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騎兵在北京劫掠,丁汝夔率領的十余萬明軍為什么不敢抵抗?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砻鞒瘣u辱一幕!蒙古騎兵在北京劫掠,十余萬明軍不敢抵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明朝歷史上有兩大恥辱,第一件就是土木堡之變,幾十萬大軍被瓦剌騎兵擊潰,連明英宗都被俘虜。土木堡之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第二件恥辱就沒少有人知道了,這第二件雖然不及土木堡之變,但說起來,也堪稱是明朝歷史上恥辱的一幕了!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土木堡之變發(fā)生在1449年,而這件事發(fā)生在1550年,話說當時明朝的皇帝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嘉靖在位期間,雖然很少上朝,但國政運行還算平穩(wěn)。明朝內(nèi)有雖無,但外患不斷,但此時北方的草原上,韃靼開始興起,不斷侵犯明朝的邊塞地區(qū),終于在嘉靖二十九年,釀成了一場震驚朝野的巨變!
1550年6月,雄踞北方草原的俺答汗率領騎兵進犯大同,設計引誘明朝守將出擊,一戰(zhàn)將其擊殺,挑起了這場沖突的序幕!同年8月14日,俺答汗率軍轉(zhuǎn)到薊州,抵達古北口地區(qū),再次設計,從明軍后方突出,攻破長城,突入內(nèi)地,“遂大殺掠懷柔、順義吏士無算”。
消息傳到京城,嘉靖帝大吃一驚,京城百姓也是人心惶惶。兵部尚書丁汝夔急忙部署防守京城事宜時發(fā)現(xiàn),“禁軍僅四五萬,老弱半之,又半役內(nèi)外提督大臣家不歸伍,在伍者亦涕泣不敢前”。此時蒙古騎兵已經(jīng)兵臨北京城下,危急時刻,朝廷急忙向天下發(fā)出勤王詔書。
再說俺答汗,他并沒有攻打北京城的打算,只是率領軍隊在北京城郊地區(qū)劫掠,“大掠村落居民,焚燒廬舍,火日夜不絕”。當天城外的居民扶老攜幼逃到北京城下,“門閉不得入,號痛之聲徹于西內(nèi)”,嘉靖皇帝就是鐵石心腸也不能不無動于衷,他命人打開城門,放難民進城。
當天晚上,韃靼騎兵在城外的民居放火,“火光燭天,德勝、安定門北,人居皆毀”,身居西內(nèi)的嘉靖皇帝也看到了沖天的火光,史書記載嘉靖皇帝“大震懼”,勤王之師究竟在哪呢?
其實勤王的各路明軍早就到了,第一批以大同總兵仇鸞為首,“河間、宣府、山西、遼陽諸將各以兵先后至,凡七鎮(zhèn)五萬余人”。嘉靖皇帝加封仇鸞平虜大將軍,統(tǒng)領各路人馬,之后陸陸續(xù)續(xù)開到的軍隊達十余萬人。手下有這么多軍隊,那么這個仇鸞在干啥呢?
史書記載,“鸞兵往掠食諸村落”,仇鸞沒有率軍與俺答汗的軍隊作戰(zhàn),而是在民間掠奪。當俺答汗的軍隊心滿意足的把北京四周劫掠一空,準備返回草原的時候,在昌平北與仇鸞的大軍意外遭遇了,結果“鸞出不意,倉卒幾不能軍。敵縱騎蹂陣而入,殺傷千余人,幾獲鸞”。
9月1日,俺答汗率軍徹底退出口外,他們在北京城外掠奪16天,掠奪“諸州縣報所殘掠人畜二百萬”,但損失幾乎是微乎其微的,懷來之戰(zhàn)損失十七人、馬十二匹,昌平之戰(zhàn),所掠奪的男婦二百四十二人被救回,海店之戰(zhàn),仇鸞生擒四個落單的。綜合所有的“戰(zhàn)果”,仇鸞向皇帝“報功八十余級,以捷聞”。
1550年是農(nóng)歷庚戌年,因此被稱為“庚戌之變”。深居宮中的嘉靖感到這是奇恥大辱,一怒之下將兵部尚書丁汝夔處死,之后還準備集合軍隊,一雪前恥,但是這根本不現(xiàn)實。此后數(shù)年,俺答汗又多次攻入內(nèi)地,如嘉靖四十二年冬,“大掠順義、三河,京師”,最終嘉靖的復仇行動也只是停留在紙面上而已。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