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区中文,国产精品91高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

                  族譜網(wǎng) 頭條 人物百科

                  王禹偁在史籍上的記載是什么樣的 相關(guān)個人作品選錄鑒賞

                  2019-10-14
                  出處:族譜網(wǎng)
                  作者:阿族小譜
                  瀏覽:1048
                  轉(zhuǎn)發(fā):0
                  評論:0
                  王禹偁在史籍上的記載是什么樣的相關(guān)個人作品選錄鑒賞,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省巨野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北宋詩人、散文家。

                          史籍記載

                    《宋史·王禹偁傳》:

                    王禹偁,字元之,濟州鉅野人。世為農(nóng)家,九歲能文,畢士安見而器之。太平興國八年擢進士,授成武主簿。徙知長洲縣,就改大事評事。同年生羅處約時宰吳縣,日相與賦詠,人多傳誦。端拱初,太宗聞其名,召試,擢右拾遺、直史館,賜緋。故事,賜緋者給涂金銀帶,上特命以文犀帶寵之。即日獻《端拱箴》以寓規(guī)諷。

                  image.png

                    時北庭未寧,訪群臣以邊事。禹偁獻《御戎十策》,大略假漢事以明之:“漢十二君,言賢明者,文、景也;言昏亂者,哀、平也。然而文、景之世,軍臣單于最為強盛,肆行侵掠,候騎至雍,火照甘泉。哀、平之時,呼韓邪單于每歲來朝,委質(zhì)稱臣,邊烽罷警。何邪?蓋漢文當(dāng)軍臣強盛之時,而外任人、內(nèi)修政,使不能為深患者,由乎德也。哀、平當(dāng)呼韓衰弱之際,雖外無良將,內(nèi)無賢臣,而致其來朝者,系于時也。今國家之廣大,不下漢朝,陛下之圣明,豈讓文帝。契丹之強盛,不及軍臣單于,至如撓邊侵塞,豈有候騎至雍,而火照甘泉之患乎?亦在乎外任人、內(nèi)修德爾。臣愚以為:外則合兵勢而重將權(quán),罷小臣诇邏邊事,行間諜離其黨,遣趙保忠、折御卿率所部以掎角。下詔感勵邊人,使知取燕薊舊疆,非貪其土地;內(nèi)則省官以寬經(jīng)費,抑文士以激武夫,信用大臣以資其謀,不貴虛名以戒無益,禁游惰以厚民力。”帝深嘉之。又與夏侯嘉正、羅處約、杜鎬表請同?!度窌?,多所厘正。

                    二年,親試貢士,召禹偁,賦詩立就。上悅曰:“此不逾月遍天下矣?!奔窗葑笏局G、知制誥。是冬,京城旱,禹偁疏云:“一谷不收謂之饉,五谷不收謂之饑。饉則大夫以下,皆損其祿;饑則盡無祿,廩食而已。今旱云未沾,宿麥未茁,既無積蓄,民饑可憂。望下詔直云:‘君臣之間,政教有闕,自乘輿服御,下至百官奉料,非宿衛(wèi)軍士、邊庭將帥,悉第減之,上答天譴,下厭人心,俟雨足復(fù)故?!汲兄屑易钬?,奉最薄,亦愿首減奉,以贖耗蠹之咎。外則停歲市之物;內(nèi)則罷工巧之伎。近城掘土,侵冢墓者瘞之;外州配隸之眾,非贓盜者釋之。然后以古者猛虎渡河、飛蝗越境之事,戒敕州縣官吏。其余軍民刑政之弊,非臣所知者,望委宰臣裁議頒行,但感人心,必召和氣?!?/p>

