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兩個蔡京?兩個蔡京有什么相似之處嗎?
歷史上有兩個蔡京?兩個蔡京有什么相似之處嗎?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的蔡京。
北宋的蔡京不少人知道,但知道歷史上有兩個蔡京的人估摸就鳳毛麟角了吧?聽筆者聊聊兩個蔡京的事,既很有意思且發(fā)人深省。
(一)兩個蔡京都學有所成
唐朝的蔡京(?~863),是一個詩人,水平高低筆者不敢妄評,不過從史料看,雖沒達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那種領軍人物的水平,但在詩史上還是留了名的?!度圃姟肥沼袆⒌萌?、張頂等人寫給他的詩,并收錄了他的詩三首,即《責商山四皓》、《假節(jié)邕交道由吳溪》和《詠子規(guī)》。
在此欣賞他的《詠子規(guī)》:
千年冤魄化為禽,永逐悲風叫遠林。愁血滴花春艷死,月明飄浪冷光沉。
凝成紫塞風前淚,驚破紅樓夢里心。腸斷楚辭歸不得,劍門迢遞蜀江深。
子規(guī)鳥就是杜鵑鳥,傳說是蜀王杜宇死后變的。杜鵑鳥在暮春季節(jié)求偶時要起勁鳴唱。作品中詩人賦予了杜鵑鳥鳴唱的新意,成了渴望留住春光、追求美好事物的呼喚。除此而外,作者在詩里寄寓了自己深深的鄉(xiāng)愁。
由于這首詩沾了曹雪芹《紅樓夢》的光,名聲大著耶!
《紅樓夢》書名的由來是歷代紅學家們孜孜不倦的一個研究課題。開先認為取自李商隱等人的詩作,后來逐漸認同“凝成紫塞風前淚,驚破紅樓夢里心”這聯為《紅樓夢》書命名的重要來源。筆者管見,《紅樓夢》書名直接取自蔡京詩《詠子規(guī)》未免武斷了吧?不過曹雪芹是個詩詞造詣厚重之人,喜歡蔡京的詩句并用作自己的書名,也在情理之中?!都t樓夢》書名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這是紅學家們研究的課題,在此不贅述。
北宋的蔡京(1047-1126年),是一個大才子。散文寫得挺好,有散文集《保和殿曲宴記》一卷、《太清樓侍宴記》一卷、《延福宮曲宴記》一卷傳世。他著的《宣和書譜》二十卷,記述了上起漢魏,下迄北宋的書法家近二百人?!端膸烊珪嵋吩疲核稳酥畷=K于蔡京、蔡卞、米芾。據南宋王明清《揮塵集余話·卷一》載,蔡京之孫蔡微說,爺爺蔡京的著作甚豐,國禍家艱之后,散落人間的不知有多少。
北宋有“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據野史載,“蔡”原指蔡京,后世人以其“人品奸惡”,才改為蔡襄的。
實話實說,蔡京的書法藝術具有有姿媚豪健、痛快沉著的特點,能體現宋代“尚意”的書法美學情趣,當時評價他的書法常使用“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等語言,那個時代朝野學其書法者甚多。據說有一次蔡京與書法大家米芾聊天,米芾說就書法而言,晚唐的柳公權之后,算蔡京和其弟蔡卞最好??癜恋拿总罏樯度绱酥t恭呢?一方面估摸是米芾不脫俗,跟風拍拍權臣的馬屁,何樂而不為?另一方面說明蔡京的書法的確上檔次夠水平,米芾是不會太離譜而來瞎吹噓的。
(北宋蔡京的書法)
(二)兩個蔡京在仕途上的經歷
唐朝的蔡京是山東鄆州(今山東東平一帶)人。和詩人賈島一樣,年輕時做過和尚,受令狐楚賞識,讓他還俗去參加科舉考試,中舉后踏上了仕途。
在此有必要概略介紹令狐楚。祖上是唐太宗李世民十八學士之一的令狐德棻(fēn)、出身于世代高官的令狐楚,是當時的權貴和大學問家,提攜了不少青年俊才,是李商隱的恩師。令狐楚逝世后,朝廷陷入了長期的黨爭,李商隱因為岳父的關系加之性格內向潔身自好,“被”陷進去后兩黨都不把他當自家人,就是后來成為權臣的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對他也不感冒,因此終身仕途不順,郁郁寡歡,英年早逝。
