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服飾:唐代的幞頭
幞頭起初由一塊民間的包頭布最后形成帽身端莊豐滿,展角于動勢中擴 大視覺空間,華貴而又活潑的華夏民族冠帽。
秦漢時期華夏地區(qū)身份高貴的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身份卑賤的人戴幘,幘本是一種包頭布,用以束發(fā)。在關(guān)西秦晉一帶稱為絡(luò)頭,南楚湖 湘一帶稱為帕頭,河北趙魏之間稱為幧頭,說或稱之為陌頭。使用時就是用一塊巾布從后腦向前把發(fā)髻捆住,在前額打結(jié),使巾布兩角翹在前額作自然的裝飾,這在 當(dāng)時青年男子中間,認為是一種美的打扮,所以樂府詩《日出東南隅行》有“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之句。東漢以來有些有身份的人士,則用較完整的幅巾包 頭。
幞頭為什么要在四角接上帶子呢,原因是先前的幞頭戴在頭上,頂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帶子,兩角在腦 后打成結(jié)后自然飄垂可成為裝飾,另兩角反到前面攀住發(fā)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觀。武漢東湖岳家嘴隋墓出土陶俑的幞頭,已可見到發(fā)髻隆起的外觀。到了唐 代,社會上流行高冠峨髻的風(fēng)尚,所以又在幞頭內(nèi)襯以巾子(一種薄而硬的帽子坯架),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幞頭之下別施巾;象古冠下之幘也。”宋郭若 虛《圖畫見聞志》卷一“巾子裹于幞頭之內(nèi)?!边@種巾子1964年已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發(fā)現(xiàn),就是一種帽坯架,它可以決定幞頭的造型,開始是平頭小 樣,《舊唐書·輿服志》談到唐高祖武德時期流行“平頭小樣巾”。以后幞頭造型不斷變化,武則天賜朝貴臣內(nèi)高頭巾子,又稱為“武家諸王樣”。
唐中宗賜給百官 英王踣(bó箔,仆倒)樣巾,式樣高踣而前傾,這種式樣與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賜供奉官及諸司長官 羅頭巾及官樣巾子,又稱官樣圓頭巾子。這些幞頭式樣,在出土唐代陶俑和人物畫中都可找到。如西安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壽墓壁畫、咸陽底張灣貞觀十六 年(公元642年)獨孤開遠墓出土陶俑的幞頭,頂部較低矮,里面襯的可能就是平頭小樣巾。禮泉馬寨村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鄭仁泰墓及西安羊頭鎮(zhèn)總章元 年李爽墓出土陶俑,幞頭頂部增高,似襯高頭巾子。高而前踣的式樣,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戴令言墓出土陶俑中可以見到。天寶年間幞頭頂部像兩個圓球, 該式樣在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豆盧建墓出土陶俑身上也能見到。到晚唐時期,巾子造型變直變尖。至于包裹巾子的幞頭,唐以前用繒絹,唐代改用黑色薄質(zhì) 羅、紗,并且有專門做幞頭用的薄質(zhì)幞頭羅、幞頭紗。
幞頭系在腦后的兩根帶子,稱為幞頭腳,開始稱為“垂腳”或“軟腳”。后來兩根垂在腦后的帶子加長,打結(jié)后可作裝飾,稱為“長腳羅幞頭”。神龍 二年(公元706年)章懷太子李賢墓石槨線雕人物中有這種形象。唐神龍年間(公元705年至706年)幞頭所垂兩腳形狀變成或圓或闊,并在周邊用絲弦或銅 絲、鐵絲作骨,襯以紙絹,這種幞頭腳就是能夠翹起的硬腳,稱為翹腳幞頭。到五代時,翹腳幞頭廣泛流行,《云麓漫鈔》說“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頭,二腳上翹, 四方僭位之主,各創(chuàng)新樣,或翹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團扇,焦葉之狀,合把于前。偽孟蜀(公元934年至960年,后蜀)始以采漆紗為之,湖南馬希范二角左右 長尺余,謂之龍角。至劉漢祖(公元917年至974年,南漢)始仕晉為并州衙役,裹幞頭左右長尺余,橫直之,不復(fù)上翹,迄今不改?!蔽闹虚_始把幞頭腳改稱 幞頭角,這種兩只長角橫直平展的幞頭,叫作展角幞頭,展角并不固定在幞頭上,可以隨時裝卸。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