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的不幸和困局是什么?他是怎么登上帝位的
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李亨的不幸和困局:遇上安史之亂,才逃脫父皇的掌控,走向帝位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長篇敘事詩《長恨歌》中形象地敘述了玄宗皇帝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其中有一段具象化地呈現(xiàn)了天寶時期安史之亂的情形:“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ㄢ毼責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安史之亂的爆發(fā)是整個盛唐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當時,安史之亂爆發(fā)的時候,安祿山指揮叛軍主力進攻洛陽、潼關,意圖突破這兩個重鎮(zhèn)而直取長安!但是晚年的唐玄宗已經利令智昏,不復年輕時代的英明果決。在快要擊潰叛軍之時,他聽信讒言將兩位反叛的中流砥柱——高仙芝和封長清斬首示眾。后來長安淪陷,在群臣、宦官宮女的擁簇下,唐玄宗和楊貴妃等皇室貴胄從延秋門出逃,一路向西,逃離了長安。
到了馬嵬坡時,饑腸轆轆的將士們接連幾日都在逃亡,早已受不下這窩囊氣,誰曾想這盛世長安居然落入叛軍之手,于是六軍皆憤怒不已,陳玄禮認為楊國忠作亂才導致安祿山謀反,請李輔國轉告太子李亨,大伙兒想殺楊國忠的意圖。后來就上演了一場歷史上十分凄美的愛情故事——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縊死楊貴妃。
此后,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及其子李倓、李俶北上靈武。那么為什么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太子李亨選擇與父親唐玄宗分道揚鑣?
原因有三。其一,剛剛我們提到了,陳玄禮想要殺楊國忠的意圖是請李輔國轉告給太子李亨的,而不是直接在六軍中選擇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去直接向皇帝請命呢?很顯然,李亨和唐玄宗父子之間是有隔閡、矛盾的,另外,此時的臣子們對唐玄宗有了一些不滿,紛紛投向。這一點可能是唐玄宗選擇和李亨分道揚鑣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此時的唐玄宗和李亨在對局勢分析和做法上已經出現(xiàn)了分歧。李亨自然是想“重拾舊山河”,而曾經“武皇開邊意未已”的唐玄宗面臨著江山和美人都脫離自己掌控的雙重困難,早已被壓垮,沒有了壯年時候的氣勢。兩相對比下,最好的方式就是唐玄宗繼續(xù),進入暫時安全的蜀地,李亨東行,召集將士勤王。
最后一點當然也是李亨為自己鋪路所需。曾經唐玄宗狠心殺掉了李亨的三個兄弟,這可是骨肉親情,他都能下得去手,可見唐玄宗心中是多么在意權力和地位。身為太子,尤其是對親生兒子都有如此高警惕的皇帝手下的太子,李亨面臨的局面多么危險和憋屈可想而知。而這個時候,安史之亂的爆發(fā),自己率兵清理亂局,一方面立功,二方面積攢人氣,與自己的父親所作所為形成鮮明的對比。天下人明眼看著都知道這些,自然為他以后走向帝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唐肅宗李亨是幸運也是不幸的。幸運在于他遇上了安史之亂,讓他得已逃脫父皇的掌控,拉開與父皇的距離,為自己走向帝位奠定基礎。不幸的是他的父親唐玄宗這樣淡漠父子親情的皇帝,不幸的是他要靠安史之亂才能走出自己的“困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