                    未幾,判大理寺,廬州妖尼道安誣訟徐鉉,道安當(dāng)反坐,有詔勿治。禹偁抗疏雪鉉,請論道安罪,坐貶商州團練副使,歲余移解州。四年,召拜左正言,上以其性剛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直弘文館,求補郡以便奉養(yǎng),得知單州,賜錢三十萬。至郡十五日,召為禮部員外郎,再知制誥。屢獻討李繼遷便宜,以為繼遷不必勞力而誅,自可用計而取。謂宜明數(shù)繼遷罪惡,曉諭蕃漢,垂立賞賜,高與官資,則繼遷身首,不梟即擒矣。其后潘羅支射死繼遷,夏人款附,卒如禹偁言。

                    至道元年,召入翰林為學(xué)士,知審官院兼通進、銀臺、封駁司。詔命有不便者,多所論奏。孝章皇后崩,遷梓宮于故燕國長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與客言,后嘗母信儀天下,當(dāng)遵用舊禮。坐謗訕,罷為工部郎中、知滁州。初,禹偁嘗草《李繼遷制》,送馬五十匹為潤筆,禹偁卻之。及出滁,閩人鄭褒徒步來謁,禹偁愛其儒雅,為買一馬。或言虧價者,太宗曰:“彼能卻繼遷五十馬,顧肯虧一馬價哉?”移知揚州。真宗即位,遷秩刑部,會詔求直言,禹偁上疏言五事:

                    一曰謹(jǐn)邊防,通盟好,使輦運之民有所休息。方今北有契丹,西有繼遷。契丹雖不侵邊,戍兵豈能減削?繼遷既未歸命,饋餉固難寢停。關(guān)輔之民,倒懸尤甚。臣愚以為宜敕封疆之吏,致書遼臣,俾達其主,請尋舊好。下詔赦繼遷罪,復(fù)與夏臺。彼必感恩內(nèi)附,且使天下知陛下屈己而為民也。

                  image.png

                    二曰減冗兵,并冗吏,使山澤之饒,稍流于下。當(dāng)乾德、開寶之時,土地未廣,財賦未豐,然而擊河?xùn)|,備北鄙,國用未足,兵威亦強,其義安在?由所蓄之兵銳而不眾,所用之將專而不疑故也。自后盡取東南數(shù)國,又平河?xùn)|,土地財賦,可謂廣且豐矣,而兵威不振,國用轉(zhuǎn)急,其義安在?由所蓄之兵冗而不盡銳,所用之將眾而不自專故也。臣愚以為宜經(jīng)制兵賦,如開寶中,則可高枕而治矣。且開寶中設(shè)官至少。臣本魯人,占籍濟上,未及第時,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戶一人,當(dāng)時未嘗闕事。自后有團練推官一人,太平興國中,增置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監(jiān)酒、榷稅算又增四員。曹官之外,更益司理。問其租稅,減于曩日也;問其人民,逃于昔時也。一州既爾,天下可知。冗吏耗于上,冗兵耗于下,此所以盡取山澤之利,而不能足也。夫山澤之利,與民共之。自漢以來,取為國用,不可棄也;然亦不可盡也。只如茶法從古無稅,唐元和中,以用兵齊、蔡,始稅茶。唐史稱是歲得錢四十萬貫,今則數(shù)百萬矣,民何以堪?臣故曰減冗兵,并冗吏,使山澤之饒,稍流于下者此也。

                    三曰艱難選舉,使入官不濫。古者鄉(xiāng)舉里選,為官擇人,士君子學(xué)行修于家,然后薦之朝廷,歷代雖有沿革,未嘗遠去其道。隋、唐始有科試,太祖之世,每歲進士不過三十人,經(jīng)學(xué)五十人。重以諸侯不得奏辟,士大夫罕有資蔭,故有終身不獲一第,沒齒不獲一官者。太宗毓德王藩,睹其如此。臨御之后,不求備以取人,舍短用長,拔十得五。在位將逾二紀(jì),登第殆近萬人,雖有俊杰之才,亦有容易而得。臣愚以為數(shù)百年之艱難,故先帝濟之以泛取,二十載之霈澤,陛下宜糾之以舊章,望以舉場還有司,如故事。至于吏部銓官,亦非帝王躬親之事,自來五品已下,謂之旨授官,今幕職、州縣而已,京官雖有選限,多不施行。臣愚以為宜以吏部還有司,依格敕注擬可也。

