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堪稱完美,為何在民間的評價卻很低?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每一個國家都有謀士幫忙出謀劃策。作為孫權集團的周瑜,可謂是為吳國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正史中,周瑜一直是一個很正面的形象,堪稱完美?!度龂尽分?,陳壽也是對周瑜用了“英雋之才”、“王佐之才”、“文物韜略萬人之英”等等這樣極高的贊譽詞語,而且周瑜高瞻遠矚,極富盛名、在軍事上有勇有謀、膽略過人,個人性格上也是溫文爾雅。
周瑜出身士族,家里世代為官,而且還是位居要職。周瑜從小就跟孫策認識,而且是很要好的朋友。孫策剛剛開始崛起的時候,周瑜就跟隨著他,并且在需要物資錢財幫助的時候,周瑜總是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孫策不幸遇刺身亡之后,周瑜也是與張昭一起,不遺余力地輔佐孫權。周瑜是一個高瞻遠矚很有慧眼的領袖,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名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中,周瑜就是一等一的功臣。并且在《三國志》中記載,周瑜經(jīng)常舉薦賢才,在這一方面都可以和鮑叔牙相提并論。
周瑜去世的時候,孫權痛哭流涕,并且感慨“公瑾這樣的王佐之才,如今卻短命死了,叫我以后該如何是好?”即使周瑜去世多年,孫權稱帝依然沒有忘記周瑜。
孫權認為如果自己沒有周瑜,就不會有現(xiàn)在的地位。東吳的天下,是有周瑜的一半功勞的。從君主對周瑜的惦念,以及話語里就可以知道周瑜對東吳的重要性。
這樣的周瑜跟我們在《三國演義》中所認識的那個心胸狹隘,臨死前大喊著“既生瑜何生亮”的形象大不相符。那么為什么在正史中意氣風發(fā)、內(nèi)外兼秀的周瑜,在后世卻一直被人貶低?
我們知道,宋人開始興盛了一個治史之風。最終,朱熹的理學成功占據(jù)了上風,而朱熹的理念中就是帝蜀寇魏、尊劉貶曹。
這樣的一個理念代代相傳,就在后世百姓腦海里形成了定局。隨后的朝代,史家也是多以朱熹的理念為準,對人物的善惡評價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最尷尬的就是東吳陣營,為了抬高劉的地位自然就會貶低孫權集團,作為孫權集團的周瑜,形象也自然會遭到貶低。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