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王朝的漢化舉措:孝文帝為何選擇廢內朝?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第五代皇帝獻文帝的長子拓跋宏于皇興元年(467)出生在當時北魏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皇興五年(471)尚為幼兒的他便登基即位,成為北魏第六代皇帝,是為孝文帝。
記載北魏歷史的《魏書》給予孝文帝極高的評價:“及躬總大政,一日萬機,十許年間,曾不暇給,殊途同歸,百慮一致,至夫生民所難行……若乃欽明稽古,協(xié)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軌度,斟酌用舍,煥乎其有文章,海內生民咸受耳目之賜。加以雄才大略,愛奇好士,視下如傷,役己利物,亦無得而稱之。其經緯天地,豈虛謚也。”這段評語可以說是十分貼合史實的。孝文帝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屈指可數的明君。
孝文帝的改革實質上是北魏王朝的中國化
那么,孝文帝都做了哪些事情?他在位期間進行了各種改革,實際上涉及“官僚制度改革(廢除內朝)”、“國家祭祀改革”、“胡族、漢族家世的確定(分定姓族)”、“改變風俗和習慣”、“首創(chuàng)均田制”、“封爵制度改革”、“宗廟制度改革”、“確立北魏作為中原王朝的正統(tǒng)性”等多個方面。一言以蔽之,這些改革可概括為北魏王朝的“中國化”。
下面我們按順序進行具體的分析,看看這些改革具有什么歷史意義。
首先是“官僚制度改革”。簡單地說,即北魏廢除了此前一直沿用的鮮卑式官僚制度,全面采用中國式的官僚制度。如前所述,北魏從建國之初便存在著一個稱為“內朝”的組織。與之類似的組織,也可見于中國歷史上其他北方民族,其中蒙古、元代存在的稱為“怯薛”的組織,與北魏的內朝及包括內朝各官員的稱謂在內,都極為相似。
也就是說,內朝是根植于鮮卑傳統(tǒng)的一種非漢族的政治組織,北魏的政治由內朝和外朝(處于內朝以外,根據中國式律令制原則,執(zhí)行各項政策的行政組織)共同運作。
這樣的雙重結構在北魏建國后直到孝文帝時期大約一百年的時間里一直沿用,其原因可歸結為北魏是非漢族所建立的政權,以及北魏由于自身急速擴大、疲于應對統(tǒng)治區(qū)內各地出現的狀況,而未能對國家制度進行根本性的改革。
廢除內朝的原因
孝文帝廢除了具有這種背景的內朝。在孝文帝斷然推進改革的時候,經過建國以來的變遷,北魏內朝已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當時內朝的成員中,已經有不少漢人擔任文官職務,由于擅長文書處理的漢人官僚的大量進入,內朝逐漸喪失了這一組織被鮮卑等非漢民族占據的實質。
另外,由于北魏控制下的領土急速擴張,王朝需要處理的事態(tài)日趨復雜且分布廣闊,內朝機構逐漸膨脹。原本由皇帝近侍構成的內朝,出現了很多帶有各種具體職務的官職,這些官職的設置逐漸加強了對整套行政體系的監(jiān)察。
這種變化趨勢使得內朝與負責行政執(zhí)行的外朝之間出現了許多摩擦,結果降低了行政效率。
到了孝文帝親政時,有兩條克服這種困境的道路可供他選擇。其一是對此前的國家制度進行根本性改革,極力抵制采用中原的各種制度和任用漢人,復歸或強化非漢國家的制度。其二是廢除鮮卑式的國家制度,全面采用中原的各項制度,以此謀求國家制度的一元化。
結果是,孝文帝選擇了第二條道路,廢除了之前堪稱統(tǒng)治中國的基礎的內朝制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