                    四曰沙汰僧尼,使疲民無耗。夫古者惟有四民,兵不在其數(shù)。蓋古者井田之法,農(nóng)即兵也。自秦以來,戰(zhàn)士不服農(nóng)業(yè),是四民之外,又生一民,故農(nóng)益困。然執(zhí)干戈衛(wèi)社稷,理不可去。漢明之后,佛法流入中國,度人修寺,歷代增加。不蠶而衣,不耕而食,是五民之外,又益一而為六矣。假使天下有萬僧,日食米一升,歲用絹一匹,是至儉也,猶月費三千斛,歲用萬縑,何況五七萬輩哉。不曰民蠹得乎?臣愚以為國家度人眾矣,造寺多矣,計其費耗,何啻億萬。先朝不豫,舍施又多,佛若有靈,豈不蒙福?事佛無效,斷可知矣。愿陛下深鑒治本,亟行沙汰,如以嗣位之初,未欲驚駭此輩,且可以二十載,不度人修寺,使自銷鑠,亦救弊之一端也”

                    五曰親大臣,遠小人,使忠良蹇諤之士,知進而不疑,奸憸傾巧之徒,知退而有懼。夫君為元首,臣為股肱,言同體也。得其人則勿疑,非其人則不用。凡議帝王之盛者,豈不曰堯、舜之時,契作司徒,咎繇作士,伯夷典禮,后夔典樂,禹平水土,益作虞官。委任責(zé)成,而堯有知人任賢之德。雖然,堯之道遠矣,臣請以近事言之。唐元和中,憲宗嘗命裴垍銓品庶官,垍曰:“天子擇宰相,宰相擇諸司長官,長官自擇僚屬,則上下不疑,而政成矣。”識者以垍為知言。愿陛下遠取帝堯,近鑒唐室,既得宰相,用而不疑。使宰相擇諸司長官,長官自取僚屬,則垂拱而治矣。古者刑人不在君側(cè),《語》曰:“放鄭聲,遠佞人。”是以周文王左右,無可結(jié)襪者,言皆賢也。夫小人巧言令色,先意希旨,事必害正,心惟忌賢,非圣明不能深察。舊制,南班三品,尚書方得升殿;比來三班奉職,或因遣使,亦許升殿,惑亂天聽,無甚于此。愿陛下振舉紀(jì)綱,尊嚴(yán)視聽,在此時矣。

                    臣愚又以為今之所急,在先議兵,使眾寡得其宜,措置得其道。然后議吏,使清濁殊涂,品流不雜,然后艱選舉以塞其源,禁僧尼以去其耗,自然國用足而王道行矣。

                    疏奏,召還,復(fù)知制誥。咸平初,預(yù)修《太祖實錄》,直書其事。時宰相張齊賢、李沆不協(xié),意禹偁議論輕重其間。出知黃州,嘗作《三黜賦》以見志。其卒章云:“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雖百謫而何虧!”三年,濮州盜夜入城, 略知州王守信、監(jiān)軍王昭度,禹偁聞而奏疏,略曰:

