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漢簡
發(fā)現(xiàn)始末
1930年,中國、瑞典學者合組的西北科學考查團至甘肅附近考察。4月,瑞典考古學家弗克·貝格曼(英語:Folke Bergman)在額濟納河流域發(fā)現(xiàn)一枚木簡,考查團遂在60處展開挖掘工作。在挖掘的586個坑中,其中463個坑有漢簡,至5月8日為止共掘出11000余枚。同年12月27日至1931年1月25日,貝格曼一行又在破城子甲渠侯官的城堡遺址,發(fā)掘出漢簡5200多枚。1931年5月下旬,這批漢簡運抵北平。
由于漢代時紙張數(shù)量有限,居民仍習慣在竹木上寫字,多為木簡,少數(shù)為竹簡,居延漢簡書體為隸書章草,內(nèi)容多為修筑邊塞、兵制、屯田、置亭燧所遺屯戍文書,也論及市易,如《居延漢簡甲乙篇》記有“用馬五直二萬”,“其平宗馬直七千”的記載。居延漢簡紀年簡最早者是漢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最晚者是漢靈帝建寧二年(169年)。居延漢簡是王國維所稱的二十世紀初中國學術界四大發(fā)現(xiàn)(另外三個分別為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經(jīng)洞文書、故宮明清檔案)之一。
1972年至1976年,中國考古隊在居延地區(qū)又發(fā)掘出土19637枚漢簡,其中1973年在肩水金關的關城遺址發(fā)掘出《永始三年詔書冊》,1974年在甲渠侯官遺址出土了《塞上烽火品約》木簡17枚,稱為居延新簡,現(xiàn)存于甘肅省博物館。
分類
《永始三年詔書冊》16枚
《甘露二年御史書》3枚。
《建武三年十二月侯粟君所責寇恩事》36枚。
參考書目
勞干《居延漢簡考釋·考證之部》手稿
永田英正著,張學鋒譯:《居延漢簡研究》(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張鳳《漢晉西陲木簡匯編》
邢義田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3(1995),頁921-952。
研究書目
陳直:《居延漢簡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