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與濟爾哈朗的權力之爭
皇太極一生四處征戰(zhàn),并且勤于政事,事必躬親,導致積勞成疾,所以宸妃死后,皇太極開始心力憔悴,身體急轉(zhuǎn)直下,最終猝死。年幼的福臨繼承皇位,國家大事全委托給了多爾袞和前文所述的濟爾哈朗。自此,開始了多爾袞與濟爾哈朗長達12年的權力之,同樣是濟爾哈朗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
福臨即位時,濟爾哈朗45歲,多爾袞32歲,濟爾哈朗比多爾袞大13歲,擁有崇高的軍功、威望和地位,但因為受父親舒爾哈齊與哥哥阿敏慘死命運的影響,濟爾哈朗為人低調(diào),遠不像阿敏那樣鋒芒畢露、狂妄放肆,加上年事已高,不宜四處奔波征討。
所以,多爾袞統(tǒng)率清軍,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沖破了山海關,逐漸開始入主中原,卓著的軍功使得多爾袞成為了眾人心中萬分景仰的大英雄、大清王朝無往不勝的象征。而濟爾哈朗負責在后方默默無聞地處理日常性工作,久而久之,兩人在眾人心目中的差距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大。
濟爾哈朗也深知自己斗不過勢力強大的多爾袞集團,因此,福臨繼位以后,他在表面上主動示弱,要求將自己的名次調(diào)換到多爾袞之下,并提出諸王大臣商討國事時,只報告多爾袞即可,不必報告自己。多爾袞在外帶兵打仗,他在盛京盡心輔佐幼帝,塑造自己只會辦事、膽小懦弱的形象,讓多爾袞兄弟可以更放心大膽、毫無后顧之憂地率領大軍攻明,繼續(xù)開疆拓土,為清朝入主中原做準備。
濟爾哈朗的一再退讓,甚至阿諛奉承,逐漸助長了多爾袞的野心,促使他不斷以合法方式加強自己的權力。順治四年,濟爾哈朗領銜其他王公,聯(lián)名上書多爾袞,溜須拍馬稱:“國家已經(jīng)安定,四海升平,我們能享有這種安定的生活,都是蒙受攝政王的福澤??紤]到攝政王素有風疾,跪拜不便,請求在皇上面前免于跪拜。”
濟爾哈朗這樣的做法顯然有點“賤”,已經(jīng)全然沒有了帶兵打仗之人該有的浩然之氣。這樣的濟爾哈朗,除了會讓多爾袞看不起,并不能博得他絲毫的好感!盡管如此,在濟爾哈朗的一再縱容下,多爾袞的地位和待遇卻在不斷提升,一路從叔父攝政王,發(fā)展到皇叔父攝政王,再到最后變成皇父攝政王,、專擅自恣,甚至連皇帝的印璽也搬到了自己的家中。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