                    伏以體國經(jīng)野,王者保邦之制也?!兑住吩弧巴豕O(shè)險,以守其國”。自五季亂離,各據(jù)城壘,豆分瓜剖,七十余年。太祖、太宗,削平僭偽,天下一家。當(dāng)時議者,乃令江淮諸郡毀城隍、收兵甲、徹武備者,二十余年。書生領(lǐng)州,大郡給二十人,小郡減五人,以充常從。號曰長吏,實同旅人;名為郡城,蕩若平地。雖則尊京師而抑郡縣,為強干弱枝之術(shù),亦匪得其中道也。臣比在滁州,值發(fā)兵挽漕,關(guān)城無人守御,止以白直代主開閉,城池頹圮,鎧仗不完。及徙維揚,稱為重鎮(zhèn),乃與滁州無異。嘗出鎧甲三十副,與巡警使臣,彀弩張弓,十損四五,蓋不敢擅有修治,上下因循,遂至于此。今黃州城雉器甲,復(fù)不及滁、揚。萬一水旱為災(zāi),盜賊竊發(fā),雖思御備,何以枝梧。蓋太祖削諸侯跋扈之勢,太宗杜僭偽覬望之心,不得不爾。其如設(shè)法救世,久則弊生,救弊之道,在乎從宜。疾若轉(zhuǎn)規(guī),固不可膠柱而鼓瑟也。今江、淮諸州,大患有三:城池墮圮,一也;兵仗不完,二也;軍不服習(xí),三也;濮賊之興,慢防可見。望陛下特紆宸斷,許江、淮諸郡,酌民戶眾寡,城池大小,并置守捉。軍士多不過五百人,閱習(xí)弓劍,然后漸葺城壁,繕完甲胄,則郡國有御侮之備,長吏免剽略之虞矣。

                  image.png

                    疏奏,上嘉納之。

                    四年,州境二虎斗,其一死,食之殆半。群雞夜鳴,經(jīng)月不止。冬雷暴作。禹偁手疏引《洪范傳》陳戒,且自劾;上遣內(nèi)侍乘驲勞問,醮禳之,詢?nèi)展伲疲骸笆赝琳弋?dāng)其咎?!鄙舷в韨牪?,是日,命徙蘄州。禹偁上表謝,有“宣室鬼神之問,不望生還;茂陵封禪之書,止期身后”之語。上異之,果至郡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訃聞,甚悼之,厚賻其家。賜一子出身。

                    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不全,缺前六卷)和《五代史闕文》。

                    作品選錄

                    古文

                    【三黜賦】

                    一生幾日?八年三黜。始貶商於,親老且疾;兒未免乳,呱呱擁樹。六百里之窮山,唯毒蛇與 虎。歷二稔而生還,幸舉族而無苦。再謫滁上,吾親已喪。幾筵未收;旅櫬未葬。泣血就路,痛彼蒼兮安仰;移郡印于淮海,信靡盬而鞅掌。旋號赴于國哀,亦事居而送往。叨再入于掖垣,何寵祿之便蕃。令去齊安,發(fā)白目昏;吾子有孫,始笑未言。去無騎乘,留無田園。羝羊觸藩,老鶴乘軒。不我知者,猶謂乎郎官貴而郡守尊也。

                    於戲!令尹無慍,吾之所師;下惠不恥,吾其庶幾?卞和之刖,吾乃完膚;曹沫之?dāng)?,吾非輿尸。緘金人之口,復(fù)白圭之詩。細不宥兮過可補,思而行兮悔可追。慕康侯之晝接兮,茍無所施,徒錫馬而胡為;効仲尼之日省兮,茍無所為,雖嘆鳳而奚悲!夫如是,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謫而何虧?吾當(dāng)守正直兮佩仁義,期終身以行之。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jié),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于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夐,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diào)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image.png

                    公退之暇,披鶴氅,戴華陽巾,手執(zhí)《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清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fēng)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

                    彼齊云、落星,高則高矣;井斡、麗譙,華則華矣。止于貯妓女,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编?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有齊安之命;己亥閏三月到郡。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后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

                    【唐河店嫗傳】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為名。平時虜至店飲食游息,不以為怪。兵興以來,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懼。

                    端拱中,有嫗獨止店上。會一虜至,系馬于門,持弓矢坐定,呵嫗汲水。嫗持綆缶趨井,懸而復(fù)止,因胡語呼虜為王,且告虜曰:“綆短,不能及也。嫗老力憊,王可自取之?!碧斠蛳到幑?,俯而汲焉。嫗自后推虜墮井,跨馬詣郡。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復(fù)懸一彘首。常山民吏觀而壯之。

