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做了什么事情被稱為暴君/真相是什么
秦穆公為何被稱為暴君?就因為這件事,把秦國給害苦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秦穆公被稱為暴君?這難道不是天方夜譚嗎?哎,如此稱呼的人就說一件事,而且言之鑿鑿,讓人反對不得,那么,究竟是什么事呢?
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于秦國而言,功勞是很大的。上任后首創(chuàng)“客卿”制度,任用賢才,益地千里,使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西方大國,他在位的時候,中原大國晉國都是不敢小瞧他的,甚至還要看他的臉色行事。
秦穆公就這么能干,能干的孔子都不由自主的夸贊他說:
其國雖小,其志大;處雖僻,而其政中。其舉也果,其謀也和,法無私而令不愉,首拔五羖,爵之大夫,與語三日而授之以政。此取之,雖王可,其霸少矣。
就連孔子都認(rèn)為,憑秦穆公的才能,當(dāng)個大王都名副其實,當(dāng)個霸主,完全有點屈才。
孔子何等人物,他能放在眼里的君王,那是何等了不起啊,然而這樣的君王,就因為這件事被人稱為暴君,沒辦法,這件事太殘忍了,而且對秦國影響極為深遠(yuǎn),把秦國給害苦了。
秦穆公有個優(yōu)點,非常愛才,要不愛才,也不會首創(chuàng)“客卿”制度,讓外國人都可以到秦國當(dāng)官,愛才當(dāng)然是好事,可秦穆公簡直太愛才了,愛才都愛到了極點,就因為這個愛才,所以辦了一件大壞事,毀了他一生的名聲。
穆公三十九年,即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了,臨死之后,創(chuàng)下了一項歷史之最,即拉了177人殉葬,這在記錄當(dāng)中,也是殉葬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
當(dāng)然,殉葬這事兒也不能怪他,商代就有,他大伯秦武公首次在秦國引用,改成活人殉,秦武公那么厲害,也只活人殉了66人,秦穆公可了不得,一下子拉過去177人,177人也就罷了,因為在當(dāng)時的歷史條件下,我們不能過于苛責(zé)。
可這177人是誰?
都是當(dāng)時秦國很有名的人才。
其中就有著名的子車氏三良,子車氏三良都是秦國的大才,對秦國立下汗馬功勞,而秦穆公讓他們殉葬,理由是很可笑的:
當(dāng)時君臣正在一起喝酒,酒酣耳熱之際,秦穆公就說了:
公曰:生共此樂,死共此哀。奄息等許諾。及公薨,皆從死
我們一起開創(chuàng)偉業(yè),就要一起同甘共苦,如今寡人年屆暮年,真希望到那邊咱們還一起共事啊。
君王都這么說,大臣們能不聽嗎,于是大家都答應(yīng)下來,秦穆公死后,就都殉葬了。
秦國包括子車氏三良在內(nèi)的一些有名的大臣,就這樣跟著秦穆公走了。
而且,依舊是活人殉。
子車氏三良殉葬之后,老秦人是很心疼的,所以在《黃鳥》之中反復(fù)詠嘆:
……交交黃鳥止于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由此可見,老秦人是多么痛惜這些被活人殉的人才,秦國本來人才就少,秦穆公還一下子拉過去這么多人,秦國本來人口就少,秦穆公還一下子擴(kuò)大殉葬的人數(shù)指標(biāo),君王如此,大臣們還不照辦,這么一代代傳下去,老秦人還有好日子過。
秦穆公之后,秦國逐漸衰弱,不就是沒有人才嗎,人才哪兒去了,被秦穆公拉走了。
于是,秦穆公被稱為暴君,就因為這件事,把秦國給害苦了,英明了一輩子,臨了糊涂了一小下下,落下個千古罵名,你說他冤不冤。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展開-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