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梅蘭芳關(guān)系多糟糕?魯迅為何諷刺梅蘭芳
魯迅和梅蘭芳,他兩一個是文學(xué)大師,一個是京劇大師,兩人都在各自的領(lǐng)域里創(chuàng)造了奇跡,都為中華民族爭了光,都是中國人的驕傲。可是,兩個人的關(guān)系卻非常糟糕,應(yīng)該說魯迅極其的不喜歡梅蘭芳,他們從不往來,且相互成見極深,魯迅更是還嘲諷過梅蘭芳,稱其偉大的藝術(shù)就是男扮女裝,不男不女。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魯迅出此言論的呢?
事情要從1933年說起。年初,英國著名戲劇家蕭伯納訪華,上海文化界名人幾乎傾巢而出,魯迅與梅蘭芳自然也在上海共同出席了歡迎聚會,雖然他們同桌吃飯,彼此也都知道對方身份,卻形同路人,自始至終,一句話也沒講。因為相互隔閡太深,已無法彌補,既有偏見,也有誤解,而兩人又都是性情倔強之人,于是,這唯一一次見面的機會也沒有進(jìn)行溝通,更沒有“相逢一笑泯恩仇”,兩位文化巨人就這樣失之交臂,參商永離。
平心而論,我以為事情發(fā)展到這一地步,魯迅對京劇乃至梅蘭芳的多次批評、諷刺是主要原因。在魯迅的雜文和通信中,先后有十多次提到梅蘭芳,語氣多不恭,對其表演藝術(shù)也頗多嘲諷。
在《社戲》里,魯迅說他二十年里只看過兩回京劇,無非是“咚咚的敲打、紅紅綠綠的晃蕩”,“一大班人亂打”,戲臺下是“太不適于生存了”。魯迅對京劇表演中的象征藝術(shù)也很不感冒,他說:“臉譜和手勢是代數(shù),何嘗是象征?他除了白鼻梁表丑角、花臉表強人、執(zhí)鞭表騎馬、推手表開門之外,哪還有什么說不出、做不到的呢?”這就不無偏見。
最讓梅蘭芳不能接受的是,魯迅在幾篇文章里對他公開諷刺,用語頗為刻薄。1924年,魯迅在他的《論照相之類》一文中挖苦道:“我們中國最偉大最永久的藝術(shù)是男人扮女人……因為從兩性來看,都近于異性,男人看見'扮女人',女人看見'男人扮',所以這就永遠(yuǎn)掛在照像館的玻璃窗里,掛在國民的心中?!彪m然沒提名道姓,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說的是梅蘭芳。
1934年11月5、6兩日,魯迅發(fā)表了《略論梅蘭芳及其它(上下)》,文中指出,中國的士大夫慣于將一切都變成趣味,變成清玩,一旦“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來”,往往會促其滅亡。魯迅不客氣的批評了梅蘭芳和造梅、捧梅的一班士大夫的這一傾向,并且嘆惜梅蘭芳“竟沒想到從玻璃罩里跳出”。
如果說這一段話還有些道理,那么下面這段話就未免失之偏頗了:“梅蘭芳的游日,游美,其實已不是光的發(fā)揚,而是光在中國的收斂?!倍聦嵣?,京劇并沒有如魯迅斷言的那樣式微和消失,反而一代代地傳了下來,成為中國文化的符號與國粹,在今天仍有大量的戲迷與觀眾。
似乎沒看到梅蘭芳有什么公開見諸報端的反駁言論,但他的不高興則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他不僅沒有參加1936年10月魯迅的葬禮,甚至在解放后舉行的多次紀(jì)念魯迅誕辰和忌辰的活動中,作為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的梅蘭芳,很少出席,而且從不講話,好在大家都知道他和魯迅歷史上的不和,也不勉強他做違心的事。
他和魯迅夫人許廣平雖然同是全國政協(xié)常委,經(jīng)常在一起開會、聚餐、合影,私下卻從不來往。他的這些舉動,仔細(xì)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戲劇大師也是人,自然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不是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半句多嘛,都是人之常情,沒什么好奇怪的。
如今,兩位大師都已作古,曾經(jīng)有過的恩怨齟齬也都隨風(fēng)遠(yuǎn)逝,留給我們無限遺憾和嘆息,正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