                    噫!國之備塞,多用邊兵,蓋有以也,以其習(xí)戰(zhàn)斗而不畏懦矣。一嫗尚爾,其人可知也。近世邊郡騎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靜塞,在雄州曰驍捷,在常山曰廳子,是皆習(xí)干戈戰(zhàn)斗而不畏懦者也,聞虜之至,或父母轡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進者。頃年胡馬南下,不過上谷者久之,以靜塞騎兵之勇也。會邊將取靜塞馬分隸帳下以自衛(wèi),故上谷不守。今驍捷、廳子之號尚存而兵不甚眾,雖加召募,邊人不應(yīng),何也?蓋選歸上都,離失鄉(xiāng)土故也。又月給微薄,或不能充。所賜介胄鞍馬皆脆弱贏瘠不足御胡,其堅利壯健者悉為上軍所取。及其赴敵,則此輩身先,宜其不樂為也。誠能定其軍,使有鄉(xiāng)土之戀,厚其給,使得衣食之足,復(fù)賜以堅甲健馬,則何敵不破?如是,得邊兵一萬,可敵客軍五萬矣。

                  image.png

                    謀人之國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見其忠也。故因一嫗之勇,總錄邊事,貽于有位者云。

                    詩歌

                    【對雪】

                    帝鄉(xiāng)歲云暮,衡門晝長閉。五日免常參,三館無公事。

                    讀書夜臥遲,多成日高睡。睡起毛骨寒,窗牖瓊花墜。

                    披衣出戶看,飄飄滿天地。豈敢患貧居,聊將賀豐歲。

                    月俸雖無余,晨炊且相繼。薪芻未闕供,酒肴亦能備。

                    數(shù)杯奉親老,一酌均兄弟。妻子不饑寒,相聚歌時瑞。

                    因思河朔民,輸稅供邊鄙。車重數(shù)十斛,路遙幾百里。

                    羸蹄凍不行,死轍冰難曳。夜來何處宿,闃寂荒陂里。

                    又思邊塞兵,荷戈御胡騎。城上卓旌旗,樓中望烽燧。

                    弓勁添氣力,甲寒侵骨髓。今日何處行,牢落窮沙際。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深為蒼生蠹,仍尸諫官位。

                    謇諤無一言,豈得為直士。褒貶無一詞,豈得為良史。

                    不耕一畝田,不持一只矢。多慚富人術(shù),且乏安邊議。

                    空作對雪吟,勤勤謝知己。

                    【清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泛吳淞江】

                    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唯有鷺鷥知我意,時時翹足對船窗。

                    【春居雜興·兩株桃杏映籬斜】

                    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風(fēng)容不得,和鶯吹折數(shù)枝花。

                    【寒食】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風(fēng)光亦可憐。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秋千。

                    郊原曉綠初經(jīng)雨,巷陌春陰乍禁煙。副使官閑莫惆悵,酒錢猶有撰碑錢。

                    【日長簡仲咸】

                    日長何計到黃昏,郡僻官閑晝掩門。子美集開詩世界,伯陽書見道根源。

                    風(fēng)飄北院花千片,月上東樓酒一罇。不是同年來主郡,此心牢落共誰論。

                    【村行】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官舍竹】

                    誰種蕭蕭數(shù)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明年縱便量移去,猶得今冬雪里看。

                    【寄碭山主簿朱九齡】

                    忽思蓬島會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利市襕衫拋白纻,風(fēng)流名紙寫紅箋。

                    歌樓夜宴停銀燭,柳巷春泥污錦韉。今日折腰塵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

                    【畬田詞五首】

                    其一:大家齊力劚孱顏,耳聽田歌手莫閑。各愿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

                    其二:殺盡雞豚喚劚畬,由來遞互作生涯。莫言火種無多利,林樹明年似亂麻。

                    其三:谷聲獵獵酒醺醺,斫上高山亂入云。自種自收還自足,不知堯舜是吾君。

                    其四: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力耕豈有偏?愿得人間皆似我,也應(yīng)四海少荒田。

