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通寶
歷史沿革
明朝建立前,明太祖曾發(fā)行“大中通寶”銅錢;明朝建立后,又發(fā)行“洪武通寶”錢。然而,明太祖于1375年(洪武八年)開始發(fā)行“大明寶鈔”的紙幣,推行以紙鈔為主的通貨制度,禁止了銅錢在明朝國內的流通。
成祖即位后,于1408年(永樂六年)下令在南京、北京開設錢局,開始鑄造永樂通寶。1411年(永樂九年),又下令浙江、江西、廣東、福建的各布政司開設錢局。雖然永樂通寶在明朝國內鑄造,但目前在國內發(fā)現的永樂錢并不多,該錢在國外則是大量流通。南海及環(huán)印度洋周邊國家和地區(qū)都有出土發(fā)現永樂通寶的記錄。南洋的爪哇、舊港、錫蘭等國就通用永樂通寶,這些大多是由鄭和下西洋時由鄭和船隊帶出國的。日本室町幕府執(zhí)政期間,亦引入大量永樂通寶錢,以取代流通了數百年的宋錢(宋朝錢幣)。非洲肯尼亞的曼達島在2013年出土一枚永樂通寶,研究人員指出該發(fā)現有助證明鄭和船隊曾到過肯尼亞。
除了在明朝鑄造外,日本和安南也曾仿鑄過永樂通寶。安南一度被明朝占領及統(tǒng)治(1407年─1427年),明朝政府便在該地大規(guī)模鑄造徑小、書法字樣為真書的永樂通寶。琉球國亦曾模仿永樂通寶,鑄大世通寶、世高通寶。明朝境內亦曾出現大量私鑄錢,以景泰七年(1456年)的北京私鑄錢案件最為出名。
永樂通寶在室町時代一直在日本流通,直到1608年(日本慶長十三年),江戶幕府下達了通用禁止令,以慶長通寶代之。后來,永樂通寶逐漸被日本國內所鑄的寬永通寶所取代。
此外,在日本戰(zhàn)國時代,大名織田信長曾使用永樂通寶作為自己的旗幟。
織田信長“永樂通寶”的旗幟
對于古錢幣的收藏者而言永樂通寶屬于較為初級的藏品,至2012年,永樂通寶的市場價格大約為5美元。永樂通寶經濟價值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鑄造和發(fā)行的時間長;2,鑄造量大;3,版別較少減少了玩味性。
相關條目
中國古代貨幣
鄭和下西洋
大明寶鈔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