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潘金蓮并不狠毒 與大郎白頭到老
大家若有機會,可以去歷史上潘金蓮和武大郎所在的河北省清河縣實地探訪一番。原本是善良賢妻的潘金蓮在小說中成了通奸殺夫的,原本是文武雙全玉樹臨風的清廉縣令武大郎在小說中成了“三寸釘、枯樹皮”。
潘金蓮因《水滸》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到《梅》里,她更躍為“女一號”。按書中所寫,她是所有女子中生的最美,也最擅風月的一個?!睹贰愤@個書名,一說是“金色的瓶子里插著梅花”的意思,一說是由該書頭三號女角(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各取一字組成,顯然后一說更為通順。
不管是水滸,還是梅,那么歷史上的潘金蓮和武大郎又是怎樣的呢?真有其人么?還是完全是虛構(gòu)的藝術(shù)形象?他們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
歷史上記載,潘金蓮和武大郎二人非常和睦恩愛,而且還育有四子。
據(jù)河北省清河縣縣志記載,武大郎姓武名植,曾經(jīng)在山東陽谷縣做縣令,他少年時候的盟兄弟王某家敗破落,逃難到他那里,希望看在多年情誼的面子上,拉兄弟一把。武縣令平時就樂善好施,對這位落于窘迫的兄弟自然招呼倍至了。
王某卻不知道武大郎已經(jīng)暗中為其在原籍蓋房修屋,久不見武兄弟資助,便憤然離去。這一走不要緊,他卻遂生邪念,忘恩負義,村村說唱,鄉(xiāng)鄉(xiāng)張貼,謠言惑眾,極盡對武縣令惡意中傷污辱詆毀之能事。加之曾被武大郎治過罪的鄉(xiāng)里惡少西門慶的助紂為虐,同流合污,武大郎的清官形象從此被毀于一旦。
非但如此,就連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蓮也遭受被辱之株連。潘金蓮故居為清河縣潘家莊(為避潑污,后改名黃金莊),少女時代是遠近聞名聰明美麗的大家閨秀。
她老爸曾官拜邯鄲知州,在故鄉(xiāng)開有染坊。武大郎家本來貧困,年輕的時候到這里打工,因為品行端正又能干,知州就資助他學習,還將女兒金蓮許配給他。潘金蓮以善良賢惠勤勞仁義的賢妻良母而聞于鄉(xiāng)里。
武植盟兄弟的自戕,施耐庵后裔的自責,已正大郎、金蓮之清白,而武植之24代孫武雙福的健在,則更證《水滸傳》武潘之千古奇冤。既然《水滸傳》中武大郎與潘金蓮夫婦無嗣無子且相繼殞命,那么,何來其后代之繁衍(武家那全村半數(shù)武姓)?
倒是武大郎之弟武二郎、武松武行者,歷史上實無此人,只是施耐庵塑造的文學典型罷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