                    其五:畬田鼓笛樂熙熙,空有歌聲未有詞。從此商於為故事,滿山皆唱舍人詩。

                    

                    【點絳唇·感興】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rèn)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相關(guān)資料

                  徐鉉
                  徐鉉(916年-991年),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五代末宋初文學(xué)家、書法家。先世會稽人,后遷居廣陵。十歲能屬文,宅居棲霞寺側(cè)。初事南唐,歷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騎常侍,官至吏部尚書。工于書法,好李斯小篆。與弟徐鍇皆有文名,精于文字學(xué),號稱“二徐”。又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徐鉉好談神怪,有門客蒯亮乃江東布衣,壽九十余歲,好大言夸誕,所言皆載《稽神錄》。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趙匡胤令大將曹彬伐南唐。徐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謀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過失,奈何見伐?”太祖道:“汝以為父子分兩家,可乎?”鉉不能對。十一月,徐鉉、周惟簡再次入奏,徐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也,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逼溲詷O懇切,與太祖辯,反復(fù)再三,聲氣愈厲。趙匡胤辯不過,拔劍而起,怒斥徐鉉:“不須多言!江南國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臥榻之側(cè),不容他人...
                  展開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評論 {{commentTotal}}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wù)協(xié)議》
                  游客
                  發(fā)表評論
                  •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回復(fù)評論
                  加載更多評論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推薦閱讀