唐朝的蔡京就是那個時代的人。有關他的史料很少,不過拿他與李商隱比較,就可以得知:他是個青年才俊,入仕后沒置身于黨爭之外,投靠了某派。因此某派得勢時,他的官運亨通,做過刺史、節(jié)度使等。估摸主要是黨爭的原因,文后要說到也有其個人原因,對立派上臺后屢遭謫貶,最后被趕回了老家。不過他做官時有些好名聲,也結交了一些朋友,可以用《全唐詩》里有人寫給他的詩為證。
北宋的蔡京(1047-1126年),字元長,興化仙游(即今福建仙游)人,先后多次出任宰相,前后共達十七年之久,大起大落的仕途堪稱中外古今第一人哦。
他是《宋史.奸臣二》中的第一奸臣,北宋徽宗朝的“六賊”之首。據筆者歸納,他有三大罪狀:一是不擇手段腐蝕賄賂皇帝亂了朝政。如辦“花石綱”。所花費用動輒以數十百萬計,害得蘇杭一帶民眾賣兒鬻女以應官差。二是見風使舵拉幫結派亂了人心。如元祐元年(1086年),他力挺司馬光廢“免役法”而復“差役法”獲得重用;紹圣初年(1095年),又力挺章惇提出的“免役法”再次獲得重用。最缺德的是,他又獲重用后,叫人做了一塊“奸人碑”,將以老上級司馬光為首的120人刻名碑上,指明其朋黨后人皆不得錄用。三是不擇手段撈取財物中飽私囊。
《水滸傳》雖然不是史料,只是一部小說,但書中所述的蔡京其人其事,是有充分歷史根據的。
(三)兩個蔡京是怎樣死的?
唐朝的蔡京在任上時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據野史載,唐宣宗時,安南都護李涿對邊民很殘暴,引發(fā)了南詔暴亂。唐懿宗時,暴亂的南詔屢次進攻安南。朝廷詣令蔡襲任安南經略使,率領河南兩湖3萬兵力前往安南。上任不久的嶺南西道節(jié)度使蔡京見蔡襲手握重兵,怕他搶了平暴的功勞,就哄騙朝廷說,暴亂規(guī)模不大,用不著用這么多兵力。朝廷信了他的話,除留下5千兵力外其他的都撤走了。蔡襲將蔡京說假話的事上奏了朝廷,這可是欺君誤國的大罪哦!
估摸恰好是蔡京所在派的對立派執(zhí)掌朝政吧?蔡京從此不斷遭謫貶,直至被趕回老家,最后還被“痛打落水狗”,又追加了個本人腰斬帶誅滅九族的判決。腰斬本來是斬一刀成兩節(jié),可是蔡京卻被斬兩刀成了三節(jié)。據說中間那節(jié)埋在他家鄉(xiāng)滑縣牛屯鄉(xiāng)王寨村西北角,墳墓恰好占地一畝。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舉南侵,宋徽宗讓位給自己的兒子趙恒,是為宋欽宗。宋欽宗即位之后,北宋的蔡京失去靠山,彈劾的奏章不斷送到朝廷,蔡京終于被定罪發(fā)配儋州。
據王明清《揮麈后錄》載:蔡京在前往發(fā)配地儋州的途中,走到哪里就被挨罵到哪里。不管路過何地,人們皆不肯將食物賣與他,也不愿給他提供住宿之處,最后餓死在長沙城南的一座破廟里,埋進了漏澤園(筆者注:類似范中淹倡導成立的從事慈善的義莊)。據說蔡京臨死前作了首絕命詩: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
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翻成夢話。
結束語:兩個朝代都有蔡京,是個歷史巧合,筆者認為不足為奇,奇的是同為人中龍鳳同為高官的兩人結局都不好,這的確令人深省。筆者想起了一句順口溜: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為此不由得想到:當官不為國為民者,終究就是如此下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