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從追朔!揭秘“巴別”通天塔之謎
巴別通天塔建于5000多年前,其恢弘壯觀堪與金字塔媲美。
這座壯觀的塔的塔基長度和寬度各約91米,用巨石筑砌成七層臺階,一層壘疊一層,一階高出一階,高度近百米‘高聳人云。在它的頂上,還有美輪美奐的廟宇。據說,它是天上諸神前往凡間住所途中的踏腳處,稱得上是天路“驛站”或“旅店”。
巴別通天塔和美索不達米亞其他廟塔一樣,都是用磚構筑,原因是當地缺乏良木和巖石。雖然那里盛產棕櫚,但木質欠佳;兩河流域為沖積平原,巖石缺少,縱然北部有些石頭但品質低劣。
網絡配圖
為使廟塔的巨墻外觀不至于顯得單調,工匠們聰明地建造了高大的斜橋和斜形階梯,再用支繳作裝飾,把巨大平面的墻巧妙地分成了有變化的幾段。從現代建筑技術的角度來看,這種巨大立面的處理手法,很合乎建筑藝術的法度,是十分高明的。
在希伯來的神話故事里,巴別通天塔與上帝耶和華緊密相連。耶和華懼怕凡間的人建造巴別城和通天塔的巨大力量,嫉妒他們的智慧和成功,于是暗施法術,搞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彼此之間言語不通,造成隔閡,無法完成工程。但是,巴別通天塔的修建沒有因為被“神人”阻止而宣告失敗,相反,它建成了,只是后來又被破壞了。
經過歷史的蕩滌,歲月的洗禮,時至今日,巴別通天塔只剩下一堆廢墟。我們也只能從其模糊的遺址當中,推測其規(guī)模、式樣、結構等。而那些殘存的史籍的記載也并不能讓我們對此有更深人的了解。
在鳳毛麟角的史籍記載中,稱得上有價值的,是在通天塔旁邊馬都克神廟內發(fā)現的一塊珍貴的骨牌。骨牌上面鐫刻著的是在公元前460年,古希臘歷史地理學家希羅多德游覽巴比倫城時,對已經荒棄的巴別通天塔的贊詞:“它有一座實心的主塔,一弗隆(210米)見方,一共有八層。外緣有條螺旋形通道,繞塔而上,直達塔頂。約在半途設有座位,可供歇腳?!彼浵碌乃窟吋s長90米,高度也約90米。
網絡配圖
希羅多德還記述,在巴別通天塔頂上“建有一座大神廟,里面有張精致的大睡椅,鋪陳華麗,旁邊有一張金桌子。神殿內并無偶像……神親自進人廟里,躺在睡椅上休息”。
巴別通天塔在公元前689年亞述國王西拿基立攻陷巴比倫城時遭到摧毀。后來,新巴比倫王國建立,統(tǒng)治者尼布甲尼撒(前605~前562年)下令重建通天塔時,因為工程浩大,他不得不號召“全國各族的人,不分南北也不論內陸或沿海地區(qū),都要前來參加工作。
同樣的情況還發(fā)生在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帝到達巴比倫城時,巴別通天塔已遭破壞,他打算重建廢塔,但后來這一雄心被工程的浩大嚇到了。據估計,光是初步清理原址地面,就需要一萬人工作兩個月。
蘇美爾城市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fā)源地之一,也就是兩河流域南部形成以來,民族開始在這里興盛,小奴隸城邦興起,奴隸制神廟經濟和王室經濟得到了大力的發(fā)展。
在文明和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同時,古巴比倫王國應運而生。公元前19世紀初,阿摩利人以巴比倫為都城,建立了巴比倫王國。
網絡配圖
此后,巴比倫的地位隨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與日俱增。約公元前1728年至前1686年,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將巴比倫建成了中央集權的奴隸制王國。這一時期,國力繁盛的巴比倫大興土木,廟塔在此時開始大力興建。
漢謨拉比去世后,巴比倫經歷了戰(zhàn)爭的洗禮,經歷了連綿不斷大約400年的戰(zhàn)亂之后,被北部新興的強國亞述征服。直到公元前7世紀末才再一次爭得獨立,建立起新巴比倫王國。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統(tǒng)治下,歷時88年,又恢復了昔日的繁華。
在尼布甲尼撒的統(tǒng)治下,巴比倫興建了一系列的建筑。其中包括長達16千米的外城墻,高達37米的內城墻,上面筑有華麗的城樓。城內有長約46米、寬約14米的尼布甲尼撒宮殿,幼發(fā)拉底河從城外一邊汩汩流過。著名的空中花園就在它的旁邊。前邊是供奉巴比倫神——馬都克的宮殿。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城內聳立的巴別通天塔。
網絡配圖
美索不達米亞的偉大文明隨著巴比倫的覆滅只剩遺風,而那些廟塔原來的用途,也隨著當時敬畏的主神馬都克的離去煙消云散了。
時至今日,通天塔究竟是奴隸王國君主的陵墓,還是古代的天文觀測臺,抑或是供諸神下凡的踏腳處?人們費心研究,想要得到通天塔這些建筑的謎團,結果仍然渺茫,無從追朔。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