衰治亂之原”。不過,趙翼一則因詩名冠于史學(xué)、再則又受到主流考據(jù)學(xué)風(fēng)之制約,故而《陔余叢考》浮沉于其時之正統(tǒng)學(xué)界外。
刊本
湛貽堂刊本,《陔余叢考》,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商務(wù)印書館,《陔余叢考》,1957年排印本。
世界書局刊本,《陔余叢考》,臺灣,2009年7月。
參見
二十二史札記
甌北集
甌北詩抄
甌北詩話
皇朝武功紀(jì)盛
檐曝雜記
參考文獻(xiàn)
(清)趙翼撰,《陔余叢考》,中華書局,中國,1963年4月1日。ISBN 7101052371
孫星衍:《趙甌北先生墓志》。
張維屏:《國朝詩人征略》卷三十八“趙翼”。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相關(guān)資料
孫星衍
孫星衍(1753年-1818年),字伯淵,一字淵如,號季述。江蘇陽湖縣(今屬江蘇省常州市)人,祖籍安徽濠州,清代經(jīng)史學(xué)家,考據(jù)學(xué)者,金石學(xué)家。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dāng)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余切叢
1-形式余切叢的光滑截面是微分1-形式。余切叢的定義設(shè)M×M是M與自己的笛卡爾積。對角映射Δ將M中的點p映到M×M中的點(p,p)。像Δ稱為對角線。設(shè)I{\displaystyle{\mathcal{I}}}是M上光滑函數(shù)芽的層。那么商層I/I2{\displaystyle{\mathcal{I}}/{\mathcal{I}}^{2}}由高階項為0的等價類組成。余切叢是這個層拉回到M:由泰勒定理,這是M一個上關(guān)于光滑函數(shù)芽層上的模的局部自由層。從而在M上定義了一個向量叢:余切叢。作為相空間的余切叢辛形式余切叢上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辛形式,它是一個重言1-形式的外微分。該1-形式賦予余切叢的切叢中的一個向量該余切叢中的元素(一個線性泛函)到應(yīng)用該向量在切叢上的投影(從余切叢到原來的流形的投影的微分)上得到的值。要證明該形式確實是辛形式,可以利用辛形式是一種局部性質(zhì):因為余切叢...
· 金叢世系考
據(jù)叢禾生先生年譜中《先代志略》云:“叢氏一族,起自文登……先世原姓金氏,漢大將軍敬侯金日裔。避曹魏亂,于黃初元年來(文登)……地處叢山中,固以叢為姓,且名其山曰‘叢家峴’……因宋末金元之亂,必有一二世失考,與今族譜世系不能銜接,惟族譜所載始祖諱德佑……”《志略》在這里告訴我們:叢氏原來姓金,是漢大臣金日的后裔。因東漢未年避曹魏之亂,于黃初元年東遷不夜居住,并且改為叢姓。因地外叢山中,其住地命名為叢家峴。又因為戰(zhàn)亂,前代宗系失考,明代修宗譜遂從德佑祖開始。世系不全,是我們叢氏的一大憾事。我們的祖先曾幾次修譜,由于種種原因,都未能把斷缺的部分補上。近幾年來,鄙人有興于我們叢氏宗族資料的研究,力圖理清世系,以解個人及族人多年淤積在心中的疑團(tuán),現(xiàn)根據(jù)資料將金叢世系推測如下,并恭請族內(nèi)賢達(dá)者斧正。叢姓為金日之后裔,金日又是漢武帝賜姓為金氏,那么金日就是叢姓的第一世祖了。其后金賞為第二世,金常為第三世...
· 金叢世系考
據(jù)叢禾生先生年譜中《先代志略》云:“叢氏一族,起自文登……先世原姓金氏,漢大將軍敬侯金日裔。避曹魏亂,于黃初元年來(文登)……地處叢山中,固以叢為姓,且名其山曰‘叢家峴’……因宋末金元之亂,必有一二世失考,與今族譜世系不能銜接,惟族譜所載始祖諱德佑……”《志略》在這里告訴我們:叢氏原來姓金,是漢大臣金日的后裔。因東漢未年避曹魏之亂,于黃初元年東遷不夜居住,并且改為叢姓。因地外叢山中,其住地命名為叢家峴。又因為戰(zhàn)亂,前代宗系失考,明代修宗譜遂從德佑祖開始。世系不全,是我們叢氏的一大憾事。我們的祖先曾幾次修譜,由于種種原因,都未能把斷缺的部分補上。近幾年來,鄙人有興于我們叢氏宗族資料的研究,力圖理清世系,以解個人及族人多年淤積在心中的疑團(tuán),現(xiàn)根據(jù)資料將金叢世系推測如下,并恭請族內(nèi)賢達(dá)者斧正。叢姓為金日之后裔,金日又是漢武帝賜姓為金氏,那么金日就是叢姓的第一世祖了。其后金賞為第二世,金常為第三世...
· 金叢世系源考
金叢世系源考叢喜蜜據(jù)叢禾生先生年譜中《先代志略》云:“叢氏一族,起自文登……先世原姓金氏,漢大將軍敬侯金日裔。避曹魏亂,于黃初元年來(文登)……地處叢山中,固以叢為姓,且名其山曰‘叢家峴’……因宋末金元之亂,必有一二世失考,與今族譜世系不能銜接,惟族譜所載始祖諱德佑……”《志略》在這里告訴我們:叢氏原來姓金,是漢大臣金日的后裔。因東漢未年避曹魏之亂,于黃初元年東遷不夜居住,并且改為叢姓。因地外叢山中,其住地命名為叢家峴。又因為戰(zhàn)亂,前代宗系失考,明代修宗譜遂從德佑祖開始。世系不全,是我們叢氏的一大憾事。我們的祖先曾幾次修譜,由于種種原因,都未能把斷缺的部分補上。近幾年來,鄙人有興于我們叢氏宗族資料的研究,力圖理清世系,以解個人及族人多年淤積在心中的疑團(tuán),現(xiàn)根據(jù)資料將金叢世系推測如下,并恭請族內(nèi)賢達(dá)者斧正。叢姓為金日之后裔,金日又是漢武帝賜姓為金氏,那么金日就是叢姓的第一世祖了。其后金賞為第...
· 天下叢氏源考
文登古邑,姓氏繁多。叢氏一族,自古即為邑之望族。究其由來,叢姓雖非文登原始土著,但卻是起源始于文登唯一的姓氏。因而天下叢姓皆宗文登。據(jù)初步了解和推算,叢氏現(xiàn)在有人口約四十多萬,分布在全國的一百四十多個縣市和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qū)。已得知在日本、朝鮮、泰國、新加坡、印度、緬甸、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俄羅斯、美國、墨西哥、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都有叢氏的后裔。叢姓的由來,歷史久遠(yuǎn),其后裔分布地區(qū)較廣,有的支系和后裔,已不知其宗祖何人,其宗源何處,為此深感遺憾。尋祖求源,是為人子之首要大事。筆者是叢氏后裔,為了幫助我同祖同宗的叢氏后裔,解決這一歷史問題,愿提拙筆淺談我叢氏的宗祖和宗源的問題,望我叢氏族人與知者斧正之。關(guān)于叢姓氏族的宗祖問題,在《姓氏考略》中有二說:其一,『堯時有叢枝(見《莊子》)?!黄涠?,『又相傳,漢金日之后,遷山東省文登縣之叢家峴,遂以為姓(見《池北偶談》)?!粌烧咭皇?..
關(guān)于我們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