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白族與游獵民族的建筑智慧:傳統(tǒng)民居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價值
游獵民族的“仙人柱
居住于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鄂倫春族和鄂溫克族是典型的游獵民族,也是游動性很強的群體,部分族人目前仍保持著古老的生活傳統(tǒng)。他們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之中,一直保留著不定期游動的習慣。所以,他們的居室也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特征。
鄂溫克族仙人柱
鄂溫克人把古老的居室稱為“仙人柱”,意為“木桿屋子”,是一種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長的木桿和獸皮或樺樹皮搭蓋而成的簡陋的圓錐形房屋。其搭建程序十分簡單:先用幾根頂端帶枝權、能夠相互咬合的木桿支成一個傾余度約 60 度的圓錐形架子,然后將其他木桿均勻地搭在這幾根主架之間,使之形成一個傘狀的骨架。上面再覆蓋上狗 (po) 子皮或樹皮,一架夏可防雨冬能御寒的仙人柱就建成了。形式簡單,建造方便,充滿山野情趣。
仙人柱的頂端要留有空隙,以便里面生火時通風排煙和采光。南側或東南還要留出一個讓人進出的門。由于樺樹皮較厚,仙人柱內部較暗,只能從仙人柱頂端的通煙口和門兩處進光。仙人柱上的覆蓋物要根據季節(jié)隨時更換冬天氣候寒冷,多用狗子皮覆蓋,一架仙人柱大約需五六十張狗子皮。到了春天,天氣漸暖,就可以換蓋樺樹皮了。仙人柱冬天多搭建在山坡的背風向陽處,夏天則多搭在地勢較高、通風涼爽的地方。
仙人柱內,正對門口大多供奉神位,四周按長幼、男女尊卑分布著一個個鋪位。仙人柱的中間是火堆的位置。按照習慣,男人住在火位以北,女人住在火位以南,通常女人不許到火位以北。有賓客來時,仙人柱的主人按照習慣,要把客人讓到神位的位置,也就是與門相對的位置就座。
仙人柱也有一些禁忌,比如不允許在仙人柱內圍著火堆繞行;女人只能在仙人柱的左前扇形部位就座。通常,獵人們要在仙人柱內生火做飯,當掛壺燒火時,禁忌掛鍋或掛壺不穩(wěn),前后搖動。
仙人柱結構簡單,拆蓋極為容易,建筑材料俯拾即是,是鄂倫春和鄂溫克族人游獵生活的產物。但現代社會中,鄂倫春和鄂溫克族人大多已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或土木結構的房屋,這種較為原始的活動性住房只有在秋冬季外出狩獵時才偶爾搭建,用來棲身或暫避風寒。
大理白族的石砌方樓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唐代的南詔國、宋代的大理國都曾將它作為都城,因它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使大理擁有“文獻名邦”的美稱。大理少數民族居多,其中以白族為主。白族是一個很講究居飾的民族,他們的住房以整齊、莊重、精致的特點聞名中外。
大理古城
因大理盛產石材,大理城也被稱為“石頭城”。大理的民謠說:“大理有三寶,石頭砌墻不會倒”,指的是用石頭建房子是白族民居獨特的建筑風格在白族民居中,各種各樣的石頭都能派上用場,石頭不光用于墻基墻角,也用于門頭窗頭的橫梁,甚至用圓滑溜的卵石砌起高墻,由此可見白族人高超的建筑技藝。
中國各地民居多為坐北朝南,這樣才向陽背風,溫暖舒適,可是大理白族的主房卻都是坐西向東,這與大理地區(qū)常年刮偏西大風有關。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兩層,多為封閉式的住宅,其布局形式主要是“三房一照壁”?!胺俊笔侵敢淮弊鞒瘱|的正房加上兩側的兩幢配樓,共三幢房子;“一照壁”是指正房正對著的一堵墻壁,四部分共同圍成了一個正方形的院落。
門樓是整個建筑的精華部分。從門樓建筑水平的高低、精致的程度、用料的講究,可以看出主人的經濟狀況。白族人無論大家小戶,都十分講究門樓的建筑。整個門樓的屋脊、墻脊、屋檐、門窗、照壁無一不是精心雕刻的杰作。白族人家對美的追求、對美的享受似乎都集中在門樓上。
“龍紋”照壁
照壁,白族人又稱“風水壁”,是白族民居中最顯著的特色。白族人家建房時,首先在朝東建一堵墻壁,讓晨光最先照耀在這堵墻壁上,給全家?guī)硇腋Ec吉祥,于是人們將這堵墻稱為“照壁”。
它作為白族民居建筑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有增強空間層次感的作用,使客人不至對門內院落屋宇-覽無遺。照壁上往往繪有山水風光、瑞禽祥獸等圖畫,或者寫上大大的“福、壽、旭日東升、紫氣東來”等吉祥詞語,為整座宅院落增添了歡樂喜慶的氣氛,也寄托了白族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白族傳統(tǒng)民居
白族人不僅講究住房舒適,也很講求住宅環(huán)境的優(yōu)雅和整潔。多數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壇,栽上幾株綠竹,種上幾株山茶花、石榴等花草以及果樹?;ㄏ闼囊纾耢o幽雅,令人賞心悅目??梢哉f,愛護花草是白族的專統(tǒng)美德。千百年來,白族工匠吸取了豐富的中原建筑藝術精華,并發(fā)揮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逐漸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獨特建筑風格。
獨特的西藏民居--碉樓
藏族民眾的石建房屋是極具代表性的居室建筑。這種房屋最基本的特征是石墻、木柱和平頂。外形上窄下寬,好像一座碉堡,因此也稱為“碉樓”由于青藏高原石材豐富,因此,藏族的先民們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學會使用石頭建房。
碉樓大多數為三層或三層以上的建筑。其中底層圈養(yǎng)牲畜及堆放雜物:最上層一般為經堂,供奉佛像;中間一層或幾層住人。這種神、人、畜分層而居的格局,反映了藏族人的宗教觀念。樓層之間設有木梯供人上下,屋頂要插上經幡,屋旁一般還要設置轉經筒。有些碉樓的柱子和房梁還會繪有藏族風格的裝飾圖案,顯得格外精美。
經幡和藏族碉樓
碉樓四周墻壁用石頭壘砌,開窗較少,具有堅實穩(wěn)固、結構嚴密、樓角整齊的特點,既利于防風避寒,又便于御敵防盜。
碉樓建筑注重人文和自然景觀的協調和融合。石墻高挺雄奇,直插云霄墻體明快的色彩、房頂隨風飄動的經幡倒映在房屋周圍流動的水中,四周是翻滾的麥浪,鄉(xiāng)間小路上走動的牛羊.....·整個建筑與自然景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極富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現在西藏的民居建筑在保持傳統(tǒng)文化特點的同時,也逐步融進了現代氣息這一點在拉薩、日喀則等城市民居建筑中日益明顯,逐漸成為民居建筑發(fā)展的趨勢。在保持傳統(tǒng)建筑的外形、風格、色調和布局的基礎上,西藏的民居建筑開始運用現代化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鋼筋和裝飾材料等。
其中,玻璃的運用最為廣泛,一方面保證了室內的溫度,另一方面具有獨特的采光優(yōu)勢傳統(tǒng)和現代在西藏民居建筑上的有機結合,探索出了一條現代民居建筑的新思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