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日常居住的房屋門窗有啥特殊裝飾
白族日常居住的房屋門窗有啥特殊裝飾,白族民居講究內(nèi)部裝飾,正房明間底層不論民居大小,都用6扇雕花格子門,其形式和
白族民居講究內(nèi)部裝飾,正房明間底層不論民居大小,都用6扇雕花格子門,其形式和比例尺寸已基本定型,普通雕花格子門市場上有售,新居落成后,買來裝上即可。大型民居的格子門要根據(jù)堂屋的高矮寬窄專門制作,為鏤空精制木雕。
雕花內(nèi)容有“西廂故事”、“八仙過?!薄ⅰ皾O樵耕讀”、“四景花卉翎毛”、“珍禽異獸”、“博古陳設(shè)”等。一般選用果松、批木或者青皮樹做板材,分二至四層,甚至是五層進行鏤空透雕,雕刀有四、五十種。雕好后,用油漆彩色,局都貼金,栩栩如生。
次間門窗雕花形式有‘礦工花”式的支撐厚和小條窗兩種,前者門窗的雕花形似“丁”字,或“工”字形的條花,互相支撐著;后者窗花木鬲心部分作圓塊浮雕,或作方眼格,或裝“美女框”式的玻璃窗,窗上雕有透氣花格,檻墻做成木質(zhì)裙板,上有浮雕,形式精致,雕工手法多變,花紋圖案多種多樣。
樓層窗花多雕成透氣的小條窗,有的中間為木質(zhì)裙板,上有雕花圖案,有的做成“美女框”,內(nèi)裝玻璃。梁柱上的雕刻裝飾分插梁、梁頭、花姑、柁礅等。古老的房屋的梁柱的梁頭多雕成回紋、云紋、鰲魚、蛟龍、彩鳳等,往后演變成較為生動的龍、鳳、象、麒麟等.近期雕成奔跑的兔子、麒麟等。
還有的用拼貼的方法加厚梁頭的左右兩面,使其更加圓渾飽滿,增強雕刻物的形象感。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dāng)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白族飲食白族人的日常飲食習(xí)慣是啥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7/0305b94d-a18c-4a60-b397-fb9d7bf8ab24.jpg)
白族通常習(xí)慣于日食三餐。農(nóng)忙季節(jié)或節(jié)慶期間,則多加早點和午點,平壩地區(qū)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麥為主食;山區(qū)的白族則多以玉米、洋芋、蕎麥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為主,常吃干飯,外出做活隨著攜帶盒飯,就地冷餐。白族日常飲食品種豐富,為改變口味,經(jīng)常變換花樣。如:粑粑、餌塊、湯圓等。因鮮菜常年不斷,每餐都鮮菜和各種腌菜。白族婦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種類很多,除腌制鮮菜外,還做豆瓣醬、豆豉、面醬;劍川、鶴慶的白族常采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種風(fēng)味菜,如用海菜花的葉、莖做成的海菜豆腐湯,用海菜花的莖桿、花蕾炒火腿、肉絲或腌制成咸菜。白族的肉食以豬肉為主,除用鮮豬肉做各種炒菜外,還喜腌制年豬,加工成火腿、臘腸、、豬肝鮓、吹肝(鮮肝灌入佐料,經(jīng)風(fēng)干即成)、飯腸(將糯米填入腸煮熟即成)等精美風(fēng)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歡大鍋牛肉湯,食用時要加蔓菁、蘿卜、蔥等佐料一起食用。白族飼養(yǎng)奶牛歷史悠久,并善于加工乳制品。業(yè)...
· 白族的龍文化是啥?白族與'龍"有啥關(guān)系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7/4a6c450f-21f7-416d-89a8-c7977e92e4ae.jpg)
在高度發(fā)達的白族文化體系中,白族龍文化作為一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始終貫穿白族文化發(fā)展的整個過程,它以當(dāng)事人和見證人的雙重身份接受和目睹著白族文化的形成和完善。在它身上體現(xiàn)著白族文化多元性、開放性、兼容性和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特征。就白族龍文化現(xiàn)象而言,其組成因素中既有反映白族先民原始宗教意識的原生型龍文化,又有源于本民族土壤卻受外來文化影響的次生型龍文化,而且還有本來產(chǎn)生于異質(zhì)文化體系卻為白族文化融攝、改造的復(fù)合型龍文化。在白族龍文化的形成過程中,漢族的龍文化、印度、藏傳、大乘顯密二宗的龍文化等外來文化對其完善起到了至關(guān)緊要的作用。就其形成過程而言,遠(yuǎn)古時期的諸夏部族龍文化及三國時期漢民族龍文化對白族龍文化的影響結(jié)果基本上導(dǎo)致了白族龍文化的原生型誕生,而初唐后,印度密教、漢傳顯密二宗及藏傳佛教對其的影響,便是形成了次生態(tài)型和復(fù)合型龍文化,其中尤以佛教對白族龍文化的影響至為關(guān)鍵且巨大。白族龍文化源...
· 白族的建筑有啥風(fēng)格?白族人的住宅是啥樣的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7/55e11fa4-52f0-47af-8e58-9d71540de300.jpg)
白族的住宅建筑多為磚木結(jié)構(gòu)的瓦房。平房結(jié)構(gòu)多以“三房一照壁”為主,少數(shù)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芭偶堋?以一排柱子為主的屋架叫排架)承重,四柱落地。左右后三方用土基墻圍護,前面及中央用木料板為隔,山墻到頂,屋面挑出,有防止鄰居火災(zāi)波及作用。在“排架”間和樓板照面下面,前后均有一根通穿的枋,當(dāng)?shù)亟凶觥按╄省?,是白族木工一項很出色的?chuàng)造?!按╄省卑颜孔拥摹芭偶堋甭?lián)成一個整體。與照面枋、檐口掛枋和落地枋相互作用之后,剛度很大,具有很高的抗震能力。大理是個多風(fēng)地區(qū),每年出現(xiàn)大風(fēng)日數(shù)既多,風(fēng)力又強,尤其下關(guān)一帶,每秒鐘最大風(fēng)速可達四十米左右。在與自然作斗爭中,白族勞動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對常年多是偏西的風(fēng)向,他們就將主房的布局坐西向東,門窗都開在向東那面,風(fēng)從屋后吹來,自然不易進入室內(nèi)。白族建筑的照壁比較高大,主房、廂房和廳房一般是層高均等,不分主次,充分起著互相屏障的作用,由于從房...
· 白族小吃簡介白族小吃雕梅有何特殊之處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7/b9f7f9ea-0fdc-4065-84d2-68984a5288f7.jpg)
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品嘗當(dāng)?shù)氐奶厣朗骋彩俏腋惺墚?dāng)?shù)孛袼孜幕囊粋€方式。來到大理,雖然很遺憾沒有機會品到著名的白族三道茶,但有一樣酸酸甜甜的小食卻令我胃口大開,愛不釋口,這,就是大理雕梅。雕梅是白族傳統(tǒng)名特食品。據(jù)史書記載,遠(yuǎn)在唐代南詔時期,就有探親訪友相互饋贈雕梅的風(fēng)俗。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紋而得名。制作工藝是以鹽梅作原料,先用石灰水把鹽梅浸泡,取出涼干,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連續(xù)曲折的花紋,從空隙處擠出梅核,中空如縷,輕輕壓啟成菊花狀,鋸齒形的梅餅,放入清水盆中,撒上少許食鹽,以去梅子酸味,然后放入砂罐,再用上等紅糖、蜂蜜浸漬數(shù)月,待梅餅呈金黃色時就可從瓶壇中取出食用。雕梅食味清香、脆甜。酸中帶甜,沁人肺腑,生津解渴,開胃提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yǎng)成份,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食品。雕梅既是大理地區(qū)的一種美食,又是精心雕琢的手工藝品。洱源縣素有“梅子之鄉(xiāng)”的美譽,當(dāng)?shù)匕鬃?..
· 白族人是怎樣唱民歌的?白族民歌有啥特點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7/fe2a1ebd-1745-46a4-9693-2b458a5de4e9.jpg)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及四川涼山州。白族有本民族語言,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白族的民間歌唱藝術(shù)也具有的水平。在白族民間,既流傳著大量的山歌、小調(diào),也有各種體裁、形式的敘事歌曲。歌詞大都有較嚴(yán)格的句式、格律,尤以“山花詩”體歌詞占有較為突出的地位。白族民歌的歌詞,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生動活潑,諸如歷史故事、社會生活、勞動生產(chǎn)、山川景物、愛情婚姻等等都融于歌詞之中。歌詞結(jié)構(gòu),突破了傳統(tǒng)歌詞的固定模式,歌詞多是七句或八句一段。這些由非對稱性七字、五字、三字句組成的歌詞,改變了傳統(tǒng)歌詞的嚴(yán)整呆板,使格式變異的歌詞煥發(fā)出青春的活動。在白族民歌中,最受群眾喜愛而又流傳最廣的當(dāng)屬“白族調(diào)”,其中又以大理、劍川和洱源西山“白族調(diào)”最有代表性。這類民歌多在山野、田間演唱,既可伴隨栽秧、打柴、放牧等生產(chǎn)活動,亦可用于男女相互傾訴愛情,并大都節(jié)奏自由、曲...
關(guān)于我們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