                  · 陳名夏在清史上的記載是什么樣的個人作品鑒賞
                  陳名夏(1601年~1654年),字百史,江南溧陽(今屬江蘇常州溧陽縣)人,明末清初大臣。清史文載陳名夏,字百史,江南溧陽人。明崇禎進士,官修撰,兼戶、兵二科都給事中。降李自成。福王時,入從賊案。順治二年,詣大名降。以保定巡撫王文奎薦,復(fù)原官。入謁睿親王,請正大位。王曰:“本朝自有家法,非爾所知也。”旋超擢吏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師定江南,九卿科道議南京設(shè)官。名夏言:“國家定鼎神京,居北制南。不當(dāng)如前朝稱都會,設(shè)官如諸行省?!笔枞敕Q旨。三年,居父喪,命奪情任事,請終制,賜白金五百,暫假歸葬,仍給俸贍其孥在京者。五年,初設(shè)六部漢尚書,授名夏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八年,授弘文院大學(xué)士,進少保,兼太子太保。名夏任吏部時,滿尚書譚泰阿睿親王,擅權(quán),名夏附之亂政。睿親王薨,是夏,御史張煊劾名夏結(jié)黨行私,銓選不公,下王大臣會鞫,譚泰袒名夏,坐煊誣奏,論死。語詳煊傳。是時御史盛復(fù)選亦以劾名夏坐黜。迨...
                  ·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宋代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貶知黃州,世稱王黃州。出身貧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登進士第,授成武縣(今屬山東)主簿,遷大理評事,次年,改任長洲(今江蘇蘇州)知縣。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召試,擢右拾遺并直史館。后拜左司諫、知制誥。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廬州尼姑道安誣告著名文字學(xué)家徐鉉。當(dāng)時禹偁任大理評事,執(zhí)法為徐鉉雪誣,又抗疏論道安誣告之罪,觸怒太宗,被貶為商州(今陜西商縣)團練副使。淳化四年移官解州(今屬山西)。同年秋召回京城,不久又外放,隨即召回。任禮部員外郎,再知制誥。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任翰林學(xué)士,后以謗訕朝廷的罪名,以工部郎中貶知滁州(今安徽滁縣),次年改知揚州。真宗即位(公元997年),再召入都,復(fù)知制誥,上書提出“謹(jǐn)邊防”,“減冗兵,并冗吏”等事。與撰修《太祖實錄》,因直書史事,引起宰相的不...
                  · 王禹偁
                  生平王禹偁出身清寒,家庭世代務(wù)農(nóng)。從小發(fā)憤求學(xué),五歲便能夠?qū)懺?。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中進士,最初擔(dān)任成武縣主簿。他對仕途充滿抱負(fù),曾在《吾志》詩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復(fù)不卑,致君望堯舜,學(xué)業(yè)根孔姬”。端拱元年(988年),他被召見入京,擔(dān)任右拾遺、直史館。他旋即進諫,以《端拱箴》來批評皇宮的奢侈生活。后來歷任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為人剛直,敢直言進諫,誓言要“兼磨斷佞劍,擬樹直言旗”。曾三次被貶職:于淳化二年(991年),一貶商州,于至道元年,二貶滁州,于咸平元年(998年),三貶黃州。故有“王黃州”之稱。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徙蘄州,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歐陽修十分仰慕王禹偁,在滁州時瞻仰其畫像,又作《書王元之畫像側(cè)》。著作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小畜集外集》。其詩風(fēng)樸素,散文平易。代表作有文《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唐河店嫗傳》,詩《對雪》、《村行》等。作“黃岡小...
                  · 有關(guān)于永璂史籍上記載是什么樣的相關(guān)他的祭文是什么樣的
                  史籍記載《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列傳八》四十一年,皇十二子永璂薨,詔用宗室公例治喪。嘉慶四年,追封貝勒。貝勒永璂,高宗第十二子。乾隆四十一年,卒。嘉慶四年三月,追封貝勒。以成親王子綿偲為后,初封鎮(zhèn)國將軍,再進封貝子。道光十八年正月,諭曰:“綿偲逮事皇祖,昔同朕在上書房讀書者只綿偲一人?!边M貝勒。二十八年,卒,子奕縉,襲貝子。卒,弟奕繕,襲鎮(zhèn)國公。著名的史學(xué)家、語言學(xué)家錢大昕于乾隆三十八年正月十二日(1773/2/3):“引見養(yǎng)心殿。得旨在上書房行走,派皇十二子師傅。自是每日入直?!睘橛拉D講學(xué)兩年,形容永璂為:“天資淳粹,至性過人?!薄肚甯咦趯嶄洝防锼錾昂蟮挠涊d:乾隆十七年四月○乙卯。上還宮?!饝舨孔h準(zhǔn)、四川總督策楞疏稱、大寧、榮縣、威遠、等三縣。新添榷課增引。請于發(fā)川余引內(nèi)照數(shù)給發(fā)。從之。○丙辰。上御太和殿視朝。文武升轉(zhuǎn)各官謝恩?!鸹适佑拉D生○庚申。(出生第五天)○大學(xué)士管江南河道總...
                  · 浩罕汗國在史籍上的記載是什么樣的期間的君主都有哪些
                  浩罕汗國(Qo`qonXonligi;KhanateofKokand),中亞地區(qū)的封建國家。核心地區(qū)在包括浩罕、安集延、馬爾吉蘭、納曼干等城的費爾干納盆地。史籍記載浩罕,古大宛國地,一名敖罕,又曰霍罕,蔥嶺以西回國也。東與東布魯特接,南與西布魯特接,西與布哈爾國接。有四城,俱當(dāng)平陸。一曰安集延,東南至喀什噶爾五百里。其人長於心計,好賈,遠游新疆南北各城,處處有之,故西域盛稱安集延,遂為浩罕種人之名。從安集延西百有八十里為瑪爾噶朗城,又西八十里為那木干城,又西八十里為浩罕城。四城皆濱近納林河,惟那木干在河北。南北山泉支流會合,襟帶諸城之間,土膏沃饒,人民殷庶。其人奉回教,習(xí)帕爾西語,亦布魯特種也。其頭目冠高頂皮帽,衣錦衣。民人戴白氈帽,黃褐。諸城皆有伯克,而浩罕城伯克額爾德尼為之長,眾聽命焉。乾隆二十四年,將軍兆惠追捕霍集占兄弟,遣侍衛(wèi)達克塔納等撫布魯特諸部。至其境,額爾德尼迎之入城,日饋羊...

                  關(guān)于我們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