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上恭親王奕?與咸豐皇帝的那些明爭暗斗
導(dǎo)讀:恭王府西路的褒光室,最能體現(xiàn)奕訢與其皇兄咸豐微妙的關(guān)系。匾額是咸豐帝臨幸時御題的,暗含告誡:作為皇弟要韜光養(yǎng)晦。奕訢特意撰寫《葆光室銘》,以示虛心接受指教。
道光帝晚年時為選擇接班人的問題而傷腦筋,頗費躊躇:“欲付大,猶未決,令校獵南苑,諸皇子皆從,恭親王奕訢獲禽最多。文(咸豐)未發(fā)一矢,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干天和?!诖髳偅唬捍苏娴壅咧?”[清史稿·杜受田]以聚獵比武的方式來辨別兒子們之高下,本無可厚非。只不過作為裁判的父親,暗自擬定的是另一種比賽規(guī)劃:并非比槍法、比武力、比戰(zhàn)利品,而是比人心之善惡。因此,獵物頗豐的恭王奕訢反而落選了,懷抱著一桿道具般的空槍的咸豐卻脫穎而出。
據(jù)傳道光曾考問這兩位勢均力敵的競爭者,出了一道題目:何為治國之本?在趙大力著《恭親王奕訢》一書里,奕訢回答:“當(dāng)然是國富民強,只有發(fā)展經(jīng)濟大業(yè),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yè),社稷才能安定,大清國才能穩(wěn)定?!?而咸豐則回答:“治國之本惟仁孝,賢德最為重要,得人心者得天下,若不恩濟于民,撫育百姓,取信于民,則人心所向難以駕馭,若人心不軌,則難圖大業(yè)?!眱扇苏f得都不錯,但各有偏重。我以為奕訢的態(tài)度更務(wù)實一些。
十個手指不可能一樣長。奕訢與咸豐雖為兄弟,卻具有不同個性,從南苑校獵各自的表現(xiàn)就能看出來:咸豐偏重于仁其實是個庸人,奕訢傾向于勇(倒是可造之才)。一山不容二虎,咸豐上臺以后,奕訢只好低眉順眼地跑跑龍?zhí)?,以免把新帝比下去了。即使這樣,咸豐對其仍加以提防與排擠。楊義先生曾將這哥倆比作萁豆相煎的曹丕與曹植,可見奕訢日子是很難熬的:“曹植借詩泄憤,成為曠世詩伯。恭親王卻把詩情傾注于林苑,使他的花園成為磚瓦木石堆疊成的沉默的詩了?!边@位有經(jīng)韜偉略而無法施展的王爺,在空曠的花園里采菊、飲酒,也一樣備感壓抑吧?
奕訢的硬骨頭,后來體現(xiàn)在敢與慈禧太后相對抗。慈禧有一寵臣,欲從紫禁城正門出去辦事,門官不允許,稱其違背祖訓(xùn)(此門是皇帝本人進出的御道),雙方就爭吵起來。慈禧偏袒自己的走狗,要奕訢和刑部處死一點不給面子的門官。奕訢嚴詞拒絕。慈禧很下不來臺:“你算老幾?敢頂撞我?”奕訢不服軟:“我是恭親王?!贝褥{:“我撤了你的王爵!”奕訢不懼:“你撤得了我王爺?shù)姆Q號,可改不了我是先皇六兒子的身份!”言下之意是你算老幾,反過來把慈禧給難住了??磥磙仍D的本性是不畏權(quán)貴的耿直之人,傲氣十足。
奕訢病逝第二天,光緒皇帝、慈禧太后攜御前、軍機、內(nèi)務(wù)府大臣們在褒光室辦理了一整天公務(wù)。議定恭親王奕訢的后事